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90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输送通道的支架,输送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种植框水平设置在输送通道内,输送通道内还设有呈板状的托架以及位置正对的两支撑件,两支撑件分别通过转轴与支架相铰接,且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架上设有能分别驱动两支撑件绕转轴的轴线往复摆动的两驱动机构,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支撑件能够摆动至种植框下方并与种植框相抵或远离种植框,托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处于种植框正下方,且本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托架上下平移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Planting Frame Conveyor in Edible Fungi Plant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lanting frame conveying device in an edible fungus plan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The planting frame conveying device in the edible fungus planting equipment includes a support with a conveying channel,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planting fram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in the conveying channel. The conveying channe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ate-shaped bracket and two supporting parts positione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he two supporting part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bracke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energy. The two driving mechanisms drive the axes of the two supporting parts to oscillate reciprocally around the rotating axes respectivel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parts can oscillate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planting frame and offset the planting frame or stay away from the planting frame.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and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planting frame. The convey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lift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bracket to move up and dow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设备,特别是一种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蘑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是世界上栽培国家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种食用菌,也是目前我国栽培数量最多的菇类品种。现有的蘑菇菌工业化种植一般多是采用种植框来实现蘑菇菌种植的,种植框由框体和铺设在框体底壁上的网布组成,且种植框通过输送带手动方式送入到种植生产线中。受限于加工空间的限制,输送带的长度不会做的很长,由于输送带的长度与其所能承载的种植框的数量呈正比,导致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往输送带上频繁添加种植框,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使用方便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输送通道的支架,输送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种植框水平设置在输送通道内,所述的输送通道内还设有呈板状的托架以及位置正对的两支撑件,两支撑件分别通过转轴与支架相铰接,且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架上设有能分别驱动两支撑件绕转轴的轴线往复摆动的两驱动机构,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支撑件能够摆动至种植框下方并与种植框相抵或远离种植框,所述的托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处于种植框正下方,且本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托架上下平移的升降机构。使用过程如下:初始状态时,多个种植框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在输送通道内,支撑件与处于最下方的种植框相抵实现支撑;托架在升降机构作用下上移并与处于最下方的种植框接触,接着支撑件向远离种植框方向摆动使处于最下方的种植框完全由托架拖住,接着托架下移以带动种植框下移至指定位置进行后续操作,在然后支撑件摆动与下一个种植框相抵进行支撑,完成一次送框,且以上过程循环进行。种植框采用竖直方向输送,在降低整个设备长度的同时,又可增加一次性输送种植框的数量,从而降低添加种植框的频率,来提高操作方便性。本装置可在一次性完成所有种植框的输入后,再一次性完成所有种植框的输出,整个操作过程连续性较强,以有效简化操作步骤,来提高方便性。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支撑件包括用于与种植框相抵的两支撑片,两支撑片均与转轴固连并沿转轴的轴向分布,且转轴与支架轴向固连,两上述的支撑片通过连杆相连,且连杆与转轴相平行。两支撑片同时支撑种植框,以提高对种植框的支撑效果,从而提高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上述的驱动机构为油缸一,油缸一的缸体与支架固连,且油缸一的活塞杆与上述的连杆固连。自然,驱动机构为气缸也是可以的。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上述的转轴与支架相固连,上述的支撑件为套在转轴上的支撑环。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上述的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台,且托架固定在液压升降台上。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上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油缸二,且油缸二的活塞杆与托架固连。