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63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56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测量突缘端跳动量的精度装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套设在突缘组件上,突缘组件与辅助件连接,突缘组件的另一端与轴管连接,轴管的另一端与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主轴箱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测量组件用于测量轴管的径向跳动量;本申请利用测量组件测量轴管的径向跳动量,进而实现对轴管的校直和定位,校直定位基准与车体传动轴系布置的连接基准统一,提高突缘部跳动的精度,保证整车传动轴系中间传动轴和驱动桥传动轴的旋转中心的同轴精度。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Intermediate Drive Shaft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automobile technical field,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inaccuracy of the existing precision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runout of flange end.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an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shaft is provided.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component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sleeved on the flange assembly,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parts, the other end of the flange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axle tub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xl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iversal joint; the other end of the universal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indle box through the fourth connector;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used to support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component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measur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haft. This application uses measuring components to measure radial runout of axle tube, and then realizes the alignment and positioning of axle tube. The alignment and positioning datum are unified with the connection datum of vehicle body transmission shafting arrange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runout accuracy of the flange part and ensure the coaxial accuracy of the rotation center of the middl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drive axle transmission shaft of the whole vehicle transmission sha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装配工艺中,因传动轴临界转速限制,一般传动轴长度不超过1500~2000mm。在商用车传动系总布置中,如果变速箱到驱动桥之间的距离过长,将采用分段式的传动轴系布置,即采用一节或多节不带滑动花键副的中间传动轴和一节带滑动花键副的驱动桥传动轴连接,组成传动轴系;采用上述传动轴系,中间传动轴输出突缘的跳动量直接决定了与之相连的驱动桥传动轴的偏心量,现有测量突缘端跳动量的精度装置不准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能够提高测量中间传动轴装配时突缘端跳动量的精度,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及其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现有测量突缘端跳动量的精度装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包括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万向节、辅助件、突缘组件、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一端的主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支架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套设在所述突缘组件上,所述突缘组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所述突缘组件的另一端与轴管连接,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主轴箱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具体地,所述辅助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部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具体地,所述突缘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法兰部、第二套筒和突缘传动件;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突缘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置;所述突缘传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突缘部;所述突缘部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且所述突缘部突出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具体地,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所述第一百分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且用于检测突缘部的径向跳动量;所述第二百分表设置在所述轴管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万向节的一端,用于检测轴管的径向跳动量。具体地,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承组件包括轴承组件、盖板组件、外壳和橡胶件;所述外壳与所述盖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所述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内部嵌设有所述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滚珠、第二滚珠以及从外之内依次套设的轴承座、第三轴承圈、第二轴承圈和第一轴承圈;沿所述第一轴承圈的外壁面的周向设置有第一滑道,沿所述第二轴承圈的内壁面的周向设置有第二滑道;沿所述第二轴承圈的外壁面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沿所述第三轴承圈的内壁面的轴向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三滑道;所述第一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所述第一滚珠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上;所述第二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第二滚珠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滑道内。具体地,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两组第一密封圈,每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有两个,两组所述第一密封圈沿所述第一轴承圈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圈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圈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圈与所述第三轴承之间,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具体地,所述机身包括第一底座和滑轨;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主轴箱。具体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底座、第一夹持部和锁紧部;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凹形结构,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锁紧部,且所述锁紧部远离所述底座设置。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装配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所述辅助件、所述突缘组件以及所述万向节:将所述突缘组件中的所述突缘传动件穿过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并且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花键方式连接,保证突缘部漏出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将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通过螺栓连接,将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将转配完整的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所述辅助件、所述突缘组件以及所述万向节放置到所述机身上,并且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通过所述支架组件固定,所述万向节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机身上;第一次径向跳动量检测、校直:分别利用所述第一百分表和所述第二百分表对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进行检测,敲击靠近所述辅助件一端的所述轴管,控制所述第一百分表的径向跳动量小于等于0.1mm,敲击靠近所述万向节端的所述轴管,控制所述第二百分表的径向跳动量小于等于0.3mm;焊接:当校直后,跳动量在可控制范围内时,对所述轴管进行焊接;第二次径向跳动量检测、校直:焊接后,再次利用所述第一百分表和所述第二百分表对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进行检测,控制所述第一百分表的径向跳动量小于等于0.15mm,控制所述第二百分表的径向跳动量小于等于0.8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包括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万向节、辅助件、突缘组件、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一端的主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支架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套设在所述突缘组件穿射上,所述突缘组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所述突缘组件的另一端与轴管连接,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主轴箱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以解决现有现有测量突缘端跳动量的精度装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其一,本申请中利用所述测量组件测量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进而实现对轴管的校直和定位,本申请的校直定位基准与车体传动轴系布置的连接基准统一,提高突缘部跳动的精度,保证整车传动轴系中间传动轴和驱动桥传动轴的旋转中心的同轴精度。其二,采用辅助件进行校直,辅具的径向跳动量控制属于综合误差控制,保证了中间突缘部定位面的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尤其适用于采用端面键连接的突缘结构型式,可以将端面键的70°角度误差、平面度误差、节距误差等误差等效控制为辅具的径向跳动量误差,提高传动轴系装配精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配方法,采用辅助件进行校直,辅具的径向跳动量控制属于综合误差控制,保证了中间突缘部定位面的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尤其适用于采用端面键连接的突缘结构型式,可以将端面键的70°角度误差、平面度误差、节距误差等误差等效控制为辅具的径向跳动量误差,提高传动轴系装配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万向节、辅助件、突缘组件、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一端的主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支架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套设在所述突缘组件上,所述突缘组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所述突缘组件的另一端与轴管连接,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主轴箱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万向节、辅助件、突缘组件、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一端的主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支架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套设在所述突缘组件上,所述突缘组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所述突缘组件的另一端与轴管连接,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主轴箱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轴管的径向跳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部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法兰部、第二套筒和突缘传动件;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突缘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置;所述突缘传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突缘部;所述突缘部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且所述突缘部突出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所述第一百分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且用于检测突缘部的径向跳动量;所述第二百分表设置在所述轴管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万向节的一端,用于检测轴管的径向跳动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承组件包括轴承组件、盖板组件、外壳和橡胶件;所述外壳与所述盖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所述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内部嵌设有所述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滚珠、第二滚珠以及从外之内依次套设的轴承座、第三轴承圈、第二轴承圈和第一轴承圈;沿所述第一轴承圈的外壁面的周向设置有第一滑道,沿所述第二轴承圈的内壁面的周向设置有第二滑道;沿所述第二轴承圈的外壁面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沿所述第三轴承圈的内壁面的轴向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三滑道;所述第一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所述第一滚珠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上;所述第二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第二滚珠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滑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传动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岩胡文斌叶文鹏毕远见
申请(专利权)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传动轴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