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7085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包括:第一安装架、支撑部、带料手臂以及旋转驱动设备,在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设备,旋转驱动设备输出部连接至带料手臂,带料手臂具有伸缩功能,第一带动手臂内设有伸缩驱动机构,在第一带动臂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部,带料手臂能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上,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通过带料手臂将物料向输送方向传送。支撑部为传送带或者冲床的工作台,还可是除传送带和冲床工作台外的支撑桌。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薄膜等物料因重量较轻而导致无法通过传送带的带动力使得薄膜在放料机与传送带之间传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
技术介绍
薄膜包括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塑料薄膜等,薄膜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目前生产薄膜的切割一般采用单冲压的方式,即由工作人员将需要冲压的薄膜放到冲床上,人工冲压后,取走冲压好的产品,再进行下一次冲压。冲压好的产品,需要工人手动取出冲压后的薄膜,并从冲床处拿走封装。这样的处理方式,工人在取出冲压后的薄膜时容易将手指纹印在薄膜上。薄膜一般较为轻便,稍有风吹便会飞得到处都是,更是给人工操作带来不小的麻烦,而且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一,在取走冲压后的产品时容易碰到薄膜而导致折痕,影响产品的美观,甚至影响产品的使用。大量的人工操作也会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自动将冲压后的产品传送到到出料口的带料系统来代替人工操作,可以避免工人将手指纹印在薄膜上,在工作中薄膜会产生折痕等问题,也避免了人工操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灯问题。如图1所示,薄膜冲压生产线包括放料机1、冲床2以及传送带3,放料机1向冲床2输料,冲床2靠近传送带3的输入端,放料机位于冲床远离传送带一侧,为了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将放料机卷积的料拉动至冲床,然后将料拉动至传送带上,虽然传送带有一定的传送力,但是由于薄膜的重力小,无法通过摩擦力将薄膜等物料拉动,而手动拉动则会出现容易产生折痕、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薄膜等物料因重量较轻而导致无法通过传送带的带动力使得薄膜在放料机与传送带之间传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包括:第一安装架、支撑部、带料手臂以及旋转驱动设备,在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设备,旋转驱动设备输出部连接至带料手臂,带料手臂具有伸缩功能,第一带动手臂内设有伸缩驱动机构,在第一带动臂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部,带料手臂能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上,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通过带料手臂将物料向输送方向传送。支撑部为传送带或者冲床的工作台,还可是除传送带和冲床工作台外的支撑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气缸驱动手臂上下运动松开和压紧薄膜和生产线,采用驱动电机驱动带料手臂在传送带上做往复运动,实现了自动将薄膜拉动到出料口的目的,避免了指纹印和折痕,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也解放了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带料手臂的两个气缸和压紧手臂的两个气缸的运动方向相反,在运送冲压后的薄膜到出料口的过程中,两个带料手臂错开压紧薄膜和传送带,可以避免传送过程中薄膜歪斜甚至脱离传送带,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传送效率。3、使用气缸驱动带料手臂的上下移动,使用空气作为介质,不会消耗污染空气,而且气体的流动速度快,操作起来也更准确可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薄膜冲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中带料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压紧手臂的A向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放料机1、薄膜10、冲床2、传送带3、第一安装架4、支撑部5、带料手臂6、旋转杆60、旋转驱动设备7、第二安装架8、压紧手臂9、执行部61、伸缩驱动机构62、自复位开关91、安装板92、触发板93、弹簧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2~图4所示:一种薄膜10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包括:第一安装架4、支撑部5、带料手臂6以及旋转驱动设备7,在第一安装架4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设备7,旋转驱动设备7输出部连接至带料手臂6,带料手臂6具有伸缩功能,第一带动手臂内设有伸缩驱动机构62,在第一带动臂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部5,带料手臂6能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5上,旋转驱动设备7用于通过带料手臂6将物料向输送方向传送。支撑部5为传送带3或者冲床2的工作台,还可是除传送带3和冲床2工作台外的支撑桌。为了避免因带动手臂进行一次带动后需要释放薄膜10而导致薄膜10自由移动后松动,继而避免因薄膜10松动后进行冲压而导致薄膜10出现冲压折痕而损坏,该薄膜10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还包括:第二安装架8以及压紧手臂9,在第一安装架4背离物料传送方向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架8,冲床2位于第一安装架4与第二安装架8之间,第二安装架8上安装有压紧手臂9,压紧手臂9具有伸缩功能,压紧手臂9用于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5上。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带料手臂6以及压紧手臂9,带料手臂6以及压紧手臂9均包括:执行部61以及伸缩驱动机构62,伸缩驱动机构62安装在第一安装架4或第二安装架8上,伸缩驱动机构62的输出部连接至用于与物料接触的执行部61。执行部61为圆柱体形。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的旋转驱动设备7,旋转驱动设备7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动杆与带动手臂的伸缩驱动部连接,转动杆与第一安装架4铰接。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伸缩驱动机构62,伸缩驱动机构62为气缸。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该薄膜10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带料手臂6和压紧手臂9的伸缩驱动机构62均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用于控制带料手臂6和压紧手臂9的运动。当然还可以手动驱动带动手臂和压紧手臂9的运作。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马达驱动器,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带料手臂6的气缸正极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端,带料手臂6的气缸负极端以及压紧手臂9的气缸负极端均接地,压紧手臂9的气缸正极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端,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端连接至电源。在第二安装架8上安装有自复位开关91,马达驱动器的控制端通过自复位开关91连接至控制器,马达驱动器与电机连接,压紧手臂9的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一L形安装板92,安装板92上安装有能滑动地安装有触发板93,自复位开关91的触发部朝向触发板93,触发板93连接至一弹簧94一端,弹簧94另一端固定至安装板92。当压紧手臂9的执行部61压紧薄膜10时,弹簧94仅支撑触发板93,触发板93到自复位开关91的触发部刚刚接触,此时触发板93对自复位开关91无压力,自复位开关91不会闭合,避免因控制器误发出启动信号,使得在压紧手臂9压紧薄膜10时带料手臂6旋转带动薄膜10而导致薄膜10牵拉过度损坏;当压紧手臂9的执行部61上升时,弹簧94的弹力较大,使得自复位开关91闭合,此时压紧手臂9到薄膜10有间隙,控制器可以通过马达驱动器控制带动手臂旋转,实现对薄膜10的拉动,与此同时,压紧手臂9可以继续上升到指定位置,弹簧94的作用就是可以使得在自复位开关91闭合后进一步运作。这样就防止了在压紧手臂9压紧薄膜10时出现拉动薄膜10的现象出现。为了避免因带料手臂6与压紧手臂9之间的距离过大而导致绷紧程度不够,所述带料手臂6和压紧手臂9之间的最大距离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支撑部、带料手臂以及旋转驱动设备,在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设备,旋转驱动设备输出部连接至带料手臂,带料手臂具有伸缩功能,第一带动手臂内设有伸缩驱动机构,在第一带动臂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部,带料手臂能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上,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通过带料手臂将物料向输送方向传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支撑部、带料手臂以及旋转驱动设备,在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设备,旋转驱动设备输出部连接至带料手臂,带料手臂具有伸缩功能,第一带动手臂内设有伸缩驱动机构,在第一带动臂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部,带料手臂能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上,旋转驱动设备用于通过带料手臂将物料向输送方向传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冲压生产线上的带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架以及压紧手臂,在第一安装架背离物料传送方向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架,冲床位于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第二安装架上安装有压紧手臂,压紧手臂具有伸缩功能,压紧手臂用于将物料压紧在支撑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冲压生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泽华刘俊中余润才
申请(专利权)人:允昌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