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64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包括捏合机壳体,捏合机壳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捏合腔、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转移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第一捏合腔和转移腔,转移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第一捏合腔和第二捏合腔中分别设有一个捏合机构,转移腔中设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用于同步的开启或关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捏合腔顶部设有进料机构,第二捏合腔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搅拌充分均匀,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pecial kneading machine for preparing green ALUMINIUM-SILVER past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reen environment-friendly special kneading machine for preparing ALUMINIUM-SILVER paste, which comprises a kneading machine shell. The first kneading chamber, a transfer chamber and a second kneading chamber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top of the transf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the first opening connects the first kneading chamber and the transfer chamber, the bottom of the transf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pening, the second opening connects the transfer chamber and the second. The first kneading chamber and the second kneading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knead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f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to synchronously open or close the first opening and the second opening. The top of the first knea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knea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full and even stirring,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捏合机,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
技术介绍
在环保型铝银浆的生产中,需要将球型铝粉与混合溶剂置入球磨机制成片状颗粒,然后置入筛分机得到较小粒径的铝银浆,经沉淀后置入压滤机压滤,分离后得到固体滤饼,最后需要将固体滤饼加入溶剂和助剂后进行捏合。专利CN201220214357.6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铝银浆生产用捏合机,其包括:捏合釜和设于捏合釜内的水平转动轴,设于水平转动轴上的捏合叶片,轴承座,与水平转动轴传动配合的减速机,与减速机传动配合的电机,盖板,控制器。所述捏合釜的前端设有投料口,该投料口上设有盖板,该盖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捏合釜的顶部铰接。上述的捏合机仍然存在捏合过程中存在搅拌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且进料出料的方式较为繁琐,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操作简单,搅拌充分均匀,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包括捏合机壳体,捏合机壳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捏合腔、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转移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第一捏合腔和转移腔,转移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第一捏合腔和第二捏合腔中分别设有一个捏合机构,转移腔中设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用于同步的开启或关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捏合腔顶部设有进料机构,第二捏合腔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进一步的,捏合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捏合叶片、第二转轴和第二捏合叶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在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中所处的高度相同,第一捏合叶片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二捏合叶片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同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向外延伸至第一调节腔中,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外径,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捏合叶片和第二捏合叶片同时进行反向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电机均设置在第一调节腔中;第一捏合叶片和第二捏合叶片的下方设有分隔板,分隔板设置在第一捏合叶片和第二捏合叶片中间。进一步的,转移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定位板,定位板的内壁上向内凹陷的设有一圈导向槽,导向槽的截面形状位等腰梯形结构;开合机构包括上塞板和下塞板,上塞板的顶部设有上塞块,上塞块可过盈配合的插入第一开口中,下塞板的底部设有下塞块,下塞块可过盈配合的插入第二开口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同轴设置;上塞板和下塞板之间设有一圈第一挡环,第一挡环与第一开口同轴设置、且第一挡环通过多个第一支架固定在定位板上;第一挡环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通道,三个推杆分别可滑动的穿过三个第一通道,每个推杆位于第一挡环内部的一端上固定一个推块,推块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推块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塞板上,推块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推杆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塞板上;推杆位于第一挡环外部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其穿过定位板设置在第二调节腔中,第二调节腔中设有调距组件,调距组件包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螺套,螺套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螺套上设有内螺纹通道;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分别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二调节腔中,推杆通过螺纹配合的穿过螺套的内螺纹通道,螺套的外壁上设有齿条,齿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三齿轮相捏合,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调节腔中;第二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使螺套转动,从而实现推杆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推杆带动推块移动从而使上塞板和下塞板同时相向或反向移动,实现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同时开启或关闭。