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957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11:27
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10)具备:本体(11),组装于负压导入口(3);第一通路(111c)、收容部(112a)及第二通路(112b);阀座(12),形成于第一通路(111c);阀体(13),收容于收容部(112a)内;以及弹簧(15),朝向阀座(12)对阀体(13)施力。而且,止回阀(10)具备振动吸收部(16),所述振动吸收部(16)在阀体(13)落座于阀座(12)的落座状态时,由阀体(13)的一部分与阀体(13)的其他部分相比更多地吸收施加到阀体(13)的振动。

Check Valve for Negative Pressure Booster

Check valves (10) for negative pressure booster are provided with: body (11), assembled at negative pressure guide inlet (3); first passage (111c), reception section (112a) and second passage (112b); seat (12), formed in the first passage (111c); valve body (13), accommodated in reception section (112a); and spring (15), applied force to valve body (13) toward seat (12). Moreover, the check valve (10) has a vibration absorption part (16), which absorbs more vibration applied to the valve body (13)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valve body (13) when the valve body (13) is in the seat state of the valve seat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在负压式助力装置与负压源之间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已知以下专利文献1以及以下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带止回阀的负压增压器。在这些以往的负压增压器中组装的止回阀在外壳主体内具有负压出口孔(负压出口端口)与形成于负压出口孔(负压出口端口)的阀座,收容有与该阀座联动的阀体以及用于使阀体落座于阀座的阀弹簧。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止回阀中,为了抑制由负压源的间歇性吸气作用产生的阀弹簧以及阀体的振动,通过使阀弹簧的线圈节距不同来抑制阀弹簧以及阀体的共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559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022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设置在负压源与负压式助力装置之间的止回阀在阀体未完全从阀座离座的状态下或者落座状态下,存在因负压源的间歇性的吸气作用(负压脉动)而导致阀体整体振动,阀体相对于阀座反复落座与离座的情况。这样,在阀体整体振动,阀体整体相对于阀座反复落座与离座的状态下,有可能由于阀体与阀座抵接而产生异常噪声(抵接声音)。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其抑制因负压脉动引起的止回阀的振动以及异常噪声(抵接声音)的产生。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第一项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的专利技术中,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设置在具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导入口的负压式助力装置与负压源之间,允许从负压导入口朝向负压源的空气的连通,并且切断从负压源朝向负压导入口的空气的连通,其构成为具备:本体,被设置成与负压导入口连接;通路,形成于本体,使负压导入口与负压源连通;阀座,形成于通路;阀体,收容于通路内,相对于阀座落座或者离座,并构成为包括在通路的轴线方向上朝向通路内延伸的圆筒状的基部、沿基部的径方向延伸的圆盘部以及从圆盘部的外周端部朝向阀座突出的环状的突部;施力部件,收容于通路内,并朝向阀座对阀体施力以使突部接触阀座;以及振动吸收部,在阀体落座于阀座的落座状态时,更多地吸收施加到阀体的振动。专利技术的效果由此,在阀体落座于阀座的落座状态时,在通路内产生负压脉动导致阀体振动的情况下,振动吸收部能够更多地吸收因负压脉动引起的振动。由此,能够抑制阀体整体振动。因此,即使在由于负压脉动导致阀体振动时阀体相对于阀座反复落座与离座的状态下,也抑制了阀体整体的振动,因此能够减小阀体抵接于阀座而产生的异常噪声(抵接声音)。附图说明图1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的各实施方式,是组装有止回阀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的概略整体图。图2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的第一实施方式,是概略性地示出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a是用于说明构成图2的止回阀的槽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3b是用于说明图3a的3b-3b剖面处的槽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具备振动吸收部的止回阀中的抵接声音的抑制效果的图。图5a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是用于说明构成图2的止回阀的槽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5b是用于说明图5a的5b-5b剖面处的槽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图。图6a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是用于说明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6b是用于说明图6a的槽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图。图7a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是用于说明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7b是用于说明图7a槽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图。