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75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台板、第二台板、驱动机构以及若干离心单元,所述的第一台板架设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离心单元包括离心筒、转动轴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的若干离心单元呈同心围绕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步处理多组对比样本的浆液,并对浆液进行同步的超声震碎以及离心操作,操作方便,使得多组对比样本在同一环境上进行操作,保证了获得样品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浆液制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药物成分对肝脏组织的毒性研究一直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乙酰氨基酚(APA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由于大剂量可导致肝毒性,目前在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APAP成为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对乙酰氨基酚在临床上对肝损伤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在基础医学研究中,需要对乙酰氨基酚在同剂量以及与不同药物结合使用对肝细胞的损伤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应用给患者带来肝细胞损伤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化学肝损伤的检测一般采用成熟雄性小鼠进行灌胃药物,取其肝组织制备成肝匀浆液用于各个指标的检测从而判断肝损伤的程度,常规操作需要对肝匀浆液进行多次不同速率的离心,获得上清液以及沉淀用于样品的检测,由于传统对比实验试剂单独操作,超声作用时间、离心时间、离心速率以及环境因素无法完全一致,对样本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台板、第二台板、驱动机构以及若干离心单元,所述的第一台板架设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离心单元包括离心筒、转动轴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的若干离心单元呈同心围绕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与离心筒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齿轮的轴孔套设固定在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以及齿盘,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齿盘的轴孔套设并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的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固定,所述的齿盘与若干离心单元的驱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的离心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第二台板通过支撑架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柱、调节柱以及固定螺杆,所述的支撑柱固定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调节柱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柱的腔体内,所述的调节柱的另一端与第二台板固定,所述的螺杆穿设在调节柱的滑槽内,所述的支撑柱的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若干配合的螺孔,所述的第二台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离心筒开口配合的密封盖,由第二台板上端面向密封盖贯穿设置有用于配合设置超声震碎仪的超声作用杆的安装槽,使得超声作用杆由安装槽伸入离心筒的内腔,所述的密封盖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台板的下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柱下端面与支撑柱的腔体底面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盖套设有与离心筒的开口配合的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台板的底部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离心筒采用透明材质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步处理多组对比样本的浆液,并对浆液进行同步的超声震碎以及离心操作,操作方便,使得多组对比样本在同一环境(离心速率、时间、环境温湿度等)上进行操作,保证了获得样品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浆液制备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机构与离心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台板2、第二台板3、驱动机构4以及若干离心单元5,所述的第一台板2架设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的离心单元5包括离心筒51、转动轴52以及驱动齿轮53,所述的若干离心单元5呈同心围绕设置在第一台板2上,所述的转动轴52转动设置在第一台板2上,所述的转动轴52的一端与离心筒51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齿轮53的轴孔套设固定在转动轴52的另一端,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轴42以及齿盘43,所述的驱动电机41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的齿盘43的轴孔套设并固定在驱动轴42上,所述的驱动轴4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41的传动轴固定,所述的齿盘43与若干离心单元5的驱动齿轮53依次啮合,所述的离心筒5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第二台板3通过支撑架设置在第一台板2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柱61、调节柱62以及固定螺杆63,所述的支撑柱61固定在第一台板2上,所述的调节柱62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柱61的腔体65内,所述的调节柱62的另一端与第二台板3固定,所述的螺杆穿设在调节柱62的滑槽内,所述的支撑柱61的腔体65的底部设置有与若干配合的螺孔64,所述的第二台板3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离心筒51开口配合的密封盖31,由第二台板3上端面向密封盖31贯穿设置有用于配合设置超声震碎仪的超声作用杆7的安装槽32,使得超声作用杆7由安装槽32伸入离心筒51的内腔,所述的密封盖31通过第一轴承33转动设置在第二台板3的下端面,所述的调节柱62下端面与支撑柱61的腔体65底面间设置有弹簧66,所述的密封盖31套设有与离心筒51的开口配合的密封圈34,所述的驱动轴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44与第一台板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的离心筒51采用透明材质构成,本实施例的操作方式为:将获得的多组对比样本的小鼠的肝脏制备成肝匀浆液,依次设置在对应的离心筒51内,此时通过螺杆配合设置在螺孔64内,使得密封盖31与离心筒51的开口配合密封,驱动电机41转动,带动各个离心筒51转动,速率8000至10000r/min,离心15-20min,完成后取上清液在采用本装置以4000r/min,离心20min,取其上清液,将离心后获得的沉淀加入低温匀浆介质制备成混悬液并通过超声震碎仪的超声作用杆7对沉淀的微粒体进行破碎,获得的浆液可用于测定CYP450(主要为cyp2e1),从而根据结果,评估药物对肝脏的作用情况,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步处理多组对比样本的浆液,并对浆液进行同步的超声震碎以及离心操作,操作方便,使得多组对比样本在同一环境(离心速率、时间、环境温湿度等)上进行操作,保证了获得样品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浆液制备的效率。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台板、第二台板、驱动机构以及若干离心单元,所述的第一台板架设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离心单元包括离心筒、转动轴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的若干离心单元呈同心围绕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与离心筒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齿轮的轴孔套设固定在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以及齿盘,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齿盘的轴孔套设并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的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固定,所述的齿盘与若干离心单元的驱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的离心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第二台板通过支撑架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柱、调节柱以及固定螺杆,所述的支撑柱固定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调节柱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柱的腔体内,所述的调节柱的另一端与第二台板固定,所述的螺杆穿设在调节柱的滑槽内,所述的支撑柱的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若干配合的螺孔,所述的第二台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离心筒开口配合的密封盖,由第二台板上端面向密封盖贯穿设置有用于配合设置超声震碎仪的超声作用杆的安装槽,使得超声作用杆由安装槽伸入离心筒的内腔,所述的密封盖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台板的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学性肝损伤检测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台板、第二台板、驱动机构以及若干离心单元,所述的第一台板架设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离心单元包括离心筒、转动轴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的若干离心单元呈同心围绕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与离心筒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齿轮的轴孔套设固定在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以及齿盘,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齿盘的轴孔套设并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的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固定,所述的齿盘与若干离心单元的驱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的离心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第二台板通过支撑架设置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柱、调节柱以及固定螺杆,所述的支撑柱固定在第一台板上,所述的调节柱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柱的腔体内,所述的调节柱的另一端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孙莹程玉佳滕田张茹梦卢佶翃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