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片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69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该应变片防护结构用于保护安装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的应变片,应变片防护结构包括密封罩(10)和固定部,密封罩包括主体(11)和位于主体的底部的凸缘(12),凸缘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13),凸缘的底面设置有柔性的密封圈,密封圈环绕中心通孔,凸缘的底面贴合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以使应变片位于中心通孔的区域内,所述固定部能够将所述密封罩固定在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密封圈被所述凸缘压紧在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上。本申请提供的应变片防护结构能够有效保护应变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变片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应变片是由敏感栅等构成的用于测量结构件应变的元件,使用时将其牢固地粘贴在结构件的测点上。应变片在粘贴完毕后,必须进行适当的防护,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和人物的侵害,目前常用防护方式以及装置对应变片的防护效果不理想,普遍存在着防护剂涂抹方式不合理造成应变片的防油污效果较差,以及对应变片受冲击时的防护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应变片无法受到有效的保护的问题,提供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该应变片防护结构用于保护安装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上的应变片,所述应变片防护结构包括密封罩和固定部,所述密封罩包括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部的凸缘,所述凸缘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所述凸缘的底面设置有柔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中心通孔,所述凸缘的底面贴合在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中心通孔的区域内,所述固定部能够将所述密封罩固定在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密封圈被所述凸缘压紧在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板和压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所述压板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上以使所述压板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部分和所述压板和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凸缘的间隙,所述凸缘被挤压在所述间隙中。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凸缘上设置有盲孔,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第一压板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第一压板通孔为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压板通孔并伸入到所述盲孔中。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压板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板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二压板通孔和所述安装板通孔以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安装板。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焊接于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凸缘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中心通孔设置。优选地,所述盲孔设置在所述凸缘的相对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密封罩和所述压板为铝合金件。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末端和所述被监测件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电气接头通孔,所述电气接头通孔上设置有电气防水接头,所述应变片的连接线通过所述电气防水接头引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罩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从而将应变片整体罩盖,能够有效防止施工现场的碎石、碎粒等其他物体的撞击,从而使得应变片能够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且凸缘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而由于凸缘被压紧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上的缘故,使得密封圈能够紧贴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从而有效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应变片防护结构安装在监测件的表面上以保护应变片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1的应变片防护结构的密封罩的正视图;图4是图1的应变片防护结构的密封罩的侧视图;图5是图1的应变片防护结构的密封罩的俯视图;图6是图1的应变片防护结构的密封罩的仰视图;图7是图1的应变片防护结构的压板的示意图;图8是图1的应变片防护结构的安装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密封罩11-主体12-凸缘13-中心通孔14-盲孔15-凹槽16-电气接头通孔20-压板21-第一压板通孔22-第二压板通孔31-第一紧固件32-第二紧固件40-安装板41-安装板通孔50-被监测件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该应变片防护结构用于保护安装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的应变片,所述应变片防护结构包括密封罩10和固定部,所述密封罩10包括主体11和位于所述主体11的底部的凸缘12,所述凸缘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13,所述凸缘12的底面设置有柔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凸缘12的底面贴合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中心通孔13的区域内,所述固定部能够将所述密封罩10固定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密封圈被所述凸缘12压紧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由于密封罩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上,从而将应变片整体罩盖,能够有效防止施工现场的碎石、碎粒等其他物体的撞击,从而使得应变片能够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且凸缘1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而由于凸缘被挤压在被监测件的表面上的缘故,密封圈能够紧贴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以使得密封罩10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板40和压板20,两个所述安装板40设置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压板20安装在两个安装板40上,图中示出的两个安装板40支撑压板20的相对的两端,从而使得压板20位于两个安装板40之间的部分和被监测件50的表面之间形成容纳凸缘12的间隙,凸缘12被挤压在间隙中,从而使得凸缘12能够挤压其底面上设置的密封圈。为了调节凸缘12挤压密封圈的程度,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紧固件31,所述凸缘12上设置有盲孔14,所述压板20上设置有第一压板通孔21,所述第一紧固件31为螺栓,所述第一压板通孔21为与所述第一紧固件31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31贯穿所述第一压板通孔21并伸入到所述盲孔14中。通过旋拧第一紧固件31从而能够调节第一紧固件挤压盲孔14的程度,从而调节凸缘12挤压密封圈的程度。参考图2所示的结构,凸缘1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压板20,两个安装板20分别支撑压板20的相对的两端,其中,安装板40上设置有安装板通孔41,安装板通孔41与压板20上的第二压板通孔22相对准,使得第二紧固件32能够同时贯穿第二压板通孔22和安装板通孔41从而将压板20安装在安装板40上。其中,压板20优选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板40上,具体地,第二紧固件32选用螺栓,第二压板通孔22为普通圆形孔,安装板通孔41为螺纹孔,通过这种结构,压板20被螺栓限定在安装板40上。此外,可以将安装板的厚度配置为大于凸缘的厚度,通过旋拧第二紧固件32可以调整第二紧固件挤压凸缘的程度。图3至图6为密封罩10的各个视角的视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凸缘12具有盲孔14的两侧较宽,而另外两侧较窄,具有盲孔14的两侧用于和压板20形成接触因而需要足够的宽度以适于安装压板20,另外两侧设计较窄使得防护结构的布局更为紧凑。图4示出了密封罩10的主体上的电气接头通孔16,应变片通过电气接头通孔16与外界的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电气接头通孔16上设置电气防水接头,能够防止液体通过电气接头通孔16渗入到密封罩10内部。图4和图6还示出了凸缘12的底面上设置的凹槽15,凹槽15用于容纳柔性的密封圈,在凸缘12被压紧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时,密封圈15被挤压在凹槽15和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从而有效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安装板40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比如安装板40可以选用碳钢,焊接的连接方式较为稳定,从而保证压板20的稳定安装。当然,为了避免影响应变片周围的应力分布,本申请提供的应变片的防护结构也可以将安装板40设置得较为远离密封罩10,从而防止安装板40的焊接可能对应变片的监测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应变片失效,在需要更换应变片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该应变片防护结构用于保护安装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防护结构包括密封罩(10)和固定部,所述密封罩(10)包括主体(11)和位于所述主体(11)的底部的凸缘(12),所述凸缘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13),所述凸缘(12)的底面设置有柔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凸缘(12)的底面贴合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中心通孔(13)的区域内,所述固定部能够将所述密封罩(10)固定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密封圈被所述凸缘(12)压紧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变片防护结构,该应变片防护结构用于保护安装在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防护结构包括密封罩(10)和固定部,所述密封罩(10)包括主体(11)和位于所述主体(11)的底部的凸缘(12),所述凸缘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13),所述凸缘(12)的底面设置有柔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凸缘(12)的底面贴合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中心通孔(13)的区域内,所述固定部能够将所述密封罩(10)固定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以使所述密封圈被所述凸缘(12)压紧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片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板(40)和压板(20),所述安装板(40)设置在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所述压板(20)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板(40)上以使所述压板(20)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40)之间的部分和所述被监测件(50)的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凸缘(12)的间隙,所述凸缘(12)被挤压在所述间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变片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紧固件(31),所述凸缘(12)上设置有盲孔(14),所述压板(20)上设置有第一压板通孔(21),所述第一紧固件(31)为螺栓,所述第一压板通孔(21)为与所述第一紧固件(3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田周佩泉易滔徐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