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810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包括绝缘基片、导电电极、绝缘隔离层、反应层、前处理层、虹吸导样槽和粘合隔片,反应层为唾液酸反应膜,所述唾液酸反应膜为一酶反应膜,酶反应膜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位于绝缘隔离层的反应区端;所述前处理层为唾液酸水解处理层,前处理层设置在反应层的前端,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反应层和前处理层设置在虹吸导样槽内;虹吸导样槽的前端为采样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直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检测唾液酸方法,通过设置样品前处理结构,结合酶层中的酶对血液中结合唾液酸快速完全分解成游离唾液酸,提高唾液酸测试灵敏度,实现准确、快速、简单、低成本检测唾液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试纸及电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
技术介绍
唾液酸(Sialicacid,SA),是一类含9个碳原子的羧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总称,在人体的唾液酸主要为N-乙酰神经氨酸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两种,大多由葡萄糖代谢生成。血清唾液酸来源于细胞表面,以糖结合唾液酸和脂结合唾液酸两种形式存在。机体发育阶段各种组织唾液酸表达水平均较高,而在成年人的组织中则为低表达,如成人组织中出现唾液酸化水平升高,则提示发生病变的可能。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们通过动物实验及人体肿瘤研究,证实了一些恶性肿瘤个体血清唾液酸水平异常升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唾液酸开始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众多的研究提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升高程度较非肿瘤性病变的大,所以尽管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并非特异性,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及其他肿瘤标记物对恶性肿瘤的筛查、早期诊断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有文献报道,血清唾液酸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临床分期相关,分化越低,分期越晚血清SA水平越高;作有效治疗后血清唾液酸可下降,肿瘤复发、转移后又上升,提示血清唾液酸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片;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包括设置在绝缘基片上的三条条状导电电极,分别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短路电极,其中设置在导电电极传导区一端的短路电极与工作电极或参比电极相接;绝缘隔离层,所述绝缘隔离层局部覆盖于导电电极上,绝缘隔离层的一端露出导电电极的反应区,另一端露出导电电极的传导区;反应层,所述反应层为唾液酸反应膜,所述唾液酸反应膜为一酶反应膜,所述酶反应膜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位于绝缘隔离层的反应区端;前处理层,所述前处理层为唾液酸水解处理层,所述前处理层设置在反应层的前端,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虹吸导样槽,所述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片;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包括设置在绝缘基片上的三条条状导电电极,分别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短路电极,其中设置在导电电极传导区一端的短路电极与工作电极或参比电极相接;绝缘隔离层,所述绝缘隔离层局部覆盖于导电电极上,绝缘隔离层的一端露出导电电极的反应区,另一端露出导电电极的传导区;反应层,所述反应层为唾液酸反应膜,所述唾液酸反应膜为一酶反应膜,所述酶反应膜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位于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龙刘勤伍寿胜李中廖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桂林乐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