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修复及修复工艺领域,是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因其强度高、可导热、体积相对较小等优点成为可摘局部义齿的主要选择,被广泛的应用于口腔牙列缺损修复领域。金属支架是金属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主体结构,由固位体、连接体、支托及金属假牙等组成,人工牙和塑料基托等结构附着在金属支架上,常用的金属材料为钴铬合金、钛金属,常用的成型工艺包括铸造成型和CAM成型(包括3D打印的增材成型和切削的减材成型)。随着CAM成型技术的成熟,其高度的精确性、成型支架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以及可节约成型材料等显著优点使其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成型。数字化支架为CAM成型提供“蓝图”,是整个成型工艺的关键之一,因此数字化支架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关乎金属支架能否符合临床标准,关乎修复的成功与否。得益于当前口腔修复工艺用CAD软件的发展,该
的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在通过三维扫描获得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上进行数字化支架的设计,该方式是行业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方式。在采用该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绘制支架设计线:在实体模型上根据医生要求和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理论知识绘制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线;三维扫描:将绘制有设计线的实体模型进行三维扫描,转化为含有设计线的数字化模型;三维设计:根据数字化模型上的设计线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各组成部分,得到三维数字化可摘局部义齿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绘制支架设计线:在实体模型上根据医生要求和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理论知识绘制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线;三维扫描:将绘制有设计线的实体模型进行三维扫描,转化为含有设计线的数字化模型;三维设计:根据数字化模型上的设计线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各组成部分,得到三维数字化可摘局部义齿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绘制支架设计线之前,进行实体模型与设计方案的可设计性评估;实体模型与设计方案的可设计性评估包括:评估实体模型是否可以用于目标修复体的制作,评估医生所要求的方案是否能够实现、是否存在需要调整部分;若在评估中存在需要与医生沟通的因素,则进行相关沟通以获得可实施的后续方案,若实体模型存在问题需重新取模且与医生沟通征得其同意后,应当待获得新实体模型后再次进行评估;评估完成后获得可进行后续设计的实体模型以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设计方案;在绘制支架设计线时,根据评估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设计方案结合理论知识,在实体模型上绘制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线。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组成部分包括大连接体、卡环、支托、小连接体以及基托;绘制支架设计线时,大连接体和小连接体采用第一种颜色铅笔绘制,卡环、支托采用第二种颜色铅笔绘制,基托采用第三种颜色铅笔绘制,第一种颜色、第二种颜色和第三种颜色三者均不相同;在三维扫描时,采用具有彩色纹理扫描功能的扫描仪进行扫描。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绘制支架设计线时,支架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或大小范围要求如下: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模型包括上颌实体模型和下颌实体模型;在三维扫描时,上颌实体模型扫描获得上颌数字化模型;下颌实体模型扫描获得下颌数字化模型;将上颌实体模型和下颌实体模型相咬合构成咬合关系模型,咬合关系模型扫描获得咬合关系数字化模型;将上颌数字化模型和下颌数字化模型分别与咬合关系模型上下颌对齐匹配,得到具有咬颌关系的三维数字化上下颌模型,作为后续设计的数字化模型。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组成部分包括,大连接体、卡环、支托、小连接体以及金属基托;绘制支架设计线时,分别绘制出大连接体、小连接体、卡环、支托以及金属基托的设计线;三维设计包括如下步骤:就位道、缓冲设计:利用设计软件设置可摘局部义齿的就位道,并根据所设置的就位道利用虚拟填补材料自动填补倒凹,然后根据数字化模型情况,对需缓冲的特殊解剖区域,使用虚拟填补材料进行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锋,张军,王森,刘睿诚,吴利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登特牙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