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一侧外壁铰接有箱门,箱门上设有观察窗,发酵箱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转轴,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发酵箱的顶短外壁延伸至发酵箱的内部,发酵箱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发酵筐,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多个发酵筐的底端内壁延伸至发酵筐的下方,发酵筐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架,本装置不仅使得红茶的内部和外部均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加快了红茶与酶的反应速度,加快红茶的发酵,发酵效率高,还能够使得液体水进行重复利用,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液体水,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灵活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
本技术涉及红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发酵是红茶加工的重要工序,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因此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发酵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又是保证红茶发酵质量的三要素,普通的发酵装置通常设置喷洒装置,通过喷洒装置喷洒液体水的方式来保证发酵室内具有一定的湿度,由于红茶在发酵过程中摊放有一定的厚度,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发酵箱内的湿度,其主要是对堆放表面的红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于堆放在底部的红茶往往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故而容易造成红茶发酵质量的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一侧外壁铰接有箱门,箱门上设有观察窗,发酵箱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转轴,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发酵箱的顶短外壁延伸至发酵箱的内部,发酵箱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发酵筐,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多个发酵筐的底端内壁延伸至发酵筐的下方,发酵筐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架,发酵筐通过支架固定在发酵箱的内侧壁上,发酵箱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加热块,发酵箱的底端设有水箱,水箱内嵌于发酵箱的内部,水箱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加热块,水箱的顶端开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气孔,水箱通过通气孔与发酵箱的内部相互连通,发酵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有垂直设置的循环管道,循环管道的顶端与发酵箱的内部相互连通,循环管道的顶端设有抽风机,循环管道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冷凝器,两个循环管道的底端分别与水箱的顶端两侧相互连通,水箱,远离箱门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发酵箱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发酵筐的底端中间位置开有垂直设置的限位槽,转轴穿过限位槽延伸至发酵筐的下方,且转轴转动连接在与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四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叶片,四个搅拌叶片阵列排布,且搅拌叶片位于发酵筐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发酵箱的顶端内壁上设有温湿感应器和氧气含量感应器,温湿感应器和氧气含量感应器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发酵箱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显示器,温湿感应器和氧气含量感应器均与显示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发酵筐的底端开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孔,且通孔内均设有过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转轴、搅拌叶片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将摊放较厚的红茶进行搅拌,不仅使得无论外部还是内部的红茶均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还加快了红茶与酶的反应速度,加快红茶的发酵,提高发酵效率;通过抽风机、循环管道、冷凝器、进水管、水箱、第二加热块和通气孔的设置,能够使得液体水进行重复利用,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液体水,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本装置不仅使得红茶的内部和外部均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加快了红茶与酶的反应速度,加快红茶的发酵,发酵效率高,还能够使得液体水进行重复利用,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液体水,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灵活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观察窗、2箱门、3发酵箱、4温湿感应器、5驱动电机、6转轴、7氧气含量传感器、8搅拌叶片、9抽风机、10显示器、11循环管道、12冷凝器、13第一加热块、14支架、15发酵筐、16进水管、17水箱、18第二加热块、19通气孔、20限位槽、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3,发酵箱3的一侧外壁铰接有箱门2,箱门2上设有观察窗1,发酵箱3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转轴6,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发酵箱3的顶短外壁延伸至发酵箱3的内部,发酵箱3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发酵筐15,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多个发酵筐15的底端内壁延伸至发酵筐15的下方,发酵筐15