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张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57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张球囊导管,扩张球囊包括穿设于导管内部的导丝,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部,在远离操作部的导管的远端外侧中有一球囊,导管腔体和球囊内腔由设置在导管上的连通结构相连通,导丝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第一导丝的后端连接于操作部后端的插拔结构,第二导丝通过固定工艺固定于导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丝腔和注液腔可共用同一个导管腔体,大大减小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管直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扩张球囊导管可通过内窥镜的器械通道插入人体内需要扩张的狭窄管体或者腔体,实现可视化操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张球囊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扩张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扩张球囊导管,例如申请号为CN201520474689.1的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碎石术的封堵器,所述封堵器包括单向阀门开关、导管、手柄、封堵球囊、保护膜、金属导引导丝、小孔;所述的封堵球囊包裹在导管外表面,与导管形成一个封闭的囊腔,囊腔直径5-25mm;所述封堵球囊呈椭圆形或球形,长度为0.5-5cm;所述封堵球囊包裹的导管上设有小孔;所述导管远端端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导引导丝;所述金属导引导丝被保护膜所包裹;所述导管近端固定连接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条纹;所述单向阀门开关连接在导管近端端部;所述的单向阀门开关设有阀片;所述的单向阀门开关连接注射器或充气阀。该技术的用于碎石术的封堵器,所述封堵球囊包裹的导管上设有小孔,封堵球囊和导管内腔通过该小孔相互连通,液体可注入导管内腔继而进入封堵球囊来对球囊进行扩充,然而,该技术的封堵球囊在注水膨胀纵向伸长时,导管也变纵向拉伸形变,由于两者材质不一样,导管的形变会使得注水的球囊弯曲变形,这样会导致球囊肿胀时表面的撑开力不均匀,增加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治疗效果,且容易造成器械损伤。申请号为CN201510809012.3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尿管结石移动封堵装置,它由导管(1)、可扩张压缩气囊(2)和阀门(3)构成,导管(1)为具有弹性的中空长管状结构,由具有弹性的硅胶或乳胶材料制成,导管(1)的前端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位于可扩张压缩气囊(2)的气囊内;可扩张压缩气囊(2)设置在导管(1)的前端,其扩张状态为椭球体状;阀门(3)位于导管(1)的末端,其上设置有注射器接入口(4)。该装置的导管(1)的前段能够通过操作腔进入输尿管使气囊(2)相对固定于结石的上游输尿管腔内或者肾盂出口处,实现了阻断注水水流对肾脏的充盈扩张破坏作用,同时完全阻断了任何结石可能移位或者逃逸到肾盂的通路。该专利技术的导管(1)的前端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位于可扩张压缩气囊(2)的气囊内;可扩张压缩气囊(2)设置在导管(1)的前端,这样的折这使得引导导丝无法设置于压缩气囊前端,从而无法通过引导导丝起到安全引导和标志作用,从而容易引起输尿管损伤,降低手术成功率。申请号为CN201120001866.6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输尿管导管,包括:管体和气囊,其中:气囊位于管体外侧;管体的两端通透,且其壁上被气囊中的区域内设置有通孔;管体内设置有挡流板,挡流板将管体内的空间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分别为注水腔和导丝腔,其中注水腔与通孔相连通,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导丝腔两端通透。该技术通过挡流板将管体内的空间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分别为注水腔和导丝腔,由于挡流板是平行于输尿管导管的轴向而设,两个独立的腔各自需要的管径空间会增加导管的直径,从而使得导管的直径加粗,不利于导管自器械通道伸入人体,也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上述现有技术的扩张球囊导管受直径所限无法插入内窥镜的器械管道,也容易引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提高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并且在气囊在注水膨胀纵向伸长时,容易弯曲变形,从而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容易造成器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和穿设于导管内部的导丝,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部,在远离操作部的导管的远端外侧包覆有球囊,导管腔体和球囊内腔由设置在导管上的连通结构相连通,导丝包括在球囊内腔内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第一导丝的后端连接于操作部的插拔结构,第二导丝通过固定工艺固定于导管的另一端。优选地,导管在球囊中的管体区域相互分离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操作部,第二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于球囊,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断面相对构成一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作为连通结构将导管腔体和球囊内腔相连通,第二导丝插入第一管体内的插入深度大于在球囊4膨胀时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分离距离。