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15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模结构,属于管件生产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置于下模的上方,上模包括上模饼、上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下模包括弹簧横底板、下左模形腔、下右模形腔、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模饼控制上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四者同时运动,利用弹簧横底板控制下左模形腔、下右模形腔、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四者同时运动,以达到上左模形腔与下左模形腔闭合形成左模形腔的同时,上右模形腔和下右模形腔同步形成右模形腔。利用左模形腔和右模形腔的同步形成,达到同步生产管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模结构,属于管件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弹簧模由于是单体生产,生产效率较低,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但是简单拼凑形式的多个弹簧模又由于同步性问题产生了废品率较高的问题,同样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弹簧模结构,能够稳定进行双管件生产。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模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置于下模的上方,上模包括上模饼、上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上左抽芯的上端和上右抽芯的上端均固定在上模饼上,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上左抽芯的下端位于上左模形腔中,上右抽芯的下端位于上右模形腔中,下模包括弹簧横底板、下左模形腔、下右模形腔、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下左抽芯的上端位于上左抽芯的下端下方,下右抽芯的上端位于上右抽芯的下端下方,下左抽芯的上部位于下左模形腔内,下右抽芯的上部位于下右模形腔内,上左模形腔位于下左模形腔的上方,上右模形腔位于下右模形腔的上方,下左抽芯的下端和下右抽芯的下端均固定在弹簧横底板上,上左模形腔和下左模形腔用于形成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和下右模形腔用于形成右模形腔。本技术利用上模饼控制上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四者同时运动,利用弹簧横底板控制下左模形腔、下右模形腔、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四者同时运动,以达到上左模形腔与下左模形腔闭合形成左模形腔的同时,上右模形腔和下右模形腔同步形成右模形腔。利用左模形腔和右模形腔的同步形成,达到同步生产管件的目的。本技术所述上模还包括上脱模顶杆、上脱模横担、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上脱模顶杆设置于上脱模横担的上方,上脱模顶杆用于带动上脱模横担沿竖直方向运动,上左脱模推套套接在上左抽芯上,上左抽芯的下端外露于上左脱模推套,上右脱模推套套接在上右抽芯上,上右抽芯的下端外露于上右脱模推套,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均位于上脱模横担的下方,上脱模横担用于同时使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竖直向下运动。本技术所述上模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位于上脱模横担的下方,上脱模横担用于挤压弹簧,弹簧用于使上脱模横担复位。本技术所述上脱模顶杆和弹簧均设置于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之间。本技术所述上模还包括推套框,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均安装在推套框内,推套框固定在上模饼的下方,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均挤压在推套框的内壁上本技术所述上脱模横担位于推套框的上方,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推套框内,上左模形腔和上右模形腔均位于弹簧的下端下方。本技术所述下模包括聚氨酯块,聚氨酯块的顶部设置有下左脱模顶杆和下右脱模顶杆,下左脱模顶杆和下右脱模顶杆均用于使聚氨酯块沿竖直方向形变,下左脱模顶杆固定在下左模形腔的下方,下右脱模顶杆固定在下右模形腔的下方,下左脱模顶杆和下右脱模顶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下左脱模顶杆和下右脱模顶杆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弹簧横底板上,下左抽芯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下左模形腔内,下右抽芯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下右模形腔内。本技术所述弹簧横底板上固定有弹簧模模框,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均位于弹簧模模框内。本技术所述弹簧模模框包括弹簧模左模框、弹簧模中模框和弹簧模右模框,下左抽芯固定在弹簧模左模框和弹簧模中模框之间,下左模形腔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弹簧模左模框和弹簧模中模框之间,下右抽芯固定在弹簧模中模框和弹簧模右模框之间,下右模形腔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弹簧模中模框和弹簧模右模框之间。本技术所述弹簧横底板上固定有下顶杆左道向套和下顶杆右道向套,下顶杆左道向套设置在弹簧模左模框和弹簧模中模框之间,下顶杆右道向套设置在弹簧模右模框和弹簧模中模框之间,下左抽芯的下端通过下顶杆左道向套固定在弹簧横底板上,下右抽芯的下端通过下顶杆右道向套固定在弹簧横底板上,下顶杆左道向套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下左脱模顶杆上,下顶杆右道向套沿竖直方向活动式安装在下右脱模顶杆上。