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向阳专利>正文

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015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59
一种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包括顶架(1),及位于顶架(1)下方且左右间隔的两根沿模具(5)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架轨道(2),所述顶架(1)通过可上下伸缩的支撑结构(3)支撑在顶架轨道(2)上,支撑结构(3)可沿所述顶架轨道(2)往返运行,所述顶架(1)上安装有用以抓取搁置在运模车上的模具的抓取装置(4)。本装置整个工作过程无需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运,减少起重机的运行次数,另外因整个运模具流水线是沿离心机和模具的长度方向运行,如采用起重机需要额外设置这一运行方向运行的起重机,众所周知起重机成本高,还易于横向运行的起重机发生干涉,采用本吊运装置,能优化离心混凝土桩的生产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混凝土桩的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桩基基础材料,属于混凝土制品类
,其工厂化生产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而逐步发展起来,作为一种重型预制构件,其主要工序为钢筋定长切断,钢筋成笼型,安装端头板,将带端头板钢筋笼放入底模,清理上模和底模,涂隔离剂,混凝土搅拌,布料,合模、张拉,离心成型,蒸汽养护,拆模等工序,为了实现离心预制桩的工厂化生产,我们需要根据生产效率,安全等对各工序进行布置,以形成合理的流水线,从有离心桩的那天起,流水线的设计一直是该行业专业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离心混凝土桩生产工艺的重要一环,流水线是否合理,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生产效率、劳动力的劳动强度,现在还关系到节能、环保、以及是否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基础。我国现在离心混凝土桩主要是两种流水形式:一种是纵向流水,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阮起楠著P30;申请号为200710036609.4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55mPHC管桩的生产厂房。另一种是横向流水,其中横向流水又分单跨往返式横向流水,如邹文岗著的《混凝土桩与水泥制品》2012年第8期32页;及申请号为201010604071.4的专利公开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桩的生产方法;和申请号200910186075.2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和多跨循环式横向流水,如严志隆著的《混凝土桩与水泥制品》2006年第5期21页。前述文件中不仅披露了现今我国常用的单跨和多跨循环横向流水,也披露了以韩国和日本两国当今水平的流水线布局。纵向流水在我国主要应用于长度大于30米,直径大于φ600mm的,离心桩生产,由于其在一跨厂房内,各工序之间存在流水不清晰,起重机往返容易碰头因而仅限于长桩的生产。(因为长桩如用横向流水的话,其厂房宽度很宽在生产上不太现实)。至于30米以下离心桩的生产现通常采用横向流水,有单跨厂房生产方式,也有多跨厂房循环生产线,在这些横向流水线的布局中同一台起重机都存在搬运几种以上不同性质工件,并且在一跨车间设置多台起重机,起重机在搬运不同工件时存在避让冲突。喂料且预应力张拉好的模具均需通过起重机横向吊运至离心机上,模具在流水线上的流程是以起重机将模具从一个作业点到另一个作业点,当在两跨厂房之间运转时,则主要通过台车倒运,即通过起重机将模具吊上台车,到另一跨厂房时,又从台车上吊至工作地,控制工序多,且又使得离心机与台车运输线不在同一轴线上,必须错位,导致空间的增加,随着该处空间额外的增加也会造成另外相关工序布局的不合理和困难,比如该车间的长度就要拉长,相应的与该车间有关的其他车间工序也要调整,使整个工艺布局不紧凑,也增加了该跨厂房起重机的工作量和造成多台起重机之间工作的冲突。造成多跨厂房内工序生产能力的不均衡,部分作业存在等待现象,也不便于上离心机工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离心混凝土桩的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这些
技术介绍
