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71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其主动端箱体内设有双排齿链轮,双排齿链轮的两轴端分别通过卡簧固定有轴承形成一体链轮传动结构,并通过两侧的轴承架设于主动端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双排齿链轮的中心设有多边形通孔,传动轴对应穿置于多边形通孔中;从动端箱体内设有车制光轮,车制光轮包括外圆面带有两个凸缘的旋转光轮和位于中心的固定轴,旋转光轮通过两个带法兰边的轴承固定于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两端的截面分别为方形,从动端箱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栓,两个调节螺栓的内端分别穿过从动端箱体至固定轴的两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承载能力强,主轴拆卸方便,不易卡死,易于组装维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标自动化行业的小型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尤其涉及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
技术介绍
公知的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独立的链条张紧装置和链条支撑模块,为容纳各零部件布局,流线整体体积大,占空间;流线宽度较大时,主传动轴同心度不高、易卡死;主传动轴与轴承直接装配,更换主轴需拆卸箱体零件;轨道型材支撑部壁厚薄弱,难以承受重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尺寸小、承载能力强,而且主轴拆装方便、不易卡死、易于组装维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型材支架形成的两条平行的输送流线,两条输送流线的一端分别形成主动端,其相对的另一端分别形成从动端;两个主动端上分别设有主动端箱体,两个从动端上分别设有从动端箱体,其中一个主动端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端箱体内设有双排齿链轮,该双排齿链轮的两轴端分别通过卡簧固定有轴承形成一体链轮传动结构,该一体链轮传动结构通过两侧的轴承架设于所述主动端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双排齿链轮的中心设有多边形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轴,该传动轴的端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一致,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设于两个主动箱体的两个双排齿链轮的中心的多边形通孔内;所述从动端箱体内设有车制光轮,该车制光轮包括外圆面带有两个凸缘的旋转光轮和位于该旋转光轮中心的固定轴,所述旋转光轮通过两个带法兰边的轴承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的截面分别为方形,所述从动端箱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栓,两个调节螺栓的内端分别穿过所述从动端箱体至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上;所述主动轮箱体的双排齿链轮和从动端箱体的车制光轮上套设有传输用差速滚子链,在所述从动端箱体内,所述差速滚子链的中心大滚子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之间,以及两侧的小滚子分别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支架上形成有供差速滚子链穿设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下底面上设有一对平行的钢支,以分别支撑穿设其中的差速滚子链对应的两侧的小滚子;所述下腔体的下底面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一超高分子导向条,以分别支撑穿设其中的差速滚子链对应的两侧的小滚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型材支架的上侧面的外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二超高分子导向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排齿链轮的中心的多边形通孔为六边形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端箱体和从动端箱体分别为两个相互扣合的子箱体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箱体一端具有与型材支架的侧面槽口相配合的长条形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末端具有止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端箱体内位于所述双排齿链轮下方设有一端为圆弧过度面的链条导向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端箱体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串联的轴承形成的过渡轮,所述螺钉形成过度轮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的主动端通过一体传动链轮结构直接依附在箱体上,不仅传动稳定可靠,而且传动轴更换拆卸方便快捷;从动端通过设置光轮结构,不仅无需设置从动链轮、链条导向座和链条支撑模块,而且光轮的前后位置可以通过调节螺栓调整,从而实现链条张紧度的调节;型材轨道配合钢支、超高分子导向条同时使用,链条钢制滚子与钢支或超高分子导向条直接接触,有效减少了链滚子对型材轨道的摩擦磨损,同时,钢支的设置增加了轨道型材的负重能力;轨道型材自带挡边凸起,流线无需额外设置挡边,结构更简单。总之,该输送流线采用现有的标准件即可实现,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承载能力强,主轴拆卸方便,不易卡死,易于组装维修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体链轮传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从动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型材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型材支架;11——上腔体;12——下腔体;13——钢支;14——第一高分子导向条;15——第二超高分子导向条;2——主动端箱体;21——双排齿链轮;211——多边形通孔;22——轴承;23——卡簧;24——链条导向座;25——过渡轮;26——过度轮轴;3——从动端箱体;31——车制光轮;32——旋转光轮;33——固定轴;34——调节螺栓;4——驱动电机;41——传动轴;5——差速滚子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参阅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型材支架1形成的两条平行