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自商业化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同等条件下,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有效地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研发动力型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目前的重中之重。从工艺方面入手,各大电池厂商通过增加电池的涂布厚度和活性物质的比例来达到能量密度的提高,但是效果不佳。一方面随着电池厚度的增加,其倍率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在高的倍率下,容量衰减很快,循环性能较差。另一方面活性物质比例的增大,使得导电剂的含量减少,造成电池内部电阻增大,影响电子的传输,进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CN107742709A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活性材料为两层,第一层活性材料,以及涂覆于第一层活性材料表面的第二层活性材料;所述第一层活性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由80~95份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3~12份的导电剂,3~10份的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所述集流体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内导电剂为第一导电剂,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内导电剂为第二导电剂,所述第一导电剂的导电率>第二导电剂的导电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所述集流体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内导电剂为第一导电剂,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内导电剂为第二导电剂,所述第一导电剂的导电率>第二导电剂的导电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剂的导电率与第二导电剂的导电率的比值>40,优选90~12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的含量均各自独立地选自1.5%~5%,优选2%~3%;优选地,第一电极材料层内第一导电剂的含量与第二电极材料层内第二导电剂的含量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包括科琴黑、导电炭黑SP或CNTs中的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内正极材料的含量与第二电极材料层内正极材料的含量均各自独立地选自90%~97%;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的正极材料相同,优选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内粘结剂的含量均各自独立地选自1.5%~5%;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内粘结剂相同,优选聚偏氟乙烯;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内正极材料的含量和第二电极材料层内正极材料的含量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内粘结剂的含量和第二电极材料层内粘结剂的含量相同。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铝箔,优选厚度为7~25μm的铝箔;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的面密度为10~20mg/cm2;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的面密度为20~30mg/cm2;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的厚度为40~110μm;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的厚度为110~160μm。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正极材料、第一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调节粘度,得到第一电极浆料;(2)将正极材料、第二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调节粘度,得到第二电极浆料;(3)在集流体一侧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锁江,宋开放,张兰,巫湘坤,陈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艾普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