图8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是用于说明构成止回阀的槽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9a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的第二实施方式,是概略性地示出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9b是用于说明构成图9a的止回阀的薄壁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10a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是概略性地示出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0b是用于说明构成图10a的止回阀的延伸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11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的第三实施方式,是概略性地示出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2a是用于说明构成图11的止回阀的阀体的形状的图。图12b是用于说明阀体侧平面的剖面图。图13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是用于说明阀座侧平面的剖面图。图14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的第四实施方式,是概略性地示出止回阀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5a是用于说明图14的索环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5b是用于说明形成于图15a的周面的槽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16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是用于说明形成于周面的槽部(振动吸收部)的形成部分的图。图17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是用于说明凸缘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对彼此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在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用于说明的各附图为示意图,各部的形状存在不严谨的情况。〈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10(以下,简称为“止回阀10”)是配置在连接负压源1与负压式助力装置2的负压导入口3的流路上的阀机构。止回阀10构成为允许从负压式助力装置2侧向负压源1侧的空气的连通,并切断从负压源1侧向负压式助力装置2侧的空气的连通。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的一侧连接到与负压源1连接的连接管T,并且另一侧与负压式助力装置2的负压导入口3连接。负压源1例如是发动机的歧管等,产生负压。负压式助力装置2具备中空筒状的壳体4。壳体4的内部被隔壁5划分成负压室6与变压室7。在负压室6设置有负压导入口3。如图2所示,负压导入口3形成于形成负压室6的壳体4的壁面,连通负压室6的内部与外部。返回图1,在隔壁5上连接有助力活塞8。在助力活塞8上借助省略图示的控制阀连接有输入杆9的一端侧。在输入杆9的另一端侧连接有制动踏板P。在负压式助力装置2中,在制动踏板P未被踩踏操作的情况下,输入杆9与制动踏板P一起后退。而且,控制阀(省略图示)进行控制使变压室7与负压室6同压,从而使助力活塞8也返回后退位置。另一方面,在制动踏板P被踩踏操作的情况下,输入杆9与制动踏板P一起前进。然后,通过控制阀(省略图示)的切换动作,大气压被导入到变压室7,通过变压室7与负压室6之间的压力差(负压差),对助力活塞8向前进的方向施力。当大气压被导入到变压室7而助力活塞8前进时,被导入到变压室7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负压室6,流入的空气经由止回阀10以及连接管T流向负压源1。即,止回阀10开阀,允许从负压室6向连接管T的空气的连通,因此负压室6内的空气流向负压源1。由此,负压室6内的空气被负压源1吸气,负压室6内的压力被设置成与负压源1同等的压力(负压)。另外,例如当负压源1的压力伴随发动机的停止而变得比负压室6的压力高时,止回阀10闭阀,切断从连接管T向负压室6的空气的连通,因此负压室6的压力(负压)被维持。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借助索环G相对于形成于壳体4的负压导入口3气密地组装。止回阀10具备本体11、阀座12、阀体13、保持架14以及弹簧15。本体11包括第一本体部111与第二本体部112。第一本体部111形成为筒状,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设置在具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导入口的负压式助力装置与所述负压源之间,允许从所述负压导入口朝向所述负压源的空气的连通,并且切断从所述负压源朝向所述负压导入口的空气的连通,其构成为具备:本体,被设置成与所述负压导入口连接;通路,形成于所述本体,使所述负压导入口与所述负压源连通;阀座,形成于所述通路;阀体,收容于所述通路内,相对于所述阀座落座或者离座,并构成为包括在所述通路的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通路内延伸的圆筒状的基部、沿所述基部的径方向延伸的圆盘部以及从所述圆盘部的外周端部朝向所述阀座突出的环状的突部;施力部件,收容于所述通路内,并朝向所述阀座对所述阀体施力以使所述突部接触所述阀座;以及振动吸收部,在所述阀体落座于所述阀座的落座状态时,更多地吸收施加到所述阀体的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25 JP 2016-145795;2016.10.31 JP 2016-213871.一种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设置在具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导入口的负压式助力装置与所述负压源之间,允许从所述负压导入口朝向所述负压源的空气的连通,并且切断从所述负压源朝向所述负压导入口的空气的连通,其构成为具备:本体,被设置成与所述负压导入口连接;通路,形成于所述本体,使所述负压导入口与所述负压源连通;阀座,形成于所述通路;阀体,收容于所述通路内,相对于所述阀座落座或者离座,并构成为包括在所述通路的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通路内延伸的圆筒状的基部、沿所述基部的径方向延伸的圆盘部以及从所述圆盘部的外周端部朝向所述阀座突出的环状的突部;施力部件,收容于所述通路内,并朝向所述阀座对所述阀体施力以使所述突部接触所述阀座;以及振动吸收部,在所述阀体落座于所述阀座的落座状态时,更多地吸收施加到所述阀体的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其中,所述振动吸收部在所述阀体落座于所述阀座的落座状态时,通过所述阀体的一部分与所述阀体的其他部分相比更多地吸收施加到所述阀体的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其中,所述阀体中,至少所述圆盘部以及所述突部由弹性材料形成,所述振动吸收部形成于所述阀体的所述圆盘部的一部分,并构成为所述圆盘部的一部分的刚性比所述阀体的所述圆盘部的其他部分的刚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其中,所述圆盘部的一部分包括槽部,所述槽部以在所述圆盘部的周方向以及所述圆盘部的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朝向所述施力部件或者所述阀座开口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圆盘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助力装置用止回阀,其中,所述圆盘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健太荒川匡希铃木公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