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542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包括:基材;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包括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设置于基材的同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基材的两侧;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由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其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防蓝光涂层由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其包括吸收z 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材上设有两个UV固化光学涂层,分别阻隔不同波长的蓝光,避免了多种蓝光阻隔剂混合不相容的问题;同时其也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与其它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不易发生层间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薄膜
,尤其涉及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蓝光是一种高能可见光,其波长介于380~495nm之间。蓝光对人类主要有以下三大危害:1)蓝光具有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导致视力下降;2)蓝光波长短,聚焦点会落在视网膜中心靠前一点的位置,因此想要看清需要眼球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视觉疲劳;3)蓝光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人体内褪黑色素偏低会影响人的睡眠。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蓝光主要来自各种人造光源,但长时间接触到的有害蓝光主要来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液晶屏幕。为减少蓝光对人体尤其是眼睛的伤害,需要对显示屏发出的蓝光进行阻挡处理。目前市场上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薄膜从制造工艺上区分,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将蓝光阻隔剂混入薄膜粒子原料,通过双向拉伸工艺,直接做成防蓝光薄膜,然后薄膜一面进行硬化、抗污、抗炫目、抗静电、高顺滑等表面处理,但薄膜双向拉伸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被Toray、3M等少数几家供应商垄断;2)将蓝光阻隔剂混入光学涂层硬化液,在薄膜一面涂覆防蓝光硬化液后UV固化,形成防蓝光硬化涂层,该工艺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是蓝光阻隔剂对紫外线也有吸收,影响了硬化液的UV固化,对防蓝光硬化涂层的配方调整和多功能化带来很大的限制。而且,当前防蓝光薄膜使用的蓝光阻隔剂主要为有机染料,而单一的蓝光阻隔剂只能对较短波长范围内的蓝光进行阻隔。若要实现300~500nm范围内全波段蓝光的阻隔,需要多种蓝光阻隔剂混合使用。但经过本专利技术者研究发现,多种蓝光阻隔剂混合使用时,其相容性不好,容易产生不透明的色斑。并且多种蓝光阻隔剂混合使用,其蓝光阻隔效率不高,需要加大蓝光阻隔剂的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对300~500nm范围的蓝光进行全面阻隔的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包括:基材;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包括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设置于基材的同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基材的两侧;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由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防蓝光涂层由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二防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优选的,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20~8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酯类树脂、1~50重量份的第一活性稀释剂、0~50重量份第一蓝光阻隔剂、0~1重量份的第一光引发剂、0~20重量份的第一功能组分与0~5重量份的第一助剂;当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树脂中不包含向列型液晶性化合物单体与手性化合物单体时,第一蓝光阻隔剂的含量不为0;所述第一活性稀释剂包括第一丙烯酸类单体A和/或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所述第一丙烯酸酯单体A选自含极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所述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多元醇丙烯酸酯;所述丙烯酸酯单体B的官能度为2或2以上;所述第一蓝光阻隔剂为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20~8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酯类树脂、1~50重量份的第二活性稀释剂、0~50重量份的第二蓝光阻隔剂、0~1重量份的第二光引发剂、0~20重量份的第二功能组分与0~5重量份的第二助剂;当所述第二丙烯酸酯类树脂中不包含向列型液晶性化合物单体与手性化合物单体时,第二蓝光阻隔剂的含量不为0;所述第二活性稀释剂包括第二丙烯酸类单体A和/或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所述第二丙烯酸酯单体A选自含极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所述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多元醇丙烯酸酯;所述丙烯酸酯单体B的官能度为2或2以上;所述第二蓝光阻隔剂为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优选的,所述第一丙烯酸类单体A与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的质量比为1:(5~20);所述第二丙烯酸类单体A与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的质量比为1:(5~20)。优选的,所述第一丙烯酸类单体A与第二丙烯酸类单体A各自独立地选自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与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各自独立地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树脂与第二丙烯酸酯类树脂各自独立地选自丙烯酸树脂低聚体、甲基丙烯酸树脂低聚物、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低聚体、聚氨酯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低聚体、氨基甲酸酯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低聚体、环氧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低聚体、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低聚体、有机硅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低聚体、聚酯改性丙烯酸低聚体、聚酯改性甲基丙烯酸低聚体、聚醚改性丙烯酸树脂低聚体、聚醚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低聚体、丙烯酸嵌段共聚物与包含向列型液晶性化合物单体及手性剂化合物单体的丙烯酸酯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第一蓝光阻隔剂选自有机染料类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蓝光阻隔剂选自可聚合的向列型液晶化合物与可聚合的手性化合物。优选的,所述可聚合的向列型液晶化合物如下式所示:其中,所述n为1~15;所述可聚合的手性化合物如下式所示:m为2~5的整数。优选的,所述有机染料类蓝光阻隔剂选自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苯基三嗪类、偶氮苯类、萘二酰亚胺类、苝类、苯并噁唑啉类、卟啉类、酞菁类与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的厚度各自独立地为0.1~10μ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涂布于基材上,固化后,得到涂覆有第一防蓝光涂层的基材;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将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涂布于第一防蓝光涂层或涂布于基材的另一面,固化后得到防蓝光薄膜;所述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或者将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涂布于基材上,固化后,得到涂覆有第二防蓝光涂层的基材;所述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将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涂布于第二防蓝光涂层或涂布于基材的另一面,固化后得到防蓝光薄膜;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包括:基材;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包括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设置于基材的同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基材的两侧;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由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防蓝光涂层由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包括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设置于基材的同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基材的两侧;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由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防蓝光涂层由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二防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z 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学涂层的防蓝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包括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与第二防蓝光涂层设置于基材的同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基材的两侧;所述第一防蓝光涂层由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防蓝光涂层由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形成;所述第二防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20~8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酯类树脂、1~50重量份的第一活性稀释剂、0~50重量份第一蓝光阻隔剂、0~1重量份的第一光引发剂、0~20重量份的第一功能组分与0~5重量份的第一助剂;当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树脂中不包含向列型液晶性化合物单体与手性化合物单体时,第一蓝光阻隔剂的含量不为0;所述第一活性稀释剂包括第一丙烯酸类单体A和/或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所述第一丙烯酸酯单体A选自含极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所述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多元醇丙烯酸酯;所述丙烯酸酯单体B的官能度为2或2以上;所述第一蓝光阻隔剂为吸收300~400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所述第二丙烯酸树脂类涂布液包括:20~8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酯类树脂、1~50重量份的第二活性稀释剂、0~50重量份的第二蓝光阻隔剂、0~1重量份的第二光引发剂、0~20重量份的第二功能组分与0~5重量份的第二助剂;当所述第二丙烯酸酯类树脂中不包含向列型液晶性化合物单体与手性化合物单体时,第二蓝光阻隔剂的含量不为0;所述第二活性稀释剂包括第二丙烯酸类单体A和/或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所述第二丙烯酸酯单体A选自含极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所述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多元醇丙烯酸酯;所述丙烯酸酯单体B的官能度为2或2以上;所述第二蓝光阻隔剂为吸收znm蓝光的蓝光阻隔剂;400<z≤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蓝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类单体A与第一丙烯酸酯单体B的质量比为1:(5~20);所述第二丙烯酸类单体A与第二丙烯酸酯单体B的质量比为1:(5~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蓝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类单体A与第二丙烯酸类单体A各自独立地选自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丙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超王国伟李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屹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