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架14,发酵筐15通过支架14固定在发酵箱3的内侧壁上,发酵箱3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加热块13,发酵箱3的底端设有水箱17,水箱17内嵌于发酵箱3的内部,水箱17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加热块18,水箱17的顶端开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气孔19,水箱17通过通气孔19与发酵箱3的内部相互连通,发酵箱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有垂直设置的循环管道11,循环管道11的顶端与发酵箱3的内部相互连通,循环管道11的顶端设有抽风机9,循环管道11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冷凝器12,两个循环管道11的底端分别与水箱17的顶端两侧相互连通,水箱,17远离箱门2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6,进水管16延伸至发酵箱3的外部,发酵筐15的底端中间位置开有垂直设置的限位槽20,转轴6穿过限位槽20延伸至发酵筐15的下方,且转轴6转动连接在与限位槽20内,转轴6的侧壁上固定有四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叶片8,四个搅拌叶片8阵列排布,且搅拌叶片8位于发酵筐15的内部,发酵箱3的顶端内壁上设有温湿感应器4和氧气含量感应器7,温湿感应器4和氧气含量感应器7分别位于转轴6的两侧,发酵箱3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显示器10,温湿感应器4和氧气含量感应器7均与显示器10电连接,发酵筐15的底端开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孔21,且通孔21内均设有过滤网。工作原理:当需要给红茶进行发酵时,打开箱门2将红茶放在发酵筐15内并将红茶铺平,关闭箱门2,通过进水管16向水箱17内通入适量的含有较多氧气的水,第二加热块18开始加热,由于氧气不溶于水,氧气和水在第二加热块18的作用下开始蒸发,通过通气孔19向发酵箱3内通入氧气和水蒸气,增加发酵箱3内的氧气含量和湿度,第一加热块13给箱体内加热,使得发酵筐15内的红茶进行发酵,发酵筐15上开设的通孔增加红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加快红茶的发酵速度同时使得红茶得到更多的氧气和水分,使得红茶能够稳定发酵,如果红茶较厚,红茶的内部难以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延缓发酵效率,同时使得发酵质量下降,启动驱动电机5,使得转轴6带动搅拌叶片8将红茶进行搅拌,红茶的内部被翻出并与氧气和水分充分接触,使得红茶发酵均匀,温湿感应器4和氧气含量传感器7将发酵箱3内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均反馈在显示器10上,工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器10上显示的数据对发酵箱3进行相应的调节,抽风机9将滞留在发酵箱3顶端的水蒸气抽进循环管道11中,通过冷凝器12将水蒸气液化并流进水箱17内,对液化水进行重新加热蒸发从而使得液化为循环利用重新为红茶提供所需的水分,观察窗1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发酵箱3内的发酵情况,整个装置使得红茶发酵稳定而又快速,发酵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3)的一侧外壁铰接有箱门(2),箱门(2)上设有观察窗(1),发酵箱(3)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转轴(6),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发酵箱(3)的顶短外壁延伸至发酵箱(3)的内部,发酵箱(3)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发酵筐(15),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多个发酵筐(15)的底端内壁延伸至发酵筐(15)的下方,发酵筐(15)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架(14),发酵筐(15)通过支架(14)固定在发酵箱(3)的内侧壁上,发酵箱(3)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加热块(13),发酵箱(3)的底端设有水箱(17),水箱(17)内嵌于发酵箱(3)的内部,水箱(17)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加热块(18),水箱(17)的顶端开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气孔(19),水箱(17)通过通气孔(19)与发酵箱(3)的内部相互连通,发酵箱(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有垂直设置的循环管道(11),循环管道(11)的顶端与发酵箱(3)的内部相互连通,循环管道(11)的顶端设有抽风机(9),循环管道(11)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冷凝器(12),两个循环管道(11)的底端分别与水箱(17)的顶端两侧相互连通,水箱,(17)远离箱门(2)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6),进水管(16)延伸至发酵箱(3)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茶稳定快速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3)的一侧外壁铰接有箱门(2),箱门(2)上设有观察窗(1),发酵箱(3)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转轴(6),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发酵箱(3)的顶短外壁延伸至发酵箱(3)的内部,发酵箱(3)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发酵筐(15),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多个发酵筐(15)的底端内壁延伸至发酵筐(15)的下方,发酵筐(15)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架(14),发酵筐(15)通过支架(14)固定在发酵箱(3)的内侧壁上,发酵箱(3)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加热块(13),发酵箱(3)的底端设有水箱(17),水箱(17)内嵌于发酵箱(3)的内部,水箱(17)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加热块(18),水箱(17)的顶端开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气孔(19),水箱(17)通过通气孔(19)与发酵箱(3)的内部相互连通,发酵箱(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有垂直设置的循环管道(11),循环管道(11)的顶端与发酵箱(3)的内部相互连通,循环管道(11)的顶端设有抽风机(9),循环管道(11)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昌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