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50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架体、设于架体中滑动空间内的顶料板、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料板上的多根顶料杆,所述顶料板下部安装有顶缸,所述顶缸与架体的底部固定,该顶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板的两端均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架体内壁滑动设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与架体内壁固定设置的限位导板、与顶料板端部固定并与限位导板滑动配合的导轨板,所述顶料板的中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柱,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所述导向柱固定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柱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内并间隙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抗偏载能力强,导向精度高,顶料杆位于同一平面上,顶出一致性高。

A multi-station die ejec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station die eject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 ejector plate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space of the frame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ejector rod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ejector plate. The lower part of the eject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jector cylinder which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body. The piston rod of the ejector cylinder is fix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ejector plate, and both ends of the ejector plate are sliding. The movable device and the sliding arrangement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include a limit guide plate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a guide plate fixed on the end of the top plate and sliding with the limit guide pla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plate is fixed with a downward extending guide column, and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is fixed with a guide sleeve corresponding to the guide column, and the guide column is movably arranged through the guide plate. Cooperate with clearance in sleeve. The multi-station die ejection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has strong anti-eccentric load ability, high guiding precision, and the ejection rod is located on the same plane and has high ejection consist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产品加工的效率和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一些可同时加工多个工件或同时进行多个工序加工的多工位模具,而多工位模具在卸料时,多数通过顶出机构将工件顶出,而现有的顶出机构同步对多个工位顶出时,常常会出现应力偏载,导致顶出机构倾斜,对位不准确,长期需要维护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抗偏载能力强,导向精度高,顶料杆位于同一平面上,顶出一致性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架体、设于架体中滑动空间内的顶料板、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料板上的多根顶料杆,所述顶料板下部安装有顶缸,所述顶缸与架体的底部固定,该顶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板的两端均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架体内壁滑动设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与架体内壁固定设置的限位导板、与顶料板端部固定并与限位导板滑动配合的导轨板,所述顶料板的中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柱,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所述导向柱固定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柱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内并间隙配合。采用上述结构,顶缸顶出,推动顶料板向上顶出,顶料板在左右两边限位导板及中间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下,精准向上顶出,顶料板上安装有顶料杆,顶料杆穿过模座向上顶出,顶料杆与模具顶缸连接,实现模具中工件的顶出取料。优选地,上述限位导板包括导向垫板和通过螺栓与导向垫板固定的导向板,该限位导板的横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导向垫板与所述架体内壁固定,所述顶料板的端部开有成“凹”字形的槽体,该槽体的纵向内壁均安装所述导轨板,所述槽体装配导轨板后与所述导向板成梳齿滑动配合。采用上述结构,槽体内的导轨板组合形成三面导轨,并限位导板中凸出的导向板成梳齿活动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左右及前后的抗偏载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导向精度。进一步地,上述架体内壁对应所述限位导板设有长宽均大于所述导向垫板的固定槽,所述导向垫板通过定位件定位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并通过密封条密封固定槽的槽口,通过密封条堵住缺口,在所述限位导板与固定槽的内壁之间均充分填充有可剥离的填充层。采用上述结构,导向板通过导向垫板开创性的采用填充层填充固定,导向垫板的3个配合面与填充层贴合更加紧密,取消了现有导向板的3个安装配合面的精加工,大大的节约了成本;而且限位导板更换时,只需将限位导板与填充层剥离分开即可,便可轻松取下限位导板,也可将填充层从固定槽内剥离,有需要可重新填充所述填充层,大大降低了导向板的更换难度。