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单向堵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68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单向堵水阀,包括阀芯及单向腔体,单向腔体用于设置在燃气通道内,单向腔体内设有容纳腔,单向腔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及导孔,单向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出气口、导孔均与容纳腔连通,阀芯包括相连接的导向部及堵塞部,导向部与导孔间隙配合,堵塞部设于容纳腔内,堵塞部与容纳腔间隙配合,堵塞部与进气口相对设置,堵塞部的外径大于进气口的最小内径、导孔的最小内径。上述燃气单向堵水阀,若燃气通道内有水回流,则水由出气口进入容纳腔内,并带动堵塞部向进气口移动,堵塞部会堵住进气口,使水无法从进气口流出,则可防止水沿燃气通道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单向堵水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单向堵水阀。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燃气深入每家每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管道输气作为新时代主要供气方式,保障管道供气畅通,家用燃气表计量精准有着重要意义。日常中,由于用户户内施工不当(例如:热水器安装人员的疏忽,将燃气管道错误连接到热水器热水出口)等因素,易导致管道中存在大量液态水,液态水回流,经燃气表后流至楼栋旁立管,大量的液态水占据管内体积,形成水堵,造成气压降低,燃气输送量减少,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且很难维修,并会造成输气设备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防止液态水回流的燃气单向堵水阀。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气单向堵水阀,包括阀芯及单向腔体,所述单向腔体用于设置在燃气通道内,所述单向腔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单向腔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及导孔,所述单向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所述导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芯包括相连接的导向部及堵塞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孔间隙配合,所述堵塞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堵塞部与所述容纳腔间隙配合,所述堵塞部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所述堵塞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小内径、所述导孔的最小内径。上述燃气单向堵水阀,可装入燃气通道内,导向部由导孔导向,堵塞部与进气口相对设置,堵塞部的外径大于进气口的最小内径、导孔的最小内径,则堵塞部可在导孔与进气口之间移动,燃气由进气口进入,并推动堵塞部,使燃气通过堵塞部与进气口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纳腔,接着燃气经过容纳腔与堵塞部之间的间隙,并由出气口排出,而若燃气通道内有水回流,水的流向与燃气的移动方向相反,则水由出气口进入容纳腔内,并带动堵塞部向进气口移动,由于堵塞部的外径大于进气口的最小内径,堵塞部会堵住进气口,使水无法从进气口流出,则可防止水沿燃气通道回流,导致水流入其他设备,影响燃气系统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堵塞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大外径。进一步地,上述燃气单向堵水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堵塞部外,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大内径。进一步地,上述燃气单向堵水阀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部外。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为多个,所述出气口围绕所述导孔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位于所述导孔的轴心上。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腔体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燃气通道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腔体包括阀体及阀盖,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阀盖匹配的安装口,所述导孔及所述出气口均设于所述阀盖上,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阀盖包括盖体部及与所述安装口匹配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的外壁设有弧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堵塞部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围绕所述导向部设置,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导向部间隔设置,所述装配部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匹配的缺口。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端面与所述堵塞部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导向部的方向逐渐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燃气单向堵水阀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盖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盖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阀芯,110、导向部,120、堵塞部,121、凸起部,200、单向腔体,201、容纳腔,202、出气口,203、导孔,204、进气口,210、阀体,220、阀盖,221、盖体部,222、装配部,300、第一密封圈,400、弹性件,500、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具体实施例中,燃气单向堵水阀主要用于燃气通道内,防止在输送燃气的过程中发生液态水回流,但上述燃气单向堵水阀也可用于防止其他气体或液体回流,例如污水排放中用于防止污水回流等。本具体实施例中,“燃气通道”具体为输送燃气的管路,包括用于连通热水器与燃气表的管件、燃气表及用于连通燃气表与楼栋旁立管的管件。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气单向堵水阀,包括阀芯100及单向腔体200,单向腔体200用于设置在燃气通道内,单向腔体200内设有容纳腔201,单向腔体200的一端设有出气口202及导孔203,单向腔体200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204,进气口204、出气口202、导孔203均与容纳腔201连通,阀芯100包括相连接的导向部110及堵塞部120,导向部110与导孔203间隙配合,堵塞部120设于容纳腔201内,堵塞部120与容纳腔201间隙配合,堵塞部120与进气口204相对设置,堵塞部120的外径大于进气口204的最小内径、导孔203的最小内径。上述燃气单向堵水阀,可装入燃气通道内,导向部110由导孔203导向,堵塞部120与进气口204相对设置,堵塞部120的外径大于进气口204的最小内径、导孔203的最小内径,则堵塞部120可在导孔203与进气口204之间移动,燃气由进气口204进入,并推动堵塞部120,使燃气通过堵塞部120与进气口204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纳腔201,接着燃气经过容纳腔201与堵塞部120之间的间隙,并由出气口202排出,而若燃气通道内有水回流,水的流向与燃气的移动方向相反,则水由出气口202进入容纳腔201内,并带动堵塞部120向进气口204移动,由于堵塞部120的外径大于进气口204的最小内径,堵塞部120会堵住进气口204,使水无法从进气口204流出,则可防止水沿燃气通道回流,导致水流入其他设备,影响燃气系统的正常运转。可选地,单向腔体200可设于燃气表的出气口202处,且单向腔体200上进气口204至出气口202的方向与燃气的流动方向相同。由于燃气表的出气口202一般为竖向设置,则容纳腔201内的阀芯100的布置方向也沿竖向设置,当燃气通道内没有燃气通过时,阀芯100可在自重的影响下自动落下,此时阀芯100的堵塞部120可自动堵住进气口204,可更好的防止水由进气口204排出。具体地,当堵塞部120抵在导孔203的边缘处时,堵塞部120未堵住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单向堵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及单向腔体,所述单向腔体用于设置在燃气通道内,所述单向腔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单向腔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及导孔,所述单向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所述导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芯包括相连接的导向部及堵塞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孔间隙配合,所述堵塞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堵塞部与所述容纳腔间隙配合,所述堵塞部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所述堵塞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小内径、所述导孔的最小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单向堵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及单向腔体,所述单向腔体用于设置在燃气通道内,所述单向腔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单向腔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及导孔,所述单向腔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所述导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芯包括相连接的导向部及堵塞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孔间隙配合,所述堵塞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堵塞部与所述容纳腔间隙配合,所述堵塞部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所述堵塞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小内径、所述导孔的最小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单向堵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堵塞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大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单向堵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堵塞部外,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气口的最大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单向堵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部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单向堵水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四勤郭予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广煤燃气有限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