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33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接管,还包括吸液管,第一端靠近下端盖,吸液管的第二端与接管的回油孔连通。当系统运行时,接管吸入气态冷媒,接管内部的流体流速大于接管外部的流体流速。根据伯努利定理可知,气液分离器底部沉积下来的液态冷冻油将通过接管内外侧的压差效果,将液态冷冻油经吸液管经回油孔进入接管,最终输送至压缩机以确保系统正常。在对回油孔的位置进行设置时,只需要保证回油孔的位置不低于壳体内液态冷媒的液面,防止液态了经吸液管进入接管即可。本申请中对回油孔的设置降低了要求,便于操作者确定回油孔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9月2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894928.2、专利技术名称为“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气液分离器一般用于中型及大型制冷系统中,安装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分离器的作用是将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分离开,使冷媒均以气态的形式从压缩机吸气口进入压缩机,以防止液态冷媒对压缩机造成液击,同时回冷冻油到压缩机中,润滑压缩机,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并储存部分液态冷媒。如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主要结构包括进口管1a、上封头1b、导流结构1c、筒体1d、接管1e、下封头1f、出口管1h等,其中衬套1g作为连接接管1e及出口管1h的零件,且接管1e具有回油孔1i。上封头1b、筒体1d、下封头1f组成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内腔,同时该内腔要求在承受一定压力时无泄漏、破损现象,接管1e和导流结构1c位于筒体1d内,接管1e一端与出口管1h连接,导流结构1c位于接管1e的另一端与进口管1a之间。工作原理:气液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进口管、接管(2)、至少一个端盖,所述接管(2)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液管(3),所述吸液管(3)的第一端相对靠近所述下端盖,所述接管(2)设有回油孔(6),所述回油孔(6)相对远离气液分离器的所述下端盖,所述吸液管(3)的第二端与所述接管(2)的所述回油孔(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8 CN 2017108949282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进口管、接管(2)、至少一个端盖,所述接管(2)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液管(3),所述吸液管(3)的第一端相对靠近所述下端盖,所述接管(2)设有回油孔(6),所述回油孔(6)相对远离气液分离器的所述下端盖,所述吸液管(3)的第二端与所述接管(2)的所述回油孔(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3)与所述接管(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3)为弯折管,且所述弯折管的弯折段与所述接管(2)接触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