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四辊轧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辊轧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四辊轧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0810080014.3微尺度静定性四辊轧机,可实现轧机辊系在轧制间歇时空载荷和轧制时高载荷的交替运行状态下都能保持机构学等效静定条件,防止在外干扰力矩下有侧隙的轴承座运动副的两轧辊动态微尺度交叉行为,从而控制轴向力处于极小值,同时抵御来自万向接轴附加力矩的干扰,确保轴承座跟随轧辊弯曲变形引起的辊颈空间倾斜而自位摆动,使宽系列短圆柱滚动轴承每列滚子的径向载荷均匀分布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四辊轧机在重载高速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为板形板厚装置提供稳定发挥功能的平台以保证制品轧制精度的质量,但是该使用新型的缺点是没有办法改变所能轧制金属坯料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四辊轧机,可以改变所能轧制金属坯料的厚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四辊轧机,包括支架体、电机、输入同步带、转轴Ⅰ、同步带Ⅰ、同步带Ⅱ、同步带Ⅲ、辊子Ⅰ、转轴Ⅱ、辊子Ⅱ、带轮Ⅰ、固定轴、辊子Ⅲ、辊子Ⅳ、螺纹杆、滑动轴和带轮Ⅲ,所述支架体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四辊轧机,包括支架体(1)、电机(2)、输入同步带(3)、转轴Ⅰ(4)、同步带Ⅰ(5)、同步带Ⅱ(6)、同步带Ⅲ(7)、辊子Ⅰ(8)、转轴Ⅱ(9)、辊子Ⅱ(10)、带轮Ⅰ(11)、固定轴(12)、辊子Ⅲ(13)、辊子Ⅳ(14)、螺纹杆(15)、滑动轴(16)和带轮Ⅲ(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1)包括支架本体(1‑1)、框架(1‑2)、转孔Ⅰ(1‑3)、转孔Ⅱ(1‑4)、转孔Ⅲ(1‑5)、腰槽Ⅳ(1‑6)、固定滑杆(1‑7)、弹簧(1‑8)、滑动体(1‑9)和中间带轮(1‑10),滑动体(1‑9)包括滑杆(1‑9‑1)和铰接杆(1‑9‑2),滑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四辊轧机,包括支架体(1)、电机(2)、输入同步带(3)、转轴Ⅰ(4)、同步带Ⅰ(5)、同步带Ⅱ(6)、同步带Ⅲ(7)、辊子Ⅰ(8)、转轴Ⅱ(9)、辊子Ⅱ(10)、带轮Ⅰ(11)、固定轴(12)、辊子Ⅲ(13)、辊子Ⅳ(14)、螺纹杆(15)、滑动轴(16)和带轮Ⅲ(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1)包括支架本体(1-1)、框架(1-2)、转孔Ⅰ(1-3)、转孔Ⅱ(1-4)、转孔Ⅲ(1-5)、腰槽Ⅳ(1-6)、固定滑杆(1-7)、弹簧(1-8)、滑动体(1-9)和中间带轮(1-10),滑动体(1-9)包括滑杆(1-9-1)和铰接杆(1-9-2),滑杆(1-9-1)固定连接在铰接杆(1-9-2)的右端,支架本体(1-1)固定连接在框架(1-2)的下端,转孔Ⅰ(1-3)和转孔Ⅱ(1-4)均设置在框架(1-2)的左端,转孔Ⅰ(1-3)位于转孔Ⅱ(1-4)的上端,转孔Ⅲ(1-5)和腰槽Ⅳ(1-6)均设置在框架(1-2)的右端,转孔Ⅲ(1-5)位于腰槽Ⅳ(1-6)的下端,固定滑杆(1-7)固定连接在框架(1-2)的右端,弹簧(1-8)套接在滑杆(1-9-1)上,滑杆(1-9-1)滑动连接在固定滑杆(1-7)上,弹簧(1-8)位于铰接杆(1-9-2)和固定滑杆(1-7)之间,中间带轮(1-10)转动连接在铰接杆(1-9-2)上,转轴Ⅰ(4)转动连接在转孔Ⅰ(1-3)内,转轴Ⅱ(9)转动连接在转孔Ⅱ(1-4)内;所述固定轴(12)包括述固定轴本体(12-1)和连接板Ⅰ(12-2),连接板Ⅰ(12-2)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固定轴本体(12-1)的后端,固定轴本体(12-1)转动连接在转孔Ⅲ(1-5)内,带轮Ⅰ(11)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本体(12-1)的前端,辊子Ⅳ(14)固定连接在固定轴本体(12-1)上;所述螺纹杆(15)包括转盘(15-1)、螺纹杆本体(15-2)、限位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华,封培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花园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