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柱内饰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1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A柱遮挡部分视野以及后视镜无法查看镜子之前和镜子平齐的侧面区域的技术问题。该汽车A柱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反光镜;反光镜转动安装于内饰板本体,转动轴线沿内饰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反光镜的镜面朝向另一侧A柱。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车辆的驾驶位侧的A柱安装有汽车A柱内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饰板本体上的反光镜能够将另一侧A柱遮挡的部分以及后视镜无法观察的区域的景象反射至驾驶员的眼睛,并且驾驶员可以转动内饰板本体上的反光镜以使反光镜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A-pillar interior panel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A-pillar interior trim panel and a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pare part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that the A-pillar occludes part of the visual field and that the rearview mirror cannot view the side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mirror. The automobile A-pillar interior panel includes the interior panel body and reflector; the reflector rotates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interior panel body, and the axis of rotation extend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interior panel; under the installation condition, the mirror faces to the other side A-pillar. The vehicle includes the aforementioned automobile A-pillar interior panel, and the A-pillar on the driver's side of the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the automobile A-pillar interior panel. The reflector on the interior panel body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flect to the driver's eyes the scenes of the occluded part of the A pillar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area that the rearview mirror cannot observe, and the driver can rotate the reflector on the interior panel body to adjust the reflector to the most suitabl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A柱内饰板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都具有A柱,在车身机构中A柱是构成车身的主要承力结构,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故A柱需要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导致A柱遮挡了驾驶员的部分视野。目前汽车都具有后视镜,后视镜能够辅助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以及部分汽车侧面的区域。但是由于后视镜均安装在前门角窗附件上,横向与驾驶员接近平齐,导致后视镜无法查看镜子之前和镜子平齐的侧面区域。A柱遮挡的部分视野以及后视镜无法查看的镜子之前和镜子平齐的侧面区域,对汽车行驶带来了很大隐患,尤其是汽车转弯过程中。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及车辆,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A柱遮挡部分视野以及后视镜无法查看镜子之前和镜子平齐的侧面区域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转动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转动轴线沿所述内饰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所述反光镜的镜面朝向另一侧A柱。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且能够沿所述内饰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用于遮盖所述反光镜。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并与所述遮光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遮光板移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动作或停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为直线模组。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并与所述反光镜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反光镜转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工作或停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沿所述内饰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反光镜连接。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反光镜的背面。更进一步地,所述内饰板本体的背面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汽车A柱钣金卡接。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所述车辆的驾驶位侧的A柱安装有所述汽车A柱内饰板。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的远离驾驶位侧的A柱安装所述汽车A柱内饰板。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该汽车A柱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反光镜;反光镜转动安装于内饰板本体,转动轴线沿内饰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反光镜的镜面朝向另一侧A柱。内饰板本体上的反光镜能够将另一侧A柱遮挡的部分以及后视镜无法观察的区域的景象反射至驾驶员的眼睛。对于不同驾驶员来说,被A遮挡及后视镜无法观察的区域是有差异的,驾驶员可以转动内饰板本体上的反光镜以使反光镜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车辆的驾驶位侧的A柱安装有汽车A柱内饰板。该车辆具有与上述汽车A柱内饰板的相同的技术特征,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A柱内饰板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A柱内饰板的背面示意图。图标:1-内饰板本体;11-卡接部;2-反光镜;3-遮光板;4-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加热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A柱内饰板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A柱内饰板的背面示意图。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如图1所示,该汽车A柱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1和反光镜2。反光镜2转动安装于内饰板本体1,转动轴线沿内饰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反光镜2的镜面朝向另一侧A柱。内饰板本体1上的反光镜2能够将另一侧A柱遮挡的部分以及后视镜无法观察的区域的景象反射至驾驶员的眼睛。对于不同驾驶员来说,被A遮挡及后视镜无法观察的区域是有差异的,驾驶员可以转动内饰板本体1上的反光镜2以使反光镜2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如图1所示,该汽车A柱内饰板还包括遮光板3,遮光板3安装于内饰板,且能够沿内饰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用于遮盖反光镜2。若没有遮光板3,若太阳光线比较强烈,太阳光线照射到反光镜2后,反光镜2会将太阳光线反射至驾驶员的眼镜,强烈的太阳光线会使驾驶员眼镜感到不适,进而影响驾驶员对车辆的驾驶,造成行车隐患。遮光板3能够在太阳光线比较强烈时遮盖部分或全部的反光镜2,避免强烈的太阳光进入驾驶员眼镜而造成危险,当太阳光不强烈时再将遮光板3打开。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如图2所示,该汽车A柱内饰板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驱动机构4安装于内饰板本体1,并与遮光板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遮光板3移动;第一控制开关与第一驱动机构4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动作或停止。具体地,第一控制开关与汽车蓄电池电连接,为第一驱动机构4提供电能。第一控制开关既可以单独设置于方向盘或中控台,也可以集成于汽车多媒体触控屏。当驾驶员感到光线刺眼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使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遮光板3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板本体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转动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转动轴线沿所述内饰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所述反光镜的镜面朝向另一侧A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A柱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板本体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转动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转动轴线沿所述内饰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所述反光镜的镜面朝向另一侧A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且能够沿所述内饰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用于遮盖所述反光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饰板本体,并与所述遮光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遮光板移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动作或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为直线模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内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控制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颤王家鹏张群坡曹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