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用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87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饰用构件。该内饰用构件能够与状况相应地使正面侧成为适当的温度。内饰用构件包括基材部(31)和配置在该基材部(31)的一面侧的表皮部(35)。在表皮部(35)设有使温度调节为预先确定好的温度的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过部(39),在空气通过部(39)配设有用于对通过的空气赋予通过阻力的通过阻力构件(针织物部(36))。此外,也可以从自设置于车辆、建筑物等的空调送出的空气分配进行了温度调整的空气。并且,作为通过阻力构件(针织物部(36)),能够列举出立体针织物(双层拉舍尔经编针织物、无缝针织物等)和无纺布等。

Components for interior decor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nent for interior decoration. The interior component can make the front sid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The interior components include a base material section (31) and a skin section (35) disposed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material section (31). An air passage part (39) is arranged on the skin part (35) to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for air passing at a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and a passage resistance member (36) is arranged on the air passage part (39) to give resistance to the air passing through (36). In addition, temperature-adjusted air can also be distributed from air conditioners installed in vehicles, buildings, etc. Furthermore, as a resistance component (knitting part (36), three-dimensional knitted fabrics (double Layer Raschel warp knitted fabrics, seamless knitted fabrics, etc.) and non-woven fabrics can be lis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饰用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饰用构件。更详细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利用从空调送出的空气将表面调整为舒适的温度的内饰用构件。
技术介绍
作为内饰用构件、例如车辆用的内饰用构件的具体例的以往的扶手70例如像图8那样包括设为期望形状的基材部71和配设在该基材部71的正面侧而构成外观面的表皮部72。在这样的扶手70中,为了更舒适地使用,考虑像该图这样在基材部71和表皮部72之间配置加热装置(具备加热线的基布等)73,加热扶手70,从而提升使用感。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在基材部71掩埋加热装置73,加热扶手70,从而提升使用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79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具备该加热装置73的扶手70中,在将加热装置73设为发热状态时,只是能够加热扶手70,有时不能使扶手70成为适合该时刻的状况的温度。也就是说,由于只能利用加热装置73加热表皮部72,因此不能做成无论是什么季节(即便不是冬季)都能提升使用感的扶手70。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的以往技术的观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该时刻的状况相应地设为适当的温度的内饰用构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如下。1.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内饰用构件,其包括基材部和配设在所述基材部的一面侧的表皮部,其主旨在于,在所述表皮部设有使温度调节为预先确定好的温度的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过部,在所述空气通过部配设有用于对通过的空气赋予通过阻力的通过阻力构件。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从自空调送出的空气分配所述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用于向所述空气通过部导入所述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的配管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导入侧的连接部以气密状态连接,用于将通过了所述空气通过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空气通过部外的配管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排出侧的连接部以气密状态连接,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所述空气导入侧和所述空气排出侧的各个端缘部设为气密状态。4.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用于向所述空气通过部导入所述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的配管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导入侧的连接部以气密状态连接,用于将通过了所述空气通过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空气通过部外的配管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排出侧的连接部以气密状态连接,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所述空气导入侧和所述空气排出侧的各个端缘部设为气密状态。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由立体针织物或者无纺布形成。6.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由立体针织物或者无纺布形成。7.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由立体针织物或者无纺布形成。8.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由立体针织物或者无纺布形成。9.根据技术方案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所述立体针织物是双层拉舍尔经编针织物或者无缝针织物。