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上述的种植框的四周均竖直固定有呈直杆状的导向杆,导向杆的其中一端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头,导向杆的另一端面上设有供上述定位头插设的插孔。使用时,处于下一级的种植框的定位头插设在处于上一级的种植框的插孔内。在定位头和插孔的配合下,使多个种植框连为一个整体,以避免种植框在下移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确保种植框的输送顺畅完成。在上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导向轮,且导向轮通过连接轴与支架转动连接,导向轮有四个且分布在种植框的四周,四个导向轮的外周面分别与四根导向杆的侧壁相抵。四个导向轮既有效限制了种植框的位置,又对种植框的移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促使种植框精准下移,确保种植框的输送精准、顺畅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种植框采用竖直方向输送,在降低整个设备长度的同时,又可增加一次性输送种植框的数量,从而降低添加种植框的频率,来提高操作方便性。2、本装置可在一次性完成所有种植框的输入后,再一次性完成所有种植框的输出,整个操作过程连续性较强,以有效简化操作步骤,来提高方便性。3、四个导向轮既有效限制了种植框的位置,又对种植框的移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促使种植框精准下移,确保种植框的输送精准、顺畅完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a、输送通道;2、托架;3、支撑片;4、转轴;5、连杆;6、油缸一;7、液压升降台;8、导向杆;8a、定位头;8b、插孔;9、导向轮;10、种植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输送通道1a的支架1,输送通道1a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种植框10水平设置在输送通道1a内。输送通道1a内还设有呈板状的托架2以及位置正对的两支撑件。其中,两支撑件分别通过转轴4与支架1相铰接,且转轴4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架1上设有能分别驱动两支撑件绕转轴4的轴线往复摆动的两驱动机构,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支撑件能够摆动至种植框10下方并与种植框10相抵或远离种植框1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用于与种植框10相抵的两支撑片3,两支撑片3均与转轴4固连,且两支撑片3沿转轴4的轴向分布。转轴4与支架1轴向固连,且优选转轴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架1轴向固连。两支撑片3通过连杆5相连,且连杆5与转轴4相平行。驱动机构为油缸一6,油缸一6的缸体与支架1固连,且油缸一6的活塞杆与连杆5固连。自然,驱动机构为气缸也是可以的,且此时,气缸的缸体与支架1固连,且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杆5固连。如图1所示,托架2水平设置在输送通道1a内并处于种植框10正下方,且本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托架2上下平移的升降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台7,且托架2固定在液压升降台7上。液压升降台7是现有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买到。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种植框10的四周均竖直固定有呈直杆状的导向杆8,导向杆8的其中一端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头8a,导向杆8的另一端面上设有供定位头8a插设的插孔8b。使用时,处于下一级的种植框10的定位头8a插设在处于上一级的种植框10的插孔8b内。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1上设有导向轮9,且导向轮9通过连接轴与支架1转动连接。导向轮9有四个且分布在种植框10的四周,四个导向轮9的外周面分别与四根导向杆8的侧壁相抵。四个导向轮9既有效限制了种植框10的位置,又对种植框10的移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促使种植框10精准下移,确保种植框10的输送精准、顺畅完成。使用过程如下:初始状态时,多个种植框10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在输送通道1a内,支撑片3与处于最下方的种植框10相抵实现支撑;托架2在液压升降台7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输送通道(1a)的支架(1),输送通道(1a)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种植框(10)水平设置在输送通道(1a)内,所述的输送通道(1a)内还设有呈板状的托架(2)以及位置正对的两支撑件,两支撑件分别通过转轴(4)与支架(1)相铰接,且转轴(4)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架(1)上设有能分别驱动两支撑件绕转轴(4)的轴线往复摆动的两驱动机构,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支撑件能够摆动至种植框(10)下方并与种植框(10)相抵或远离种植框(10),所述的托架(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处于种植框(10)正下方,且本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托架(2)上下平移的升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输送通道(1a)的支架(1),输送通道(1a)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种植框(10)水平设置在输送通道(1a)内,所述的输送通道(1a)内还设有呈板状的托架(2)以及位置正对的两支撑件,两支撑件分别通过转轴(4)与支架(1)相铰接,且转轴(4)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架(1)上设有能分别驱动两支撑件绕转轴(4)的轴线往复摆动的两驱动机构,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支撑件能够摆动至种植框(10)下方并与种植框(10)相抵或远离种植框(10),所述的托架(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处于种植框(10)正下方,且本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托架(2)上下平移的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用于与种植框(10)相抵的两支撑片(3),两支撑片(3)均与转轴(4)固连并沿转轴(4)的轴向分布,且转轴(4)与支架(1)轴向固连,两上述的支撑片(3)通过连杆(5)相连,且连杆(5)与转轴(4)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中的种植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驱动机构为油缸一(6),油缸一(6)的缸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丹君颜卫兵颜俊俊陶卫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