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54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包括底板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凹槽、转动杆、第二齿轮、第二螺纹杆、竖板、支撑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挤压板的进行配合,实现了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目的,既提高了轴承加工的精确度,又提高了轴承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压力机的使用效果,解决了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低和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A Press for Bearing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ss for bearing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placement plate. The placement plate is located above the bottom plate. The top of the placemen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acement groove. The first thread hol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placement plate.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le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crew. Ribbon.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nd good use effect of the press for bearing processing by matching the motor box, the first motor, the first gear, the groove, the rotating rod, the second gear, the second screw rod, the vertical plate,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extrusion plate,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bearing processing, but also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bearing processing. It reduces the worker's labor intensity, improves the use effect of the press,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work efficiency and poor use effect of the press for bearing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
本技术涉及压力机
,具体为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
技术介绍
无油润滑空压机大量使用在轻工、纺织、粮食、食品饮料、化工、医学、电子仪器科研等要求高质量空气部门,无油润滑空压机的旋转系统的轴承装配目前主要采用螺杆式压力机,该机由机架和轴承压入机构构成,机架包括上板、撑杆和下底板,轴承压入机构包括手柄、丝杆和压块,装配轴承时转动手柄,由螺杆带动压块,把轴承压入工件,操作时需三人,由于该压力机是人工旋转螺杆式压入,不能保证压块与轴承在一条垂直线上,因而造成轴承压入精度不够准确、容易歪斜、不容易校正,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推出了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具备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低和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包括底板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横板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侧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底板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延伸至电机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螺纹孔的内腔并与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凹槽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且位于凹槽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所述第一支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第一支块的一端与第二支块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滑块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钻头夹,所述钻头夹的右侧设置有钻头。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块的右侧且位于滑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底板、放置板、放置槽、第一螺纹孔、支腿、横板、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杆、手轮、支板、万向轮、电机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凹槽、转动杆、第二齿轮、第二螺纹杆、竖板、支撑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挤压板的进行配合,实现了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目的,既提高了轴承加工的精确度,又提高了轴承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压力机的使用效果,解决了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低和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放置槽,用于放置工件,通过设置支板和万向轮,用于压力机的固定和移动,通过设置手轮,方便使用者调节第一螺纹杆,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用于带动放置板上下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用于带动挤压板上下移动,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用于带动钻头转动,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用于带动连接板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左右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放置板、3放置槽、4第一螺纹孔、5支腿、6横板、7第二螺纹孔、8第一螺纹杆、9手轮、10支板、11万向轮、12电机箱、13第一电机、14第一齿轮、15凹槽、16转动杆、17第二齿轮、18第二螺纹杆、19竖板、20支撑板、21第一电动伸缩杆、22挤压板、23第一支块、24第二支块、25滑杆、26滑块、27第二电机、28连接板、29钻头夹、30钻头、31第二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包括底板1和放置板2,放置板2位于底板1的上方,放置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通过设置放置槽3,用于放置工件,放置板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5,支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横板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7,第二螺纹孔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9,通过设置手轮9,方便使用者调节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0,横板6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螺纹杆8的一侧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1,通过设置支板10和万向轮11,用于压力机的固定和移动,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2,底板1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通过设置第一电机13,用于带动放置板2上下移动,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底板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底部延伸至电机箱1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转动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18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螺纹孔4的内腔并与第一螺纹孔4的内壁螺纹连接,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凹槽15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9,竖板19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1,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21,用于带动挤压板22上下移动,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2,底板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凹槽15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块23和第二支块24,第一支块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25,滑杆25远离第一支块23的一端与第二支块24的右侧固定连接,滑杆25的表面套设有滑块26,滑块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7,通过设置第二电机27,用于带动钻头30转动,滑块26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8,第二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钻头夹29,钻头夹29的右侧设置有钻头30,第二支块24的右侧且位于滑杆2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1,第二电动伸缩杆31的输出端与连接板28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31,用于带动连接板28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27左右移动,通过底板1、放置板2、放置槽3、第一螺纹孔4、支腿5、横板6、第二螺纹孔7、第一螺纹杆8、手轮9、支板10、万向轮11、电机箱12、第一电机13、第一齿轮14、凹槽15、转动杆16、第二齿轮17、第二螺纹杆18、竖板19、支撑板20、第一电动伸缩杆21和挤压板22的进行配合,实现了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工作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目的,既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包括底板(1)和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位于底板(1)的上方,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板(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5),所述支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7),所述第二螺纹孔(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9),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0),所述横板(6)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螺纹杆(8)的一侧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2),所述底板(1)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底部延伸至电机箱(1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所述转动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螺纹孔(4)的内腔并与第一螺纹孔(4)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凹槽(15)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加工用压力机,包括底板(1)和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位于底板(1)的上方,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板(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5),所述支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7),所述第二螺纹孔(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9),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0),所述横板(6)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螺纹杆(8)的一侧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2),所述底板(1)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底部延伸至电机箱(1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所述转动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螺纹孔(4)的内腔并与第一螺纹孔(4)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美蓓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