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水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121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水淬装置,包括:基座、M个立柱、M个连接座、水淬罐、熔渣罐、N个吊耳、熔渣出口、滑动挡板、推拉杆、水淬渣出口、水淬渣滤板、水淬渣挡板、蒸汽口、进水口、出水口、蒸汽排出管、进水管、出水管、水管一、循环水池、水泵、P个破碎滚筒、P个滚筒轴、P个驱动电机、P个固定座,所述M个立柱设置在基座上,水淬罐通过M个连接座与立柱连接,熔渣罐设置在水淬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淬罐、熔渣罐、P个破碎滚筒、P个滚筒轴、P个驱动电机实现了高效地熔渣水淬,得到的水淬渣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水淬装置
本技术水淬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高效水淬装置。
技术介绍
水淬渣是熔渣用大量水淬冷后,可制成以玻璃体为主的细粒水渣。它具有潜在的水硬胶凝性能,在水泥熟料、石灰、石膏等激发剂的作用下,就可显示出这种性能,所以是优质水泥原料。水淬渣的生产主要是要用到水淬装置,现有的水淬装置主要是对熔渣进行冲水或者将其放入水中进行水淬得到玻璃体,但是采用这种装置不能够完全对所有熔渣进行水淬,特别是体积较大的熔渣,得到的水淬渣的粒径大小不一,还含有较大的水渣,还需要进行后续再加工,而且较大水渣内部由于降温速度慢,所以其内部分子结构与正常粒化水渣内的分子结构不同,从而使制作的水泥、石灰、石膏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基于以上情况,亟需一种高效水淬装置,以解决以上水淬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水淬装置,包括:基座、M个立柱、M个连接座,水淬罐、熔渣罐、N个吊耳,熔渣出口、滑动挡板、推拉杆、水淬渣出口、水淬渣滤板、水淬渣挡板、蒸汽口、进水口、出水口、蒸汽排出管、进水管、出水管、水管一、循环水池、水泵、P个破碎滚筒、P个滚筒轴、P个驱动电机、P个固定座;所述M个立柱设置在基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M个立柱(2)、M个连接座(3),水淬罐(4)、熔渣罐(5)、N个吊耳(6),熔渣出口(7)、滑动挡板(8)、推拉杆(9)、水淬渣出口(10)、水淬渣滤板(11)、水淬渣挡板(12)、蒸汽口(13)、进水口(14)、出水口(15)、蒸汽排出管(16)、进水管(17)、出水管(18)、水管一(19)、循环水池(21)、水泵(22)、P个破碎滚筒(23)、P个滚筒轴(24)、P个驱动电机(25)、P个固定座(26);所述M个立柱(2)设置在基座(1)上,水淬罐(4)通过M个连接座(3)与立柱(2)连接,熔渣罐(5)设置在水淬罐(4)上,N个吊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M个立柱(2)、M个连接座(3),水淬罐(4)、熔渣罐(5)、N个吊耳(6),熔渣出口(7)、滑动挡板(8)、推拉杆(9)、水淬渣出口(10)、水淬渣滤板(11)、水淬渣挡板(12)、蒸汽口(13)、进水口(14)、出水口(15)、蒸汽排出管(16)、进水管(17)、出水管(18)、水管一(19)、循环水池(21)、水泵(22)、P个破碎滚筒(23)、P个滚筒轴(24)、P个驱动电机(25)、P个固定座(26);所述M个立柱(2)设置在基座(1)上,水淬罐(4)通过M个连接座(3)与立柱(2)连接,熔渣罐(5)设置在水淬罐(4)上,N个吊耳(6)设置在熔渣罐(5)的外侧壁的上部,熔渣出口(7)设置在熔渣罐(5)的底部,滑动挡板(8)与熔渣出口(7)底部滑动连接,推拉杆(9)设置在水淬罐(4)上,推拉杆(9)与滑动挡板(8)连接,水淬渣出口(10)设置在水淬罐(4)的底部,水淬渣滤板(11)铰接在水淬渣出口(10)的上端,水淬渣挡板(12)铰接在水淬渣出口(10)的底部,蒸汽口(13)设置在水淬罐(4)侧壁的顶部,进水口(14)设置在水淬罐(4)侧壁的上部,出水口(15)设置在水淬渣出口(10)侧壁的下端,蒸汽排出管(16)与蒸汽口(13)连接,进水管(17)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14)和水泵(22),出水管(18)的两端分别连接出水口(15)和循环水池(21),水管一(19)的两端分别连接水泵(22)和循环水池(21),外部水源(20)连接循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大勇李春雨杨小华凌军
申请(专利权)人:喜德县良在硅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