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61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33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过下料,冲孔、落料,预成形,成形,整形分离,滚砂去毛刺步骤。产品左件、右件同时加工,模具和设备投资少,材料利用率高,操作方便,便于生产管理,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该生产工艺为左、右件对称结构件的生产提供了方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减震器支架有左件和右件之分,左、右件结构呈中心对称。过去我们把左件和右件分别设计冷冲压模具进行加工,存在模具投入数量多,占有设备多,生产周期长,操作繁琐,材料浪费大,且左件和右件生产数量不相等,生产管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模具和设备投资少,材料利用率高,操作方便,便于生产管理,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加工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工件的左件和右件的设计展开尺寸和形状进行排样,确定下料尺寸,再依据下料尺寸在剪板机上,将板料切成所需的条料;2、冲孔、落料:使用设计制作专用冲孔、落料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剪下成条料的左、右件同时进行冲孔、落料加工;3、预成形:使用设计制作专用预成形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冲孔、落料的左、右件毛坯进行预成形加工;4、成形:使用设计制造的专用成形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经预成形的工件进行成形加工;5、整形分离:使用设计制造的专用整形和分离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左、右件进行整形、分离加工;6、滚砂去毛刺:将已加工的工件放入滚砂机内进行滚砂去毛刺加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工艺方法,产品左件、右件同时加工,模具和设备投资少,材料利用率高,操作方便,便于生产管理,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该生产工艺为左、右件对称结构件的生产提供了方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1、根据工件的左件和右件的设计展开尺寸和形状进行排样,确定下料尺寸,再依据下料尺寸在剪板机上,将板料切成所需的条料;2、使用设计制作专用冲孔、落料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剪下成条料的左、右件同时进行冲孔、落料加工;3、使用设计制作专用预成形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冲孔、落料的左、右件毛坯进行预成形加工;4、使用设计制造的专用成形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经预成形的工件进行成形加工;5、使用设计制造的专用整形和分离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左、右件进行整形、分离加工;6、将已加工的工件放入滚砂机内进行滚砂去毛刺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过如下步骤:(1)、 下料:根据工件的左件和右件的设计展开尺寸和形状进行排样,确定下料尺寸,再依据下料尺寸在剪板机上,将板料切成所需的条料;(2)、 冲孔、落料:使用设计制作专用冲孔、落料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剪下成条料的左、右件同时进行冲孔、落料加工;(3)、 预成形:使用设计制作专用预成形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冲孔、落料的左、右件毛坯进行预成形加工;(4)、 成形:使用设计制造的专用成形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经预成形的工件进行成形加工;(5)、 整形分离:使用设计制造的专用整形和分离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左、右件进行整形、分离加工;(6)、 滚砂去毛刺:将已加工的工件放入滚砂机内进行滚砂去毛刺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过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工件的左件和右件的设计展开尺寸和形状进行排样,确定下料尺寸,再依据下料尺寸在剪板机上,将板料切成所需的条料;(2)、冲孔、落料:使用设计制作专用冲孔、落料模具,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对已剪下成条料的左、右件同时进行冲孔、落料加工;(3)、预成形:使用设计制作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