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63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底部的支腿,所述工作台顶部两侧设置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上支板上通过带有第一手柄的丝杆转动安装有上模具机构,所述下支板上也通过带有第一手柄的丝杆转动安装有下模具机构,所述丝杆远离第一手柄一端均通过带有第二手柄的锁紧螺杆分别固定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上,所述支撑座底部安装有压缩空气罐,所述压缩空气罐一侧的带有电磁阀的导管延伸并贯穿于工作台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导管端部位于凹槽内安装有气流罩,使用调节方便,解决了成型外壳和模具脱离困难的情况,提高了冲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的外壳成型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等非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电动汽车逐渐普及开来。不管是插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动汽车具有加速平稳、动力足、无尾气排放等优点。在汽车的加速过程中,由于动力从内燃机变为电动机,电动汽车的加速曲线和传统汽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电动汽车的外壳需要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动力、风阻、美观等一系列的要求。现有的电动汽车外壳在冲压成型时,一般采用的是燃油汽车的外壳模具,这就造成现有的外壳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风阻、美观等的一系列要求;而且燃油汽车的外壳模具,由于冲压模具固定,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变换模具块,模具的通用性较低,而且在成型后,成型外壳和模具有分离困难的问题,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不但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风阻、美观等的一系列要求,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冲压成型需要调节变换模具块,,解决了成型外壳和模具脱离困难的情况,提高了冲压成型效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底部的支腿,所述工作台顶部两侧设置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贯穿于顶板连接有上支板,所述上支板上通过带有第一手柄的丝杆转动安装有上模具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开始的凹槽内通过两组第二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有下支板,所述下支板上也通过带有第一手柄的丝杆转动安装有下模具机构。优选的,所述丝杆远离第一手柄一端均通过带有第二手柄的锁紧螺杆分别固定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上,所述下支板底部等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两侧的支撑座上均安装有关节机器人,所述关节机器人一端的关节上安装有真空泵。优选的,所述真空泵一侧的关节机器人关节上设置的支板底部等间隔设置有六组和真空泵相连的真空吸盘,所述支撑座底部安装有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一侧的带有电磁阀的导管延伸并贯穿于工作台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导管端部位于凹槽内安装有气流罩。优选的,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上分别位于锁紧螺杆螺接位置均设有槽型支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和贯穿于连接块的定位螺栓和上支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关节机器人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在支撑板上。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罐底部设有和支腿焊接的垫板,所述压缩空气罐上设有气压表。优选的,所述上模具机构包括第一主支撑板、第一上模具块和第二上模具块,所述第一上模具块和第二上模具块分别设置在第一主支撑板顶部和底部。优选的,所述下模具机构包括第二主支撑板、第一下模具块和第二下模具块,所述第一下模具块和第二下模具块分别设置在第二主支撑板顶部和底部。优选的,所述丝杆贯穿于第一主支撑板设置;且所述丝杆贯穿于第二主支撑板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上模具块和第二上模具块的材料为淬火后的高速钢,第一主支撑板的材料为45#钢;所述的第一下模具块和第二下模具块的材料为淬火后的高速钢,第二主支撑板的材料为45#钢。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上模具块、第一下模具块、第一主支撑板为一体式材料,采用合金工具钢,并淬火处理。其中,淬火后的部分为第一上模具块、第一上模具块,内部为第一主支撑板。优选的,所述的第二上模具块、第二下模具块、第二主支撑板为一体式材料,采用合金工具钢,并淬火处理。其中,淬火后的部分为第二上模具块、第二下模具块,内部为第二主支撑板。优选的,为了提高冲压电动汽车外壳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所述的第一上模具块和第二上模具块的材料硬度Y11大于第一主支撑板的材料硬度Y12;所述的第一下模具块和第二下模具块的材料硬度Y21大于第二主支撑板的材料硬度Y22。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上模具块、第一下模具块、第二上模具块、第二下模具块的洛氏硬度为HRC60-68;所述第一主支撑板和第二主支撑板的洛氏硬度为HRC52-58。