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及圆柱电芯自动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51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及圆柱电芯自动分类装置,其中批量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通道、过渡通道及第二水平通道,还包括第一推送装置,能够将第一水平通道中的电芯移动到所述过渡通道中;第二推送装置,能够将过渡通道的出口处的电芯逐一推送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中;抬升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二水平通道中的一组电芯同步抬升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的端面板上方。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抬升装置可以有效的将一组电芯整体抬升到第二水平通道外,使电芯不再受到第二水平通道侧面结构的限制,同时各电芯之间没有干扰,从而为各种自动化设备使用创造了条件,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一次性进行多个电芯的批量移动,有利于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及圆柱电芯自动分类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芯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及圆柱电芯自动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圆柱电芯分档过程中,分档后的各档圆柱电芯位于一收料盒中,当需要将它们从收料盒取出再进行后续加工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圆柱电芯的位置确定方式且由于收料盒结构的限制及各电芯堆叠放置彼此之间存在干涉,因此无法通过自动化设备,如各种机械手将它们从收料盒中取出,通常还是需要由人工将圆柱电芯从收料盒中取出,人工取料,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对于一些较大的电芯,一次往往只能拿一个,进一步影响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及圆柱电芯自动分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通道、过渡通道及第二水平通道,还包括第一推送装置,能够将第一水平通道中的电芯移动到所述过渡通道中;第二推送装置,能够将过渡通道的出口处的电芯逐一推送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中;抬升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二水平通道中的一组电芯同步抬升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的端面板上方。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第一水平通道和过渡通道的连接区域为圆角或倒角。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过渡通道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楔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第二推送装置的第二推块的前端面为与电芯表面曲率相同的弧形面。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承载块及驱动所述承载块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的顶升气缸。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承载块上具有多个紧邻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的底面为与电芯表面曲率相同的弧形面。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过渡通道的下方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具有可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的顶块。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顶块包括常态下遮挡所述第二水平通道入口的遮挡件。优选的,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中,所述过渡通道处设置有两个具有高度差的电芯传感器,当高位的电芯传感器感应到电芯时,第一推送装置停止推送;当低位的电芯传感器感应到电芯时,缓冲装置的顶块的顶点下移至不高于所述第二水平通道的底板;当低位的电芯传感器感应不到电芯时,第二推送装置停止推送。圆柱电芯自动分类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抬升装置可以有效的将一组电芯整体抬升到第二水平通道外,使电芯不再受到第二水平通道侧面结构的限制,同时各电芯之间没有干扰,从而为各种自动化设备使用创造了条件,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一次性进行多个电芯的批量移动,有利于提高效率。本方案的下料线,通过特殊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的匹配移载装置的各种移载情况,同时,通过精巧的缓冲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电芯坠落行程,从而避免大坠落行程易造成对电芯的冲击问题,同时遮挡件可以有效避免电芯因冲击力直接进入到第二水平通道中而出现倾斜的情况,保证了下料的顺畅性。缓冲装置的顶块具有遮挡件,能够有效的防止电芯在冲击惯性下直接进入到第二水平通道中出现倾斜的情况,从而避免由此造成电芯卡止的问题。本方案的推块、承载块的弧形面的结构能够有效的与电芯的表面契合,避免推送过程中对电芯的表面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揭示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5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3所示,其包括入料口51、第一水平通道52、过渡通道53及第二水平通道54、第一推送装置55、缓冲装置56、第二推送装置57及抬升装置58。其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入料口51可供两个电芯同时进入到所述第一水平通道中52,其一端与过渡件48上的两个过渡槽481配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52的侧边开口配接,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水平通道52、过渡通道53及第二水平通道54依次连接,且它们呈“匚”字形或“Z”字形分布,它们的宽度相同且与电芯的宽度一致。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水平通道52远离所述过渡通道53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所述第一推送装置55,所述第一推送装置55包括可沿第一方向X往复移动的第一推块551,所述第一推块551连接驱动其沿其移动的推送气缸552,所述第一推块551可以伸入到所述第一水平通道内,且其伸出的最大行程满足所述第一推块551的前端面到过渡通道的距离小于电芯的直径,所述第一水平通道52的与所述过渡通道53衔接的区域523为圆角或倒角。在一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过渡通道53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通道52的内壁531为竖直平面,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过渡通道53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通道52的内壁531为斜面,从而所述过渡通道53呈现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的小的楔形构造,因此当电芯落入到所述过渡通道53的底部时,能够被有效的限位而不会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如附图2所示,所述过渡通道53的侧面板532处设置有两个具有高度差的电芯传感器59,所述电芯传感器59用于确定所述过渡通道53在相应高度处是否有电芯,高位的所述电芯传感器59的位置满足当其感应到电芯时,其上方的空间还够放置至少一个电芯,并且,当高位的电芯传感器59感应到电芯时,表明所述过渡通道53中装满电芯,此时,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所述第一推送装置55停止推送电芯;而当低位的电芯传感器59感应不到电芯时,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推送装置57停止推送,并且,位于低位的电芯传感器59的下方空间可堆叠两个电芯,从而在后续的电芯落入到过渡通道时,能够减少电芯的下落行程,有利于减小冲击力。如附图2所示,所述过渡通道53的出口端的下方还设置有所述缓冲装置56,所述缓冲装置56包括顶块561及可驱动所述顶块561沿第三方向Z移动的动力装置562,如气缸或油缸或液压缸或其他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顶块561的顶面是平面或内凹的弧面,其可移动到所述过渡通道52中,也可以移动到所述过渡通道52的出口端的下方,当移动到低位时,所述顶块561的顶面与所述过渡通道53的出口端的距离不小于一个电芯的直径,优选,其顶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的底板541的顶面平齐或略高,但是不高于下述第二推块的底面。并且,所述顶块561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通道(52)、过渡通道(53)及第二水平通道(54),还包括第一推送装置(55),能够将第一水平通道(52)中的电芯移动到所述过渡通道(53)中;第二推送装置(57),能够将过渡通道(53)的出口处的电芯逐一推送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中;抬升装置(58),能够将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中的一组电芯同步抬升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的端面板(543)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通道(52)、过渡通道(53)及第二水平通道(54),还包括第一推送装置(55),能够将第一水平通道(52)中的电芯移动到所述过渡通道(53)中;第二推送装置(57),能够将过渡通道(53)的出口处的电芯逐一推送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中;抬升装置(58),能够将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中的一组电芯同步抬升到所述第二水平通道(54)的端面板(543)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通道(52)和过渡通道(53)的连接区域为圆角或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道(53)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楔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送装置(57)的第二推块(571)的前端面为与电芯表面曲率相同的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装置(58)包括承载块(581)及驱动所述承载块(581)沿第三方向(Z)往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明朱涛齐利冲刘磊李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