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1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包括内部设有作业缸筒的存油缸筒,存油缸筒内未装满油液,存油缸筒和作业缸筒的下端连接有基座,作业缸筒的上端设置有引向座,引向座的外部设有油封,油封外部罩设有防尘罩,作业缸筒内装满油液,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中部设有将作业缸筒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顶端伸出防尘罩的活塞杆,活塞上装设有阀口与上下腔室分别连通的扩展阀和畅通阀,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底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装设有阀口分别与下腔室和存油缸筒连通的收缩阀和弥补阀,扩展阀的刚性大于收缩阀的刚性。本申请能够达到迅速减振的效果,有效提高了重型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
,具体涉及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
技术介绍
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振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振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振器。减振器阻尼小,对螺旋弹簧往复运动的抑制作用小,弹簧与减振器对路面冲击的吸收会更好,驾乘会表现的更加舒适;而减振器阻尼大时,弹簧往复运动受到较大的抑制,避震对路面冲击的过滤较小,如配合较硬的弹簧,表现为对车身的支撑性更好,更加适合激烈的架势,但肯定会牺牲舒适性。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随着重型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何提高重型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及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已经成为设计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与开辟更多市场,亟需对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总成进行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提高重型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及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包括存油缸筒,所述存油缸筒的内部设有作业缸筒,所述存油缸筒的筒内未装满油液,所述存油缸筒和作业缸筒的下端连接有基座,所述作业缸筒的上端设置有引向座,所述引向座的外部设有与存油缸筒顶端连接的油封,所述油封外部罩设有与存油缸筒侧面连接的防尘罩,所述作业缸筒的筒内装满油液,所述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中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所述作业缸筒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顶端伸出防尘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扩展阀和畅通阀,所述扩展阀和畅通阀的两端阀口分别与活塞上下两侧的腔室连通,所述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收缩阀和弥补阀,所述收缩阀和弥补阀的两端阀口分别与下腔室和存油缸筒连通,所述扩展阀的刚性大于收缩阀的刚性,且所述扩展阀、畅通阀、收缩阀和弥补阀均为单向节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在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的中部位置设有活塞,活塞上装设有扩展阀和畅通阀,在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的底部位置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装设有收缩阀和弥补阀,扩展阀的刚性远大于收缩阀的刚性,因而在同样压力作用下,扩展阀及相应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小于收缩阀及相应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这使得减振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即减振器压缩时的阻尼力不大,而拉伸时的阻尼力大很多,这样就可以在悬架弹起时消除它继续反复弹起的趋势,达到迅速减振的效果,因而有效提高了重型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进一步,所述扩展阀的刚性为收缩阀的刚性的20~35倍。进一步,所述存油缸筒和作业缸筒的下端采用液压焊接连接基座。进一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柱,所述活塞上开设有与连接柱紧密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通孔并在连接柱端部螺接紧固螺母。进一步,所述减振器还包括与活塞杆的上端和防尘罩焊接的上吊环,以及与所述基座焊接的下吊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存油缸筒;2、作业缸筒;3、基座;4、引向座;5、油封;6、防尘罩;7、活塞;8、活塞杆;81、连接柱;9、扩展阀;10、畅通阀;11、支撑座;12、收缩阀;13、弥补阀;14、紧固螺母;15、上吊环;16、下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包括存油缸筒1,所述存油缸筒1的内部设有作业缸筒2,所述存油缸筒1的筒内未装满油液,所述存油缸筒1和作业缸筒2的下端连接有基座3,所述作业缸筒2的上端设置有引向座4,所述引向座4的外部设有与存油缸筒1顶端连接的油封5,所述油封5外部罩设有与存油缸筒1侧面连接的防尘罩6,所述作业缸筒2的筒内装满油液,所述作业缸筒2内靠近筒壁中部设有活塞7,该活塞7将所述作业缸筒2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活塞7上固定连接有顶端伸出防尘罩6的活塞杆8,所述活塞7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扩展阀9和畅通阀10,所述扩展阀9和畅通阀10的两端阀口分别与活塞7上下两侧的腔室连通,所述作业缸筒2内靠近筒壁底部设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收缩阀12和弥补阀13,所述收缩阀12和弥补阀13的两端阀口分别与下腔室和存油缸筒1连通,所述扩展阀9的刚性大于收缩阀12的刚性,且所述扩展阀9、畅通阀10、收缩阀12和弥补阀13均为单向节流阀。作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节流阀的刚性定义为节流阀开口面积一定时,节流阀前后压差的变化与流经阀的流量变化值的比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在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的中部位置设有活塞,活塞上装设有扩展阀和畅通阀,在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的底部位置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装设有收缩阀和弥补阀,扩展阀的刚性远大于收缩阀的刚性,因而在同样压力作用下,扩展阀及相应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小于收缩阀及相应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这使得减振器的伸张行程(此时扩展阀和弥补阀开启而畅通阀和收缩阀关闭)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此时畅通阀和收缩阀开启而扩展阀和弥补阀关闭)的阻尼力,即减振器压缩时的阻尼力不大,而拉伸时的阻尼力大很多,这样就可以在悬架弹起时消除它继续反复弹起的趋势,达到迅速减振的效果,因而有效提高了重型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扩展阀9的刚性为收缩阀12的刚性的20~35倍,由此可以使得减振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远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达到迅速减振的技术效果。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存油缸筒1和作业缸筒2的下端采用液压焊接连接基座3,即基座3的缝焊采用液压加压的方式进行焊接,而液压加压的方式能够保证基座3焊接后的尺寸一致性,由此可以避免减振器装配后在内部产生噪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油缸筒,所述存油缸筒的内部设有作业缸筒,所述存油缸筒的筒内未装满油液,所述存油缸筒和作业缸筒的下端连接有基座,所述作业缸筒的上端设置有引向座,所述引向座的外部设有与存油缸筒顶端连接的油封,所述油封外部罩设有与存油缸筒侧面连接的防尘罩,所述作业缸筒的筒内装满油液,所述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中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所述作业缸筒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顶端伸出防尘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扩展阀和畅通阀,所述扩展阀和畅通阀的两端阀口分别与活塞上下两侧的腔室连通,所述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收缩阀和弥补阀,所述收缩阀和弥补阀的两端阀口分别与下腔室和存油缸筒连通,所述扩展阀的刚性大于收缩阀的刚性,且所述扩展阀的刚性为收缩阀的刚性的20~35倍,所述扩展阀、畅通阀、收缩阀和弥补阀均为单向节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油缸筒,所述存油缸筒的内部设有作业缸筒,所述存油缸筒的筒内未装满油液,所述存油缸筒和作业缸筒的下端连接有基座,所述作业缸筒的上端设置有引向座,所述引向座的外部设有与存油缸筒顶端连接的油封,所述油封外部罩设有与存油缸筒侧面连接的防尘罩,所述作业缸筒的筒内装满油液,所述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中部设有活塞,该活塞将所述作业缸筒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顶端伸出防尘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扩展阀和畅通阀,所述扩展阀和畅通阀的两端阀口分别与活塞上下两侧的腔室连通,所述作业缸筒内靠近筒壁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装设有相对配置的收缩阀和弥补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