进一步地,上述定位件包括中部的纵向排列的一列紧固螺栓和对称设于该列紧固螺栓两侧的两列平衡调节螺钉,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架体内壁并螺纹陪,该紧固螺栓穿过架体后与所述导向垫板螺纹连接,所述平衡调节螺钉的前端穿过所述架体内壁后与所述导向垫板抵接。采用上述结构,紧固螺栓能够初步的固定导向垫板,并调整导向垫板的板面与固定槽的间距,再通过平衡调节螺钉进一步调整导向垫板的板面与固定槽的平行度,然后向导向垫板与固定槽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所述填充层,将导向垫板充分固定并有效防止导向板和导向垫板松动,保证其稳定性。优选地,上述顶料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限位块,该限位块的顶部设有缓冲垫。采用上述结构,能有效防止顶料板可能的过冲。优选地,上述架体的滑动空间顶部固定设有模座,该模座上固定模具,所述模座上对应模具的工件工位设有顶出孔,所述顶料杆与顶出孔一对一对位穿设。有益效果:1、中间的导向柱与导向套配合,加强了顶料板多工位顶出的抗偏载能力,磨损后更换导向套即可,维修方便。2、顶料板两侧分别采用三面导轨,提高了左右及前后的抗偏载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导向精度。3、导向板的安装开创性的采用填充层填充固定,导向垫板的3个配合面与填充层贴合更加紧密,取消了现有导向板的3个安装配合面的精加工,大大的节约了成本。4、导向板的安装使用填充层,导向板更换时,只需将限位导板与填充层剥离分开即可,便可轻松取下限位导板,也可将填充层从固定槽内剥离,有需要可重新填充所述填充层,降低了导向板的更换难度。5、顶料板上安装有缓冲垫,能有效防止顶料板可能的过冲。6、顶料杆安装于顶料板同一平面上,能有效的保证顶料杆顶出的一致性。7、顶缸采用双缸推动顶料板更加稳固,加上导向柱的配合,能有效的保证双缸顶出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架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其中1为架体、2为顶料板、3为顶料杆、4为顶缸、51为限位导板、5a为导向垫板、5b为导向板、52为导轨板、6为导向柱、7为导向套、8为固定槽、9为密封条、10为填充层、11为紧固螺栓、12为平衡调节螺钉、13为限位块、14为缓冲垫、15为模座、16为顶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2和3所示: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由架体1、设于架体1中滑动空间内的顶料板2、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料板2上的多根顶料杆3支撑,所述架体1的滑动空间顶部固定设有模座15,该模座15上固定模具,所述模座15上对应模具的工件工位设有顶出孔16,所述顶料杆3与顶出孔16一对一对位穿设。所述顶料板2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限位块13,该限位块13的顶部设有缓冲垫14。如图1和2和3所示:所述顶料板2下部安装有顶缸4,所述顶缸4与架体1的底部固定,该顶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料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板2的两端均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架体1内壁滑动设置,该滑动装置由与架体1内壁固定设置的限位导板51、与顶料板2端部固定并与限位导板51滑动配合的导轨板52组成,所述顶料板2的中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柱6,所述架体1的底部对应所述导向柱6固定设有导向套7,所述导向柱6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7内并间隙配合。如图1和2和3所示:所述限位导板51由导向垫板5a和通过螺栓与导向垫板5a固定的导向板5b组成,该限位导板51的横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导向垫板5a与所述架体1内壁固定,所述顶料板2的端部开有成“凹”字形的槽体,该槽体的纵向内壁均安装所述导轨板52,所述槽体装配导轨板52后与所述导向板5b成梳齿滑动配合。所述架体1内壁对应所述限位导板51设有长宽均大于所述导向垫板5a的固定槽8,所述导向垫板5a通过定位件定位固定于所述固定槽8内并通过密封条9密封固定槽8的槽口,在所述限位导板51与固定槽8的内壁之间均充分填充有可剥离的填充层10。所述定位件包括中部的纵向排列的一列紧固螺栓11和对称设于该列紧固螺栓11两侧的两列平衡调节螺钉12,所述紧固螺栓11穿过所述架体1内壁并螺纹陪,该紧固螺栓11穿过架体1后与所述导向垫板5a螺纹连接,所述平衡调节螺钉12的前端穿过所述架体1内壁后与所述导向垫板5a抵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还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中滑动空间内的顶料板(2)、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料板(2)上的多根顶料杆(3),所述顶料板(2)下部安装有顶缸(4),所述顶缸(4)与架体(1)的底部固定,该顶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料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板(2)的两端均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架体(1)内壁滑动设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与架体(1)内壁固定设置的限位导板(51)、与顶料板(2)端部固定并与限位导板(51)滑动配合的导轨板(52),所述顶料板(2)的中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柱(6),所述架体(1)的底部对应所述导向柱(6)固定设有导向套(7),所述导向柱(6)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7)内并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中滑动空间内的顶料板(2)、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料板(2)上的多根顶料杆(3),所述顶料板(2)下部安装有顶缸(4),所述顶缸(4)与架体(1)的底部固定,该顶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料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料板(2)的两端均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架体(1)内壁滑动设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与架体(1)内壁固定设置的限位导板(51)、与顶料板(2)端部固定并与限位导板(51)滑动配合的导轨板(52),所述顶料板(2)的中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柱(6),所述架体(1)的底部对应所述导向柱(6)固定设有导向套(7),所述导向柱(6)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7)内并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板(51)包括导向垫板(5a)和通过螺栓与导向垫板(5a)固定的导向板(5b),该限位导板(51)的横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导向垫板(5a)与所述架体(1)内壁固定,所述顶料板(2)的端部开有成“凹”字形的槽体,该槽体的纵向内壁均安装所述导轨板(52),所述槽体装配导轨板(52)后与所述导向板(5b)成梳齿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筱康程国庆汪义高梁先勇江留宝魏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