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内饰用构件中,由于表皮部具有空气通过部,而且在空气通过部配设有通过阻力构件,因此通过空气通过部的空气承受通过阻力,适当地滞留并通过空气通过部。因此,能够更加效率良好地将通过空气通过部的空气的温度传导到内饰用构件的表面侧。而且,由于通过空气通过部(由通过阻力构件等构成)的空气的温度调整为预先确定好的温度,因此能够使内饰用构件的表面的温度成为适合该时刻的使用状况的温度。例如,能够根据温度调整为预先确定好的温度的空气的种类(冷气的空气、暖气的空气、凉风的空气)让使用的内饰用构件更加舒适。此外,在从自设置于车辆、建筑物等的空调送出的空气分配进行了温度调整的空气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通常设置于车辆、建筑物等的空调装置,设为进行了温度调整的空气,因此能够更简单且廉价地进行内饰用构件的温度调整。并且,在通过阻力构件与用于导入空气的配管(空气导入用配管)和用于排出空气的配管(空气排出用配管)以气密状态连接,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导入侧和空气排出侧的各个端缘部设为气密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空气从空气通过部向外部泄漏。此外,在通过阻力构件由立体针织物(双层拉舍尔经编针织物或者无缝针织物等)或者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可靠地对空气通过部赋予通过阻力,并且能够设为具有充分的缓冲性的表皮部。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1的车门内饰件(车辆用的内饰用构件的具体例)的车门的立体图。图2是构成图1的车门内饰件的一部分的扶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构成图2的扶手的表皮部等的纵剖视图。图4是车门内饰件和车门板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空气导入用配管侧的熔接部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通过阻力构件的端缘部的熔接部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表皮部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图8是以往例的扶手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20、车门内饰件(内饰用构件);21、装饰品;22、扶手;31、基材部;35、表皮部;36、针织物部;36a、一面侧的针织物;36b、另一面侧的针织物;36c、连结线;36d、36e、连接部;37a、37b、透气性阻断片;38、表皮片;39、39b、空气通过部;51、空气导入用配管;52、空气排出用配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也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此处所示的事项是例示性的事项和用于例示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事项,是出于提供被认为是能够最有效且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概念性的特征的说明的目的而进行的阐述。在这一点上,并非意图以为了根本性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需要的程度以上的程度详细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根据与附图相对应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确本专利技术的几个方式实际上是如何具体化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内饰用构件(例如图1的车辆用车门内饰件20)的一部分(例如图1的扶手22)的具体的形态。即,像图1和图2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内饰用构件的车辆用车门内饰件20具有扶手22,该扶手22包括基材部31和层叠在该基材部31的正面(一面)的表皮部35。(1)基材部基材部31是用于限定扶手22的外形的构件,其由具有适度的缓冲性和形态稳定性的原材料构成。作为构成该基材部31的原材料,能够例示出合成树脂的发泡体。在该情况下,合成树脂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列举出聚氨酯树脂及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等。(2)表皮部像图2和图3那样,表皮部35包括作为用于对空气赋予通过阻力的通过阻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针织物部36、两张透气性阻断片37a、37b、以及构成外观面的表皮片38。此外,两张透气性阻断片37a、37b平行地配置在作为通过阻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针织物部36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由针织物部36及针织物部36和透气性阻断片37a、37b之间的微小的空间构成空气通过部39。另外,在表皮片38由合成皮革等不具有透气性的材质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配设透气性阻断片37a、37b。构成针织物部36的编织物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为立体针织物、平纹针织物、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饰用构件,其包括基材部和配设在所述基材部的一面侧的表皮部,该内饰用构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表皮部设有使温度调节为预先确定好的温度的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过部,在所述空气通过部配设有用于对通过的空气赋予通过阻力的通过阻力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JP 2017-1911811.一种内饰用构件,其包括基材部和配设在所述基材部的一面侧的表皮部,该内饰用构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表皮部设有使温度调节为预先确定好的温度的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过部,在所述空气通过部配设有用于对通过的空气赋予通过阻力的通过阻力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用构件,其中,从自空调送出的空气分配所述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用构件,其中,用于向所述空气通过部导入所述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的配管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导入侧的连接部以气密状态连接,用于将通过了所述空气通过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空气通过部外的配管与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空气排出侧的连接部以气密状态连接,所述通过阻力构件的所述空气导入侧和所述空气排出侧的各个端缘部设为气密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亮藤舛義昭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