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4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其结构包括燃烧罐、入料口、固定环、连接线、隔热板、测温板、燃烧超压警报装置、压力表、顶板、侧板、燃气传送管、底脚、支板、底面平板、连接杆,连接线右端与隔热板左端相连接,在结构上设置了燃烧超压警报装置,燃烧罐内气流会从进气口进入,正常情况下,燃烧室内配有散热器进行热气流导出处理,当故障使压强异常时,中心杆会推动盖板向上移动,导通板上的动点被推至定点处,与定点接触,此时蓄电池通过导线经过定点给警报器通电,警报器警报,工作人员即可知道故障信息及时处理,当在燃烧室内的散热器故障导致燃烧室内压强异常时,通过盖板上的触点接触让警报器提醒进行故障排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
本技术是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属于航空航天领域。
技术介绍
燃烧室是燃料或推进剂在其中燃烧生成高温燃气的装置,它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重要部件,燃烧室的涡流器一般做成叶片式的,它使气流按要求方向流动,以利于点火和燃烧,并使燃烧得以延续,点火装置只在发动机起动时工作,一旦油气混合气点燃后,即停止工作,喷嘴用来将燃料(航空煤油)以极小的油珠喷入火焰筒,使燃料在吸热后能很快蒸发成为油气,与空气组成极易燃烧的可燃混合气,常用的喷嘴有离心喷嘴、蒸发喷嘴、气动喷嘴等,在一些小型发动机中,还采用高速旋转的甩油盘将燃油甩进燃烧室,火焰筒是油气混合气进行燃烧的地方,这里温度最高,一般采用耐高温的镍基合金板料或冷轧成型的带料焊接而成,也有采用锻件机械加工的,火焰筒一般采用气膜冷却方式降低筒壁温度。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266386.5的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包括外壳体、燃料入口、燃烧室和涡轮泵,所述燃烧室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上方,所述燃烧室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电子散热器,所述喷嘴的右侧设置有涡流器,所述燃料入口安装在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燃烧罐(1)、入料口(2)、固定环(3)、连接线(4)、隔热板(5)、测温板(6)、燃烧超压警报装置(7)、压力表(8)、顶板(9)、侧板(10)、燃气传送管(11)、底脚(12)、支板(13)、底面平板(14)、连接杆(15),所述燃烧罐(1)上嵌入安装有入料口(2),所述连接线(4)右端与隔热板(5)左端相连接,所述隔热板(5)正面与测温板(6)背面相贴合,所述压力表(8)外表面嵌入安装于燃烧罐(1)上,所述顶板(9)底端与侧板(10)顶端相焊接,所述侧板(10)背端贯穿于燃烧罐(1)上,所述支板(13)底面与底面平板(14)顶面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航天专用的航天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燃烧罐(1)、入料口(2)、固定环(3)、连接线(4)、隔热板(5)、测温板(6)、燃烧超压警报装置(7)、压力表(8)、顶板(9)、侧板(10)、燃气传送管(11)、底脚(12)、支板(13)、底面平板(14)、连接杆(15),所述燃烧罐(1)上嵌入安装有入料口(2),所述连接线(4)右端与隔热板(5)左端相连接,所述隔热板(5)正面与测温板(6)背面相贴合,所述压力表(8)外表面嵌入安装于燃烧罐(1)上,所述顶板(9)底端与侧板(10)顶端相焊接,所述侧板(10)背端贯穿于燃烧罐(1)上,所述支板(13)底面与底面平板(14)顶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杆(15)右端安装于底面平板(14)上,所述燃烧超压警报装置(7)包括壳体(701)、警报器(702)、导通板(703)、导线(704)、蓄电池(705)、充电板(706)、进气口(707)、限位板(708)、固定板(709)、中心杆(710)、拉伸弹簧(711)、盖板(712)、动点(713)、定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训伦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惠安泉创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