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弹簧模结构在上模和下模分离时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弹簧模结构在上模和下模相互挤压时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1、上模;11、上模饼;12、上脱模顶杆;13、上脱模横担;14、上左模形腔;15、上右模形腔;16、上左抽芯;17、上右抽芯;18、上左脱模推套;19、上右脱模推套;110、弹簧;111、推套框;112、上左连接螺杆;113、上右连接螺杆;114、上左模形腔壁;115、上右模形腔壁;2、下模;21、弹簧横底板;22、下左模形腔壁;23、下左模形腔;24、下右模形腔;25、下右模形腔壁;26、弹簧模左模框;27、弹簧模中模框;28、下左抽芯;29、下顶杆左道向套;210、下左脱模顶杆;211、下左连接螺杆;212、下右抽芯;213、下右连接螺杆;214、下右脱模顶杆;215、下顶杆右道向套;216、弹簧模右模框;217、聚氨酯块;218、弹簧座上顶板;219、弹簧座下顶板;220、弹簧拉杆锁紧帽;221、拉杆;3、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为一种弹簧模结构,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设置于下模2的上方。上模1下压至下模2,以使得管件成型。具体的,上模1包括推套框111、上模饼11、上左模形腔14、上右模形腔15、上左抽芯16和上右抽芯17。推套框111固定上模饼11的底部边缘。上左模形腔14的侧壁为上左模形腔壁114,上右模形腔15的侧壁为上右模形腔壁115。上左模形腔壁114和上右模形腔壁115沿左右方向并列固定在推套框111的底部。上模饼11、推套框111、上左模形腔壁114和上右模形腔壁115形成了上模1的壳体。上左模形腔壁114的底部和上右模形腔壁115的底部高度相同。上左模形腔壁114和上右模形腔壁115安装在同一个上模饼11上,减少了上模饼11的体积。上左抽芯16的上端通过一上左连接螺杆112固定在上模饼11中,上左抽芯16的下端设置在上左模形腔14中。上右抽芯17的上端通过一上右连接螺杆113固定在上模饼11中,上右抽芯17的下端设置在上右模形腔15中。其中,上左抽芯16和上右抽芯17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下模2包括弹簧横底板21、下左模形腔23、下右模形腔24、下左抽芯28和下右抽芯212。下左模形腔23的侧壁为下左模形腔壁22,下右模形腔24的侧壁为下右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模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置于下模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饼、上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上左抽芯的上端和上右抽芯的上端均固定在上模饼上,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上左抽芯的下端位于上左模形腔中,上右抽芯的下端位于上右模形腔中,下模包括弹簧横底板、下左模形腔、下右模形腔、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下左抽芯的上端位于上左抽芯的下端下方,下右抽芯的上端位于上右抽芯的下端下方,下左抽芯的上部位于下左模形腔内,下右抽芯的上部位于下右模形腔内,上左模形腔位于下左模形腔的上方,上右模形腔位于下右模形腔的上方,下左抽芯的下端和下右抽芯的下端均固定在弹簧横底板上,上左模形腔和下左模形腔用于形成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和下右模形腔用于形成右模形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模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置于下模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饼、上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上左抽芯的上端和上右抽芯的上端均固定在上模饼上,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上左抽芯的下端位于上左模形腔中,上右抽芯的下端位于上右模形腔中,下模包括弹簧横底板、下左模形腔、下右模形腔、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下左抽芯和下右抽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下左抽芯的上端位于上左抽芯的下端下方,下右抽芯的上端位于上右抽芯的下端下方,下左抽芯的上部位于下左模形腔内,下右抽芯的上部位于下右模形腔内,上左模形腔位于下左模形腔的上方,上右模形腔位于下右模形腔的上方,下左抽芯的下端和下右抽芯的下端均固定在弹簧横底板上,上左模形腔和下左模形腔用于形成左模形腔,上右模形腔和下右模形腔用于形成右模形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上脱模顶杆、上脱模横担、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上脱模顶杆设置于上脱模横担的上方,上脱模顶杆用于带动上脱模横担沿竖直方向运动,上左脱模推套套接在上左抽芯上,上左抽芯的下端外露于上左脱模推套,上右脱模推套套接在上右抽芯上,上右抽芯的下端外露于上右脱模推套,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均位于上脱模横担的下方,上脱模横担用于同时使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竖直向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位于上脱模横担的下方,上脱模横担用于挤压弹簧,弹簧用于使上脱模横担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模顶杆和弹簧均设置于上左抽芯和上右抽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推套框,上左脱模推套和上右脱模推套均安装在推套框内,推套框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高余铁均郭周镔高杰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