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78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斗车后密封装置,涉及车辆配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后密封支架、随后密封支架转动实现覆盖的密封布,后密封支架包括两侧的转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同侧端的支撑顶杆,转动杆由两个转动连接的上杆体和下杆体连接而成,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支撑顶杆连接上杆体的开放端,下杆体围绕设置于自身上的自转轴自转并设有第一转动限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支架易被后门板挤压变形的技术问题。

Rear Sealing Device of Dump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r sealing device for a dump truck,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hicles, including a rear sealing bracket and a sealing cloth covered by the subsequent rotation of the sealing bracket. The rear sealing bracket comprises a rotating rod on both sides and a supporting top rod connected to the same side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by two rotating connecting upper and lower rods. There is also an elastic reset mechanism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lower rod body, which supports the top rod to connect the open end of the upper rod body, and the lower rod body rotates around the self-rotating shaft and has a first rotating limit mechanism.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sealing bracket in the prior art is easy to be extruded and deformed by the back doo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斗车后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套辅助装置
,特别是一种翻斗车后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渣土车或翻斗车市场常见的后密封支架多为刚性部件,因客户操作不当,导致后密封支架损坏现象较多,造成车辆不能实现顶盖全部覆盖货箱问题突出,原因是客户未将顶盖打开的情况下,强行举升货箱,导致顶盖后密封支架被后门板挤压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斗车后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支架易被后门板挤压变形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的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包括后密封支架、随后密封支架转动实现覆盖的密封布,所述后密封支架包括两侧的转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同侧端的支撑顶杆,所述转动杆由两个转动连接的上杆体和下杆体连接而成,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支撑顶杆连接上杆体的开放端,所述下杆体围绕设置于自身上的自转轴自转并设有第一转动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密封布连接在所述支撑顶杆和两侧的转动杆上。优选的,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套穿在所述铰接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上杆体和下杆体。优选的,所述的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处于同一直线状态时所述的第二转动限位机构限制两者继续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下杆体另一端固定的弹簧和用于限制所述下杆体转动的可拆卸的圆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既能够实现对后部的全部密封,又可以在后门板打开的时候不会将后密封支架冲撞坏,因为后密封支架采用的是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杆体和下杆体,上杆体在冲撞下可以转动,不会发生损坏,有效地保护了后密封支架,增加了使用寿命,并且可以自动的回弹,使其复位,将后部完全覆盖。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装置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装置使用状态下被冲撞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密封布,2、支撑顶杆,3、上杆体,4、下杆体,5、铰接轴,6、扭簧,7、弹簧,8、圆钢,9、自转轴,10、主动支架,11、拱形方管,12、后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包括后密封支架、随后密封支架转动实现覆盖的密封布1,所述后密封支架包括两侧的转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同侧端的支撑顶杆2,所述转动杆由两个转动连接的上杆体3和下杆体4连接而成,上杆体3和下杆体4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支撑顶杆2连接上杆体3的开放端,所述下杆体4围绕设置于自身上的自转轴9自转并设有第一转动限位机构。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杆体4通过自转轴9转动,从而将连接在支撑顶杆2和转动杆上的密封布1移动至覆盖整个后部的位置,上杆体3和下杆体4两者的初始位置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为了保证密封良好不易移动,所以在下杆体4上设置了第一转动限位机构,在此机构的限位下下杆体4不可转动可有效密封,但是在不打开顶盖的情况下,后密封支架不会发生整体移动,也就是在不打开顶盖的情况下,强行卸车推顶箱货,则开启的后门板12会对后密封支架造成冲撞,所以本实施例将上下杆体分体设置且转动连接,其首先会冲撞上杆体3,而上杆体3在冲撞下会相对下杆体4转动,从而缓冲了撞击,撞击解除之后,在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会是上杆体3和下杆体4重新回来保持直线的初始位置。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了密封布的连接实施方式,具体为,密封布1连接在所述支撑顶杆2和两侧的转动杆上。这样密封布1则可以通过支撑顶杆2和转动杆的移动而将后部整体覆盖。优选的,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上杆体3和下杆体4之间通过铰接轴5连接。通过铰接轴5连接为较简单便捷的实现手段,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弹性复位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地,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套穿在所述铰接轴5上的扭簧6,所述扭簧6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上杆体3和下杆体4。其效果在于,扭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杆体3和下杆体4,这样在上杆体3在冲撞下相对下杆体4发生转动后,冲撞解除时,上杆体3在扭簧6的压力下会重新回到原位,就是上杆体3和下杆体4呈直线时的初始位置。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的上杆体3和下杆体4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限位机构。所述上杆体3和下杆体4处于同一直线状态时所述的第二转动限位机构限制两者继续相对转动。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为了实现上杆体3和下杆体4保持同一直线位置时的初始位置,所以设置了第二转动限位机构,即当两者处于直线位置时则不可再继续转动,第二转动限位机构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为通过卡槽和卡块的形式实现,或者通过限位块的形式实现。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关于第一转动限位机构,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下杆体4另一端固定的弹簧7和用于限制所述下杆体4转动的可拆卸的圆钢,圆钢拆卸移位之后可解除限制,弹簧7的固定端连接前密封装置的主动支架10,前密封装置为现有技术,即其带有两个可滑动的对称设置的主动支架10和两端连接在两侧主动支架10上的横跨车厢的拱形方管11,拱形方管11上也设有密封布1,随着主动支架10的移动可将前部整体覆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后密封装置连接在前密封装置上,即下杆体4的自转轴9转动连接在前密封装置的主动支架10上,后密封装置的密封布1一侧连接支撑顶杆2和转动杆,另一个则连接主动支架10,下杆体4一侧受到弹簧7的拉动,另一侧则受到圆钢的束缚,禁止其继续转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打开顶盖或者圆钢不拆卸的话,在卸车时势必后门板12会对后密封支架造成冲撞,所以本实施例将上下杆体设置成可转动和复位的连接形式,即可以放置冲撞受损,又可以自动复位实现对后部的全部覆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密封支架、随后密封支架转动实现覆盖的密封布,所述后密封支架包括两侧的转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同侧端的支撑顶杆,所述转动杆由两个转动连接的上杆体和下杆体连接而成,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支撑顶杆连接上杆体的开放端,所述下杆体围绕设置于自身上的自转轴自转并设有第一转动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密封支架、随后密封支架转动实现覆盖的密封布,所述后密封支架包括两侧的转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同侧端的支撑顶杆,所述转动杆由两个转动连接的上杆体和下杆体连接而成,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支撑顶杆连接上杆体的开放端,所述下杆体围绕设置于自身上的自转轴自转并设有第一转动限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布连接在所述支撑顶杆和两侧的转动杆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后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通过铰接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李贵子邢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