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研发出了采用裸眼3D显示技术的裸眼三维(ThreeDimensions,3D)显示屏,裸眼3D显示屏使得用户能够在裸眼的情况下观看到3D图像。裸眼3D显示技术主要包括视差光栅式显示技术和棱镜式显示技术,其中,视差式光栅显示技术为目前主流的裸眼3D显示技术。相关技术中,视差式光栅显示技术的实现过程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光栅结构(通常为狭缝光栅),该光栅结构包括平行排布的多个列状栅格;当左眼与右眼的连线平行于多个列状栅格的排布方向时,该光栅结构能够形成视差屏障,使得左眼的可视画面与右眼的可视画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通过左眼和右眼的视差作用实现显示面板的3D显示效果。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设置的光栅结构的形状是固定的,仅当用户的左眼与右眼的连线平行于多个列状栅格的排布方向时,才能在用户眼中呈现3D显示效果,因此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3D显示的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可以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和光栅单元;其中,所述光栅单元包括两个控制层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控制层之间的格挡结构,所述格挡结构与所述两个控制层围成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多个粒子,所述两个控制层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控制层和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控制层,所述粒子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层的折射率;所述两个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粒子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和光栅单元;其中,所述光栅单元包括两个控制层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控制层之间的格挡结构,所述格挡结构与所述两个控制层围成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多个粒子,所述两个控制层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控制层和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控制层,所述粒子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层的折射率;所述两个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粒子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粒子为带电粒子;所述带电粒子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面由阵列排布的多个凸曲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反射膜,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第二透明电极,所述反射膜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面由阵列排布的多个凸曲面构成,所述粒子为带电粒子;所述带电粒子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反射膜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曲面为半球面或半椭球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为黑色墨水粒子。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发光层和第四透明电极;所述第四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复用。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发光层、第四透明电极和绝缘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的至少一极加载电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所述挡墙结构为非透光结构。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文昌,李宗祥,林琳琳,邱鑫茂,刘祖文,王进,石常洪,吕耀朝,廖加敏,刘耀,陈曦,周敏,洪贵春,吴振钿,程浩,黄雅雯,庄子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