优选的,为了提高冲压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所述的硬度Y11、Y12、Y21、Y2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Y11/Y12=Y21/Y22=α·A;其中,A为常数,取值为1.1;α为硬度平衡系数,取值范围为1.-1.18。优选的,所述的上模具机构和/或下模具机构中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在冲压外壳时,对电动汽车的外壳材料板进行加热,使外壳材料板在高温状态下实现形变,以保证电动汽车外壳材料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并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风阻、美观等的一系列要求。优选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线圈,所述的第一下模具块和第二上模具块均为铁质材料制成。在需要加热时,向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的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而处于交变磁场中的第一下模具块和第二上模具块的内部就会产生涡旋电流。涡旋电流的焦耳效应使导体温度上升,从而实现加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T为450-570℃。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温度T、第一下模具块的洛氏硬度Y21、第二上模具块的洛氏硬度Y1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1/3)·Y11]·Y21=ζ·T;其中,ζ为转换因子,取值范围为2.2-3.4。优选的,所述的压缩气罐内的气体为惰性气体,可以为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或者氙气,也可以为氮气。优选的,所述的上模具机构和/或下模具机构中设置有电磁铁;进一步的,上模具机构和下磨具机构中的电磁铁的磁极不同。当汽车外壳在冲压成型装置中冲压时,向电磁铁通电,电磁铁的线圈中的电流I为25-44安;以加大冲击压力,并保持一定的时间t,所述的时间t为20-60秒。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外壳材料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并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风阻、美观等的一系列要求,所述的电流I、时间t、硬度平衡系数α之间满足以下关系:I=κ·α2·t;其中,κ为电流系数,取值范围为0.42-1.95。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电动汽车外壳的冲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其中一组关节机器人工作移动至外壳原料一侧,通过真空泵配合真空吸盘将外壳原料吸住,第二液压缸调整好下模具机构的高度位置,通过关节机器人上料至下模具机构位置后,将外壳原料放在下模具机构上;S2:第一液压缸推动上模具机构上下,利用上下模具的冲压作用,使得外壳成型;S3:成型后,上模具机构复位,导管上的电磁阀开启,利用压缩空气罐上的气体流动将下模具机构上的成型外壳顶起和下模具机构分离;S4:另一组一组关节机器人工作移动至成型外壳一侧,通过真空泵配合真空吸盘将成型外壳吸住,并将成型外壳移送出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通过采用两组关节机器人进行上料和出料,上料出料方便,采用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配合进行冲压成型方式,通过转动第一手柄可以调节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进行翻转位置调节,进行上下位置对调。2、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通过锁紧螺杆锁紧丝杆,可以根据实际的冲压成型需要调节变换模具块,使用调节方便,通用性高;3、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在外壳成型后,通过通入压缩空气,使得成型外壳和下模具结构分离,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两侧设置立杆(3),所述立杆(3)顶部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顶部设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一液压缸(5)输出端贯穿于顶板(4)连接有上支板(8),所述上支板(8)上通过带有第一手柄(10)的丝杆(9)转动安装有上模具机构(11);所述工作台(1)上的凹槽(13)内通过两组第二液压缸(14)输出端连接有下支板(15),所述下支板(15)上也通过带有第一手柄(10)的丝杆(9)转动安装有下模具机构(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两侧设置立杆(3),所述立杆(3)顶部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顶部设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一液压缸(5)输出端贯穿于顶板(4)连接有上支板(8),所述上支板(8)上通过带有第一手柄(10)的丝杆(9)转动安装有上模具机构(11);所述工作台(1)上的凹槽(13)内通过两组第二液压缸(14)输出端连接有下支板(15),所述下支板(15)上也通过带有第一手柄(10)的丝杆(9)转动安装有下模具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板(8)和下支板(15)上分别位于锁紧螺杆(29)螺接位置均设有槽型支板(2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霞于秀涛刘义付李倩倩武守辉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