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主要用于建筑结构的竖向隔震,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隔震支座是设置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的防震隔离装置,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输,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达到保护主体结构及其内部设施不受破坏的目的。目前,关于建筑物基础隔震支座的研究很多,主要以水平隔震为主。水平隔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诸如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铅心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滑移摩擦隔震支座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当中。然而,值得指出的是,截止目前为止,能够有效隔离竖向震动的隔震支座尚为数不多,考虑到竖向隔震支座既要承受建筑上部结构巨大的自重荷载,又要求具有较小的竖向刚度来隔离竖向震动能量的传递,其研究和开发仍是学术界及工程界的一大难题。目前竖向隔震支座的研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个:(1)如何提高竖向隔震支座的竖向耗能能力;(2)如何提高竖向隔震支座的抗拉能力。国内外已研发的竖向隔震支座包括普通碟形弹簧竖向隔震支座、厚层橡胶竖向隔震支座和空气弹簧竖向隔震支座。然而,上述竖向隔震支座仅能部分隔离建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6),所述导向柱(6)的外侧设有由若干隔震单元(10)层叠组成的隔震本体(11),所述隔震单元(10)包括叠合的两碟形弹簧(2),所述碟形弹簧(2)之间设有阻尼层(12),所述阻尼层(12)包括间隔布置的高阻尼橡胶块(3)和金属摩擦片(4),所述隔震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5),所述上连接板(1)与所述隔震本体(11)之间还设有高度大于所述隔震单元(10)沿所述导向柱(6)方向最大变形量的压环(7),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5)之间还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隔震本体(11)的抗拉限位杆(8),所述抗拉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6),所述导向柱(6)的外侧设有由若干隔震单元(10)层叠组成的隔震本体(11),所述隔震单元(10)包括叠合的两碟形弹簧(2),所述碟形弹簧(2)之间设有阻尼层(12),所述阻尼层(12)包括间隔布置的高阻尼橡胶块(3)和金属摩擦片(4),所述隔震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5),所述上连接板(1)与所述隔震本体(11)之间还设有高度大于所述隔震单元(10)沿所述导向柱(6)方向最大变形量的压环(7),所述上连接板(1)和所述下连接板(5)之间还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隔震本体(11)的抗拉限位杆(8),所述抗拉限位杆(8)的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板(5)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上连接板(1)并在其端部设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高尚信,王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