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69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密封圈脱模技术领域的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一端通过推杆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无杆气缸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固定有边框,所述边框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所述边框之间安装有脱模器移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脱模器移动板、无杆气缸推动和减轻孔的设置,脱模器移动板通过无杆气缸推动,自动进行脱模,脱模器整体结构采用铝材加工而成,且边框表壁开设有减轻孔,为镂空结构,从而减轻了降低脱模器的整体重量,降低耗材。

A Following-in Ejector Automatic Demoul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low-in full automatic ejection ejector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sealing ring demoulding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a rodless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xed plate, one end of the rodless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bottom plate through a push rod, the upper surface wall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and the top of the rodless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e.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mounting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mounting plate are fixed with a frame, the surface wall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elief hole, and the movable plate of the demoulder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frames. The demoulder is automatically demoulded by setting the movable plate of the demoulder, the pushing and reducing hole of the rodless cylinder, and the movable plate of the demoulder is pushed by the rodless cylinder.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die is made of aluminium, and the frame surface wall is provided with reducing holes, which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us reducing the overall weight of the demoulder and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圈脱模
,尤其涉及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
技术介绍
液体硅胶具有优异的透明度、抗撕裂强度、回弹性、抗黄变性、热稳定性、耐水、透气性好、耐热老化性和耐候性,同时粘度适中、流动性好,便于操作,制品透明性高。近年来,在液体硅橡胶的注射成型方面,一种称之谓无胶边、无流道成型的方法开始普及。这是不产生无用固化物且无需二次加工的成型方法,即是一种没有注料口、流道,不产生废胶边的成型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液态硅胶密封圈64穴及以上的都为手动或半自动脱模,有以下缺陷:1.效率低下;2.脱模难度大;3.人工脱模容易损坏模板缩短模具寿命;4.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模具寿命,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液态硅胶密封圈的全自动生产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一端通过推杆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无杆气缸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固定有边框,所述边框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所述边框之间安装有脱模器移动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顶模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对应顶模板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定位栓,所述安装板靠近顶模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定位栓,所述底板顶部靠近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底边的中部对应滑轨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板的条形槽,所述固定板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底板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有模具动模,所述模具动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模具型腔板,所述模具型腔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模具动模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无杆气缸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边框与底板垂直设置,且所述边框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优选的,所述脱模器移动板与顶模板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顶模板的顶出部分采用尼龙加工,且顶模板的顶出部分的表壁光滑。优选的,所述顶模板的顶出部位与模具型腔板的腔体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模具动模之间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栓与第一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栓与第二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了脱模器移动板、无杆气缸推动和减轻孔,通过脱模器移动板、无杆气缸推动和减轻孔的设置,脱模器移动板通过无杆气缸推动,自动进行脱模,脱模器整体结构采用铝材加工而成,且边框表壁开设有减轻孔,为镂空结构,从而减轻了降低脱模器的整体重量,降低耗材。本专利技术设置了顶模板、第一定位栓、第二定位栓、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顶模板、第一定位栓、第二定位栓、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设置,当模具动模后退到一定位置,第二定位栓进入第二定位孔,模具型腔板移动,第二定位栓进入第二定位孔,横向与竖向双重定位,定位精准,使顶模板进入模具型腔板脱模准确,顶模板的顶出部分采用尼龙加工,降低对模具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脱模器移动板;3、顶模板;4、模具型腔板;5、模具动模;6、底板;7、滑轨;8、连接板;9、边框;10、减轻孔;11、安装板;12、第一定位栓;13、第二定位栓;14、支撑板;15、第一定位孔;16、限位框;17、第二定位孔;18、无杆气缸;19、推杆;20、条形槽;21、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无杆气缸18,无杆气缸18的型号为REA25-700,无杆气缸18的一端通过推杆19连接有底板6,底板6的上表壁设置有滑轨7,无杆气缸18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8,连接板8底部与滑轨7之间滑动连接,连接板8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两侧固定有边框9,边框9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10,在不影响装置强度的前提下,减轻脱模装置的重量,降低耗材,边框9之间安装有脱模器移动板2,安装板11顶部远离连接板8的一端安装有顶模板3,顶模板3工作,顶模板3的顶出部位可将模具型腔板4内产品顶出进行脱模,安装板11顶部对应顶模板3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定位栓12,安装板11靠近顶模板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定位栓13,底板6顶部靠近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21,底边的中部对应滑轨7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板6的条形槽20,条形槽20的开设保证底板6移动过程中不会受到格挡,固定板1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14,底板6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固定有模具动模5,模具动模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模具型腔板4,模具型腔板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5,模具动模5远离底板6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框16,限位框16与限位板21显示底板6的移动范围,限位框1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7,无杆气缸1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边框9与底板6垂直设置,且边框9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10,便于模具型腔板4移动至边框9之间的位置,并减轻脱模器整体装置的重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脱模器移动板2与顶模板3形状相适配,便于将模具动模5完全罩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模板3的顶出部分采用尼龙加工,且顶模板3的顶出部分的表壁光滑,减小顶模的摩擦系数,便于顶模板3的顶出部分在模具型腔板4中移动,降低对模具的伤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模板3的顶出部位与模具型腔板4的腔体一一对应,便于顶模板3的顶出部分将穴的产品顶出模具型腔板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板14与模具动模5之间平行设置,使模具型腔板4在移动过程中,支撑板14一直对其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定位栓12与第一定位孔15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定位栓13与第二定位孔17的位置相对应,横向与竖向双重定位,定位精准,使顶模板3进入模具型腔板4脱模准确。工作原理:使用时,装置采用自动跟随进入模具内部的方式进行脱模,当模具动模5后退到一定位置,模具型腔板4推出到位,脱模器移动板2自动进入模具动模5和模具型腔板4中间,然后模具型腔板4后退,顶模板3同时将穴的产品顶出模具型腔板4,然后模具型腔板4推到前位,避开干涉,脱模器退出到位,模具动模5与模具型腔板4继续合模,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无杆气缸(18),所述无杆气缸(18)的一端通过推杆(19)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表壁设置有滑轨(7),所述无杆气缸(18)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底部与滑轨(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两侧固定有边框(9),所述边框(9)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10),所述边框(9)之间安装有脱模器移动板(2),所述安装板(11)顶部远离连接板(8)的一端安装有顶模板(3),所述安装板(11)顶部对应顶模板(3)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定位栓(12),所述安装板(11)靠近顶模板(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定位栓(13),所述底板(6)顶部靠近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21),所述底边的中部对应滑轨(7)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板(6)的条形槽(20),所述固定板(1)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14),所述底板(6)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固定有模具动模(5),所述模具动模(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模具型腔板(4),所述模具型腔板(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5),所述模具动模(5)远离底板(6)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框(16),所述限位框(1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7),所述无杆气缸(1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无杆气缸(18),所述无杆气缸(18)的一端通过推杆(19)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表壁设置有滑轨(7),所述无杆气缸(18)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底部与滑轨(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两侧固定有边框(9),所述边框(9)的表壁开设有减轻孔(10),所述边框(9)之间安装有脱模器移动板(2),所述安装板(11)顶部远离连接板(8)的一端安装有顶模板(3),所述安装板(11)顶部对应顶模板(3)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定位栓(12),所述安装板(11)靠近顶模板(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定位栓(13),所述底板(6)顶部靠近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21),所述底边的中部对应滑轨(7)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板(6)的条形槽(20),所述固定板(1)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14),所述底板(6)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固定有模具动模(5),所述模具动模(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模具型腔板(4),所述模具型腔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兆远候茂青郭金惠楠姚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优普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