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组及其回油油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240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冷机组及其回油油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以及设置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其中,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冷冻油的油路的通断状态的阀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了回油油路的切换,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冷冻油回油的可靠性及冷冻油回油的高效性;可以有效减小不必要的冷冻油回油对压缩机吸气量的影响,有效避免过度的引射,减少了蒸发器油含量,有效保证了制冷机组的可靠运行,有效避免制冷机组的润滑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机组及其回油油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机组及其回油油路系统。
技术介绍
冷冻油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运行的重要润滑剂,起到润滑、间隙密封、冷却、带走颗粒杂质以及保证机组的可靠运行的作用。当机组运行过程中,冷冻油回到压缩机的具体位置对机组的可靠高效运行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从油分离器中过滤下来的冷冻油,制冷机组通常直接将冷冻油回到压缩机吸气口,回到吸气口的冷冻油会占用压缩机的吸气容积,从而减小机组的吸气量。又如,从蒸发器里引射的冷冻油,引射量的多少会造成冷量的损失,因而减少不必要的引射量,也是提高制冷机组性能与冷量的方式。基于此,如何能够保证制冷机组的可靠高效的回冷冻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冷机组及其回油油路系统,以至少提高冷冻油回油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机组的回油油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以及设置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其中,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冷冻油的油路的通断状态的阀门。可选地,所述阀门可被触发信号设置开闭状态。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包括主回油油路、转子腔回油油路、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和吸气口回油油路;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包括引射回油油路;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和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的一端与所述主回油油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转子腔;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管路;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引射回油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可选地,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主回油油路,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引射回油油路的。可选地,所述引射回油油路通过引射器连接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可选地,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设置有视液部件。可选地,所述主回油油路和所述引射回油油路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中的油位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管路和高压侧管路的两个压力检测部件和设置在所述高压侧管路的温度检测部件。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的阀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的阀门发送触发信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压缩机、油分离器和蒸发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阀门实现回油油路的切换,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冷冻油回油的可靠性及冷冻油回油的高效性;可以有效减小不必要的冷冻油回油对压缩机吸气量的影响,有效避免过度的引射,减少了蒸发器油含量,有效保证了制冷机组的可靠运行,有效避免制冷机组的润滑不足。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机组的系统拓扑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实施例一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机组的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压缩机3和油分离器4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以及设置在压缩机3和蒸发器5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其中,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冷冻油的油路的通断状态的阀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阀门可以切换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的通断状态,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冷冻油回油的可靠性及冷冻油回油的高效性;进而可以有效减小不必要的冷冻油回油对压缩机吸气量的影响,有效避免过度的引射,减少了蒸发器油含量,有效保证了制冷机组的可靠运行,有效避免制冷机组的润滑不足。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阀门可被触发信号设置开闭状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压缩机3和油分离器4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2包括主回油油路211、转子腔回油油路221、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231和吸气口回油油路241;所述压缩机3和蒸发器4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3包括引射回油油路301,当然可以可以包括吸气口回油油路24。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221、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231和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241的一端与所述主回油油路2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回油油路2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转子腔;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2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低压侧管路901;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2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吸气口;所述引射回油油路3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蒸发器5和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241。其中,引射回油油路301可以通过引射器303连接吸气口回油油路2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回油油路211的第一阀门212、设置在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221的第二阀门222、设置在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231的第三阀门232、设置在所述引射回油油路301的第四阀门302。其中第一阀门212、第二阀门222、第三阀门232和第四阀门302可以是电磁阀。其中,转子腔回油油路设置有视液部件223。所述主回油油路和所述引射回油油路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304、2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3中的油位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3的低压侧管路901和高压侧管路801的两个压力检测部件1302、1301和设置在所述高压侧管路801的温度检测部件1201。其中,油位检测部件可以是液位传感器,压力检测部件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温度检测部件可以是感温包。其中,两个压力检测部件分别获取吸气压力数据和排气压力数据;从预置在压缩机的高压侧管路801的温度检测部件1201获取排气温度数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的阀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的阀门发送触发信号,以设置各个阀门的开闭状态。其中,控制器可以用单片机实现,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制冷机组的性能参数数据;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数据,向所述各个回油油路上阀门的发送触发信号。其中,所述性能参数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一种或多种:压缩机油位数据、吸排气压差数据、排气温度数据和制冷机组负荷数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控制器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数据,通过所述触发信号,设置预置在所述各个回油油路上阀门的开闭状态,以通过所述开闭状态,调整所述各个回油油路的通断状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当所述性能参数数据包括压缩机油位数据时,所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数据,通过所述触发信号,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机组的回油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以及设置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其中,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冷冻油的油路的通断状态的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机组的回油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以及设置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其中,各个回冷冻油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冷冻油的油路的通断状态的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可被触发信号设置开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包括主回油油路、转子腔回油油路、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和吸气口回油油路;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回冷冻油的油路包括引射回油油路;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和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的一端与所述主回油油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所述转子腔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转子腔;所述低压侧管路的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管路;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引射回油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吸气口回油油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罗炽亮龙忠铿张丙王双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