的输送流线,两条输送流线的一端分别形成主动端,其相对的另一端分别形成从动端;两个主动端上分别设有主动端箱体2,两个从动端上分别设有从动端箱体3,其中一个主动端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主动端箱体内设有双排齿链轮21,该双排齿链轮的两轴端分别通过卡簧23固定有轴承22形成一体链轮传动结构,该一体链轮传动结构通过两侧的轴承架设于所述主动端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双排齿链轮的中心设有多边形通孔21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轴41,该传动轴的端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一致,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设于两个主动箱体的两个双排齿链轮的中心的多边形通孔内;所述从动端箱体内设有车制光轮31,该车制光轮包括外圆面带有两个凸缘的旋转光轮32和位于该旋转光轮中心的固定轴33,所述旋转光轮通过两个带法兰边的轴承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的截面分别为方形,所述从动端箱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栓34,两个调节螺栓的内端分别穿过所述从动端箱体至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上;所述主动轮箱体的双排齿链轮和从动端箱体的车制光轮上套设有传输用差速滚子链5,在所述从动端箱体内,所述差速滚子链5的中心大滚子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之间,以及两侧的小滚子分别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上。其中,所述型材支架上形成有供差速滚子链5穿设的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上腔体的下底面上设有一对平行的钢支13,以分别支撑穿设其中的差速滚子链5对应的两侧的小滚子;所述下腔体的下底面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一超高分子导向条14,以分别支撑穿设其中的差速滚子链5对应的两侧的小滚子。一对所述型材支架的上侧面的外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二超高分子导向条15,用于载具在流输送流线上运动时作为挡边,防止载具在速度过高的情况下冲出流线。优选的,所述双排齿链轮的中心的多边形通孔为六边形通孔;所述主动端箱体和从动端箱体分别为两个相互扣合的子箱体组成;所述子箱体一端具有与型材支架的侧面槽口相配合的长条形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末端具有止位槽,止位槽用于约束型材支架伸入止位,定位凸起的凸起面开设有螺纹装配孔以在两个子箱体扣合型材支架后利用螺钉锁死;所述主动端箱体内位于所述双排齿链轮下方设有一端为圆弧过度面的链条导向座24;所述主动端箱体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串联的轴承形成的过渡轮25,所述螺钉形成过度轮轴26。该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型材支架(1)形成的两条平行的输送流线,两条输送流线的一端分别形成主动端,其相对的另一端分别形成从动端;两个主动端上分别设有主动端箱体(2),两个从动端上分别设有从动端箱体(3),其中一个主动端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箱体内设有双排齿链轮(21),该双排齿链轮的两轴端分别通过卡簧(23)固定有轴承(22)形成一体链轮传动结构,该一体链轮传动结构通过两侧的轴承架设于所述主动端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双排齿链轮的中心设有多边形通孔(21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轴(41),该传动轴的端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一致,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设于两个主动箱体的两个双排齿链轮的中心的多边形通孔内;所述从动端箱体内设有车制光轮(31),该车制光轮包括外圆面带有两个凸缘的旋转光轮(32)和位于该旋转光轮中心的固定轴(33),所述旋转光轮通过两个带法兰边的轴承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的截面分别为方形,所述从动端箱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栓(34),两个调节螺栓的内端分别穿过所述从动端箱体至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上;所述主动轮箱体的双排齿链轮和从动端箱体的车制光轮上套设有传输用差速滚子链(5),在所述从动端箱体内,所述差速滚子链(5)的中心大滚子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之间,以及两侧的小滚子分别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滚子链输送流线,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型材支架(1)形成的两条平行的输送流线,两条输送流线的一端分别形成主动端,其相对的另一端分别形成从动端;两个主动端上分别设有主动端箱体(2),两个从动端上分别设有从动端箱体(3),其中一个主动端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箱体内设有双排齿链轮(21),该双排齿链轮的两轴端分别通过卡簧(23)固定有轴承(22)形成一体链轮传动结构,该一体链轮传动结构通过两侧的轴承架设于所述主动端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双排齿链轮的中心设有多边形通孔(21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轴(41),该传动轴的端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一致,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设于两个主动箱体的两个双排齿链轮的中心的多边形通孔内;所述从动端箱体内设有车制光轮(31),该车制光轮包括外圆面带有两个凸缘的旋转光轮(32)和位于该旋转光轮中心的固定轴(33),所述旋转光轮通过两个带法兰边的轴承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的截面分别为方形,所述从动端箱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栓(34),两个调节螺栓的内端分别穿过所述从动端箱体至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上;所述主动轮箱体的双排齿链轮和从动端箱体的车制光轮上套设有传输用差速滚子链(5),在所述从动端箱体内,所述差速滚子链(5)的中心大滚子置于所述车制光轮的两个凸缘之间,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名星廖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