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78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配合VR眼镜使用的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包括机体框架,所述机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两侧设置有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送,所述悬吊装置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操作屏,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还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感应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能监测人体身体状态,同时提升用户活动范围、提供用户活动安全性能的人工智能VR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实现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子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上流行的VR眼镜,受到了追捧,VR眼镜在使用时由于其使用时无法看到外界的环境,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在使用VR眼镜时,肢体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大大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同时在使用时更无法监测人体的身体状态,无法给用户完善良好的使用体验。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顺应人们的需求,需要研制出一种能监测人体身体状态,同时提升用户活动范围、提供用户活动安全性能的人工智能VR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人通过前期研究并且克服了技术上的问题,实现了一种能监测人体身体状态,同时提升用户活动范围、提供用户活动安全性能的人工智能VR装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包括机体框架,所述机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两侧设置有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送,所述悬吊装置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操作屏,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还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感应套。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围挡内侧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距离检测装置。进一步的,距离检测装置采用的是红外线检测器或/和激光检测装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平台内设置有用于监测控制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操作屏以及所述感应套电气连接。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悬吊装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单片机电气连接的功放器。能有效进行语音播放。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架中间设置有环形孔,所述传送带嵌接在所述支撑架的环形孔下。使得使用者在不使用时,或间断时可以双脚踩在环形孔边上的支撑架上达到辅助支撑的效果。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传送带外表面设置有缓冲垫层。使得在进行使用时能有一定的弹性,能辅助使用者进行奔跑,跳跃,翻转等操作。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感应套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心率监测器。用于监测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特别是心率状态。特殊情况会进行语音播报。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心率监测器内设置有电极、前置放大器、通带滤波装置、R波检测与信号整形装置。通过使用者手握住感应套,由感应套内设置的心率监测器中的电极检测使用者心率。利用心电信号测量心脏中的电脉冲起源于窦房结并穿过原有的传导系统到达心肌。脉冲激发心肌纤维的收缩并引起心肌收缩。心肌产生的微小电流传到皮肤表面。人体心肌产生的电信号传导到体表以后,由于在体表分布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将这种电压只有毫伏级别的电位差滤波放大,就得到了人体的心电信号。在感应套内设置的电极来获取人体心电信号,通过测量心电信号中两个相邻R波的时间间隔即可得到使用者的心率信息。当运动心率低于60%的最大心率时,血压、血液、心电图等运动健康的衡量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使用者身体状态变化不明显;当运动心率在65%-75%最大心率的范围内时,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说明使用者身体状态有显著变化;当运动心率超过85%时,机体容易疲劳并且不易恢复,使用者运动损伤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因此,在使用时应该把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的范围之内,当超过设定的有效心率值设备进行语音报警,提醒使用者需要休息补充能量。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人工智能VR装置;本技术辅助配合VR眼镜进行使用,通过在机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由驱动电机驱动支撑架中设置的传送带,通过使用者站在传送带上可以在原地实现奔跑的操作,与此同时在支撑架一端两侧设置有悬吊装置,悬吊装置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通过吊环可以与保险带连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同时,还能辅助实现翻转跳跃等动作,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增强安全性能。(2)、悬吊装置上设置有环形的围挡,围挡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感应套。通过使用者手爪感应套,由感应套中设置的中心率监测器对使用者进行心率检测,通过语音功能将身体状态进行播报,实现了人工智能化。(3)、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在围挡上设置的距离检测装置进行安全距离的检测,距离检测装置与控制平台电气连接,实现实时语音报警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体框架,2-控制平台,21-操作屏,3-悬吊支架,31-吊环,32-功放器,4-站台,41-传送带,42-驱动电机,5-操作区,6-支撑架,7-围挡,71-感应套,72-枢转轴,73-锁扣,74-距离检测装置,8-保险带,81-登山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机体框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一端的两侧设置有门字形的悬吊装置3,悬吊装置3与支撑架6一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42,支撑架6上设置有通过驱动电机42驱动传送的传送带41,悬吊装置3一端与支撑架6紧固连接,另一端的横杆下端均匀套接设置有多个吊环31,悬吊装置3的门字形的两侧杆中段之间设置有控制平台2,控制平台2上还设置有触控式操作屏21,悬吊装置3的中段还设置有围挡7,围挡7与悬吊装置3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控制平台2电气连接的感应套71。通过供电电源(未图示)给人工智能VR装置供电。具体的,围挡7是环形圈围挡,围挡7上设置有一个活动开口处,围挡7开口处一端在纵向上设置有枢转轴72,通过枢转轴72将活动杆枢转连接在围挡7上,活动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连接锁扣73,通过连接锁扣73与围挡7开口处另一端紧锁卡接。进一步的,围挡7内侧还均匀设置有与控制平台2电气连接的多个距离检测装置74。进一步的,距离检测装置74采用的是红外线检测器或/和激光检测装置。进一步的,感应套71内设置有与控制平台2电气连接的心率监测器。更进一步的,心率监测器内设置有电极、前置放大器、通带滤波装置、R波检测与信号整形装置。通过使用者手握住感应套,由感应套内设置的心率监测器中的电极检测使用者心率。利用心电信号测量心脏中的电脉冲起源于窦房结并穿过原有的传导系统到达心肌。脉冲激发心肌纤维的收缩并引起心肌收缩。心肌产生的微小电流传到皮肤表面。人体心肌产生的电信号传导到体表以后,由于在体表分布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将这种电压只有毫伏级别的电位差滤波放大,就得到了人体的心电信号。在感应套内设置的电极来获取人体心电信号,通过测量心电信号中两个相邻R波的时间间隔即可得到使用者的心率信息。当运动心率低于60%的最大心率时,血压、血液、心电图等运动健康的衡量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使用者身体状态变化不明显;当运动心率在65%-75%最大心率的范围内时,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说明使用者身体状态有显著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框架,所述机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两侧设置有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送,所述悬吊装置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操作屏,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还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感应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V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框架,所述机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两侧设置有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送,所述悬吊装置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吊环,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操作屏,所述悬吊装置的中段还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感应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内侧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气连接的距离检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内设置有用于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荣雪琴卜树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