进一步的,第一挡环的内部通过第三支架同轴的固定第二挡环,第二挡环上与第一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中可移动的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一端固定在推块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挡环中且与限位块固定连接;第三连杆上套设弹簧,弹簧压设在推块与第二挡环之间。进一步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机构壳体,进料机构壳体通过第三开口与第一捏合腔相连通,进料机构壳体中设有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第一传动辊位于第二传动辊的正上方,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张紧固定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上设有多个挡料板,第一传动辊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第三电机控制挡料板随皮带进行转动;进料机构壳体的顶部设有挡料块,挡料块上设有进料开口,进料开口与传动皮带的一侧相对应,进料开口上设有进料斗;物料自进料斗进入进料机构壳体中,落入挡料板上,并随挡料板的移动落入第一捏合腔中。进一步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出料管通过第四开口与第二捏合腔相连通,出料管上设有翻板阀。进一步的,转移腔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将捏合机固定在地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物料自进料斗进入进料机构壳体中,落入挡料板上,并依次随不同挡料板的移动落入第一捏合腔中;(2)物料在第一捏合腔中捏合后,通过转移腔进入第二捏合腔中进行二次捏合;(3)需要转移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使螺套转动,从而实现推杆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推杆带动推块移动从而使上塞板和下塞板同时相向移动,实现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同时开启;当转移完成后,反向操作即可关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4)物料在第二捏合腔中捏合完成后,通过出料机构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进料机构的结构设置,减轻了进料压力,实现了均匀进料,能够有效防止卡料;(2)第一捏合腔和第二捏合腔进行两次捏合操作,保证了捏合的充分、均匀;(3)转移腔的结构设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提高了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竖直方向剖视图。图2为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水平方向剖视图。图3为转移腔竖直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3中B部分放大图。图6为图1中进料机构放大图。图7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捏合机壳体1、第一捏合腔2、转移腔3、第二捏合腔4、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捏合机构7、进料机构8、出料机构9、第一转轴10、第一捏合叶片11、第二转轴12、第二捏合叶片13、第一调节腔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电机17、分隔板18、定位板19、导向槽20、上塞板21、下塞板22、上塞块23、下塞块24、第一挡环25、第一支架26、推杆27、推块28、第一连杆29、第二连杆30、第二调节腔31、第一套环32、第二套环33、螺套34、内螺纹通道35、第二支架36、第二电机37、第三齿轮38、第二挡环39、第三连杆40、限位块41、弹簧42、进料机构壳体43、第三开口44、第一传动辊45、第二传动辊46、传动皮带47、挡料板48、挡料块49、进料开口50、进料斗51、出料管52、翻板阀53、固定支架54、第三支架55。如图所示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包括捏合机壳体1,捏合机壳体中自上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其特征为,包括捏合机壳体,捏合机壳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捏合腔、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转移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第一捏合腔和转移腔,转移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第一捏合腔和第二捏合腔中分别设有一个捏合机构,转移腔中设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用于同步的开启或关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捏合腔顶部设有进料机构,第二捏合腔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其特征为,包括捏合机壳体,捏合机壳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捏合腔、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转移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第一捏合腔和转移腔,转移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转移腔和第二捏合腔;第一捏合腔和第二捏合腔中分别设有一个捏合机构,转移腔中设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用于同步的开启或关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捏合腔顶部设有进料机构,第二捏合腔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其特征为,捏合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捏合叶片、第二转轴和第二捏合叶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在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中所处的高度相同,第一捏合叶片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二捏合叶片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同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捏合腔或第二捏合腔向外延伸至第一调节腔中,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外径,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捏合叶片和第二捏合叶片同时进行反向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电机均设置在第一调节腔中;第一捏合叶片和第二捏合叶片的下方设有分隔板,分隔板设置在第一捏合叶片和第二捏合叶片中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铝银浆制备专用捏合机,其特征为,转移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定位板,定位板的内壁上向内凹陷的设有一圈导向槽,导向槽的截面形状位等腰梯形结构;开合机构包括上塞板和下塞板,上塞板的顶部设有上塞块,上塞块可过盈配合的插入第一开口中,下塞板的底部设有下塞块,下塞块可过盈配合的插入第二开口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同轴设置;上塞板和下塞板之间设有一圈第一挡环,第一挡环与第一开口同轴设置、且第一挡环通过多个第一支架固定在定位板上;第一挡环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通道,三个推杆分别可滑动的穿过三个第一通道,每个推杆位于第一挡环内部的一端上固定一个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芬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美尔鑫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