流水线可以看出,这些起重机设备都从事多个不同性质工序的工作,模具在工作地都没有精准定位,这些都不利于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利于布局的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该模具吊运装置无需起重设备作为起吊工具,利于优化离心混凝土桩生产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包括顶架,及位于顶架下方且左右间隔的两根沿模具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架轨道,所述顶架通过可上下伸缩的支撑结构支撑在顶架轨道上,所述支撑结构可沿所述顶架轨道往返运行,所述顶架上安装有用以抓取搁置在运模车上的模具的抓取装置。每条所述顶架轨道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作为选择,上述支撑结构包括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顶架轨道配合的滚轮,液压千斤顶的驱动端与所述顶架固定。当然还可采用现有其它升降结构。作为优选,上述液压千斤顶的缸身固定在台板上,所述滚轮则安装在台板的底面上。台板尺寸可以做大,这样可在台板底部设置多个滚轮,在确保支撑强度的同时,还能保证移动更顺畅,采用较小的驱动力便可驱动顶架移动,更加节能。作为选择,上述抓取装置为多个用于抓取离心模具跑轮的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101756065的专利。作为选择,上述顶架为钢结构桁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顶架不仅能前后移动还能上下升降,运模具前先将顶架升起,再移动至离心区,确保模具的底部不会与离心机发生干涉,吊至离心机上方合适位置后,顶架再下降,将模具搁置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模具升降高度不用很高,整个工作过程无需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运,减少起重机的运行次数,另外因整个运模具流水线是沿离心机和模具的长度方向运行,如采用起重机需要额外设置这一运行方向运行的起重机,众所周知起重机成本高,还易于横向运行的起重机发生干涉,采用本吊运装置,能优化离心混凝土桩的生产流程。张拉好的模具通过模具吊运机构直接运至离心机上离心,可以减少将模具拖至离心机边上所占用的空间和增加的控制工序,并保证离心机与运桩线路保持同一轴线,可以使张拉结束后的模具不受其他另外因素的影响直接独立的就可上离心机离心,减少工序操作环节,高效和安全、有序,便于实现合理的流水线节拍、工作地数量和位置,从而为整个流水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建立良好的架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包括顶架1,及位于顶架1下方且左右间隔的两根沿模具5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架轨道2,离心机7置于两顶架轨道2之间,顶架1为钢结构桁架。顶架1通过可上下伸缩的支撑结构3支撑在顶架轨道2上,每条顶架轨道2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可沿所述顶架轨道2往返运行,顶架1上安装有用以抓取搁置在运模车上的模具的抓取装置4。支撑结构3包括液压千斤顶31,液压千斤顶31的底部设有与顶架轨道2配合的滚轮32,液压千斤顶31的驱动端与顶架1固定。液压千斤顶31的缸身固定在台板33上,滚轮32则安装在台板33的底面上。支撑结构3通过传动结构带动而能沿模具5长度方向从第二喂料合模区移动至离心区6,传动结构可以是链条传动结构。抓取装置4为多个用于抓取离心模具跑轮51的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101756065的专利。本流水线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如图4所述,支撑结构3带动顶架1下降,通过抓取装置4抓住离心模具跑轮,然后支撑结构3带动顶架1上升,同时顶架1随支撑结构3在顶架轨道2滑移至离心区6,此时,模具位于离心机7的正上方,最后支撑结构3带动顶架1下降将模具5搁置在离心机7上完成离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包括顶架(1),及位于顶架(1)下方且左右间隔的两根沿模具(5)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架轨道(2),所述顶架(1)通过可上下伸缩的支撑结构(3)支撑在顶架轨道(2)上,所述支撑结构(3)可沿所述顶架轨道(2)往返运行,所述顶架(1)上安装有用以抓取搁置在运模车上的模具的抓取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包括顶架(1),及位于顶架(1)下方且左右间隔的两根沿模具(5)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架轨道(2),所述顶架(1)通过可上下伸缩的支撑结构(3)支撑在顶架轨道(2)上,所述支撑结构(3)可沿所述顶架轨道(2)往返运行,所述顶架(1)上安装有用以抓取搁置在运模车上的模具的抓取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顶架轨道(2)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将喂料后的模具送至离心机上的模具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俞向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