进一步地,球囊中的导管的管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通孔作为连通结构连通导管腔体和球囊内腔,通孔14设置在第二导丝插入第一管体内的端部和第一管体与球囊的连接处之间。优选地,球囊前端与第二管体的相连接之处设有显影环,显影环中区域的导管的内部封闭。优选地,导管远离操作部的一侧设置尖端导管,第二导丝延伸至尖端导管内,第二导丝位于尖端导管中的端部与尖端导管顶端的距离为0.5mm-2mm。优选地,导管远离操作部的一侧设置尖端导管,第二导丝远离操作部延伸至尖端导管的外部,第二导丝的位于尖端导管外部的部分设置为球状体结构。优选地,操作部包括手持部,导管穿设于手持部内部,形成连通于球囊内腔的液体通道。进一步地,手持部的后端设有二通旋塞,二通旋塞的塞子上设置有旋塞通孔,当旋塞通孔与导管的管口同轴时,打开液体通道;当旋塞通孔与导管的管口垂直时,关闭液体通道。优选地,在球囊后端的导管外周面上设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操作部的后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可套接螺丝帽,螺丝帽作为插拔结构与第一导丝的后端相连接,可通过拆卸螺丝帽来拔出第一导丝。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扩张球囊导管,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第一导丝可通过导管后端的开口进行插拔,从而使得导丝腔和注液腔可共用同一个导管腔体,无需另外设置注液腔,或者无需在导丝表面另外设置保护膜对导丝进行保护,如此大大减小了本实施例的扩张球囊导管的直径,从而使得本技术的扩张球囊导管可通过内窥镜的器械通道插入人体内需要扩张的狭窄管体或者腔体,实现可视化操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于泌尿系统(输尿管),消化系统(胆管,胰管)呼吸系统(气道)人体腔道狭窄的扩张。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扩张球囊导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扩张球囊导管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扩张球囊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扩张球囊导管,包括穿设于导管1和导管1内部的导丝2,导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部3,在远离操作部3的导管1的远端外侧中有一球囊4,导管1的腔体和球囊4的内腔之间由设置在导管1上的连通结构相连通,其中,导丝2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丝21和第二导丝22,第一导丝21的后端通过插拔结构可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导管(1)和穿设于所述导管(1)内部的导丝(2),所述导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部(3),在远离所述操作部(3)的所述导管(1)的远端外侧包覆有球囊(4),所述导管(1)腔体和所述球囊(4)内腔由设置在导管(1)上的连通结构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2)包括在所述球囊(4)内腔内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丝(21)和第二导丝(22),所述第一导丝(2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操作部(3)的插拔结构,所述第二导丝(22)通过固定工艺固定于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导管(1)和穿设于所述导管(1)内部的导丝(2),所述导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部(3),在远离所述操作部(3)的所述导管(1)的远端外侧包覆有球囊(4),所述导管(1)腔体和所述球囊(4)内腔由设置在导管(1)上的连通结构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2)包括在所述球囊(4)内腔内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丝(21)和第二导丝(22),所述第一导丝(2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操作部(3)的插拔结构,所述第二导丝(22)通过固定工艺固定于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在所述球囊(4)中的管体区域相互分离为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所述第一管体(11)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部(3),所述第二管体(12)的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球囊(4),所述第一管体(11)和所述第二管体(12)之间的断面相对构成连通通道(13),所述连通通道(13)作为所述连通结构将所述导管(1)腔体和所述球囊(4)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导丝(22)插入所述第一管体(11)内的插入深度大于在所述球囊(4)膨胀时所述第一管体(11)和所述第二管体(12)之间的分离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4)中的所述第一管体(11)的管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4),所述通孔(14)作为所述连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管体(11)腔体和所述球囊(4)内腔,所述通孔(14)设置在所述第二导丝(22)插入所述第一管体(11)内的端部和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球囊(4)的连接处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4)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畅黄云腾郑忠伟钱维严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