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754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相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左纵梁和右纵梁,多连杆后副车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差速器的差速器安装装置;后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转向机的转向机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连杆后副车架可以适用于前驱、后驱、前轮转向以及后轮转向的车型,其功能多用、适应性强,便于满足不同车型的使用需求。

A Multi-link Rear Sub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link rear sub-frame, which comprises a relatively arranged front cross beam and a rear cross beam. The corresponding two ends of the front cross beam and the rear cross beam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left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right longitudinal beam. The multi-link rear sub-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differential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installing a differential; and the rear cross beam is equipped with a steering gear installation bracket for installing a steering machine. The multi-link rear sub-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models of front-drive, rear-drive, front-wheel steering and rear-wheel steering, with multi-function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is convenient to meet the use needs of different mod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
本技术涉及后副车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性强的多连杆后副车架。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汽车底盘操控性能更高的要求,时下越来越多的汽车选择使用多连杆式的悬架。多连杆悬架是指由三根或三根以上的连接拉杆构成,多连杆悬架具备多个连杆,可对车轮进行多个方面作用力的控制,以对车轮定位进行单独调整,具有很大的调校空间及改装可能性。多连杆悬架结构复杂、零件多,工艺要求要、制造成本高、组装时间长,目前常见的四连杆和五连杆后副车架的前横梁以及纵梁采用传统的冲压钣金拼接,如现在技术公开的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其前横梁和左右纵梁通过冲压上下片焊接而成,稳定杆的安装采用焊接安装螺纹套管,车身前点采用软连接,后点采用硬连接,这样的多连杆副车架存在单品数量多、焊接数量多、焊接变形大和精度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另外由于该多连杆后副车架采用独立的设计、未考虑后转向机布置,只能适应一种多连杆悬架系统,很难实现前转向与后转向共用一套后副车架主体,通用性较差,不利于在不同车型的运用和平台化,开发周期和制造成本难以实现较大幅度的控制,影响其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2),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相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左纵梁(3)和右纵梁(4);所述多连杆后副车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差速器的差速器安装装置;所述后横梁(2)上设有用于安装转向机的转向机安装支架(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2),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相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左纵梁(3)和右纵梁(4);所述多连杆后副车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差速器的差速器安装装置;所述后横梁(2)上设有用于安装转向机的转向机安装支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所述左纵梁(3)和所述右纵梁(4)均采用液压管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安装装置包括差速器前安装支架(11)和差速器衬套套管(21),所述差速器前安装支架(11)设于所述前横梁(1)上,所述差速器衬套套管(21)设于所述后横梁(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3)和所述右纵梁(4)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安装稳定杆的稳定杆安装支架(31),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31)上设有凸焊螺栓(311);所述后横梁(2)包括后横梁上片(23)和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上片(23)的后横梁下片(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的两端设有衬套压装套管(12),且所述左纵梁(3)和右纵梁(4)远离所述前横梁(1)的一端也设有所述衬套压装套管(12),各所述衬套压装套管(12)内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德文高旻陈双喜黄新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