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德专利>正文

可收纳遮阳片的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5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窗帘,包含:一上轨座、一垂挂在上轨座下方并具有数个遮阳片的遮阳单元、一可使遮阳单元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间转换的收合装置,以及一位在该遮阳单元下方并具有一供部份遮阳片收藏的收纳槽的收纳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窗帘还包含:两个可拆离地扣设在收纳座上并防止遮阳片自收纳槽内离开的扣座。借此可在不改变整体重量的情况下,改变遮阳单元展开时的最大高度,使窗帘更容易规格化的制造,此外,该窗帘还具有组件构造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以及组装容易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横向遮阳片,且部份遮阳片可以因应高度需要被收纳在一个收纳座内部的窗帘。
技术介绍
以往具有横式遮阳片的窗帘在设计上,大致是在一上轨座的下方装设一个遮阳单元,上述遮阳单元包括多个横向的遮阳片、至少两条间隔并穿过该等遮阳片的拉绳,以及两条间隔供该等遮阳片跨靠并可调整遮阳片角度的梯绳,借由拉绳的控制,可以使遮阳单元展开或者收合在上轨座的下方。这种以往的窗帘在设计上虽然具有遮阳的功能,但是在一般安装窗帘的场合中,每一扇窗户的高度可能不同,因此,在一般规格化的窗帘商品中,需要制作各种尺寸的商品供消费者选购,在制造及库存上都不方便。特别的是,以往的窗帘中有一种随拉随停的设计,也就是在上轨座上加装一个具有卷收功能的收合装置,这种可以随拉随停的窗帘,主要设计理念是利用垂挂在上轨座下方所有组件的总重量,以及收合装置的一卷收组件间卷收力的平衡,来达到随拉随停的目的,因此,如果改变垂吊在上轨座下方组件的总重量,例如增减遮阳片的数量,就会使得前述的平衡关系产生变化,导致窗帘的随拉随停机制失去作用。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这种随拉随停的窗帘在设计时必需确定垂挂在上轨座下方组件的整体重量,然后选择具有适当卷收力的卷收组件安装,但如此一来,窗帘就很难规格化的生产制造,造成制造上的不方便。而如图5、6所示的第5,765,621号美国专利技术专利案提供了一种高度可以调整的窗帘9,该窗帘9包含两条左右间隔的梯绳91、多片横向架设在该等梯绳91间的遮阳片92、两条左右间隔地穿过该等遮阳片92的拉绳93、两个和拉绳93底端连结的拉绳固定块94、一横向的收藏轨道95,以及两左右间隔地安装在收藏轨道95两侧的端盖96。其中该收藏轨道95具有两个前后间隔的侧壁951、一衔接在该等侧壁951底缘间的底壁952,以及一介于侧壁951和底壁952间且开口朝上的收纳槽953,在每一个侧壁951邻近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条横向并朝向收纳槽953的卡槽954,而该底壁952的顶面具有一条沿长度方向设置且截面为梯形的鸠尾槽955。该等拉绳固定块94则是安装在底壁952的鸠尾槽955上,具有一基板941、一自基板941往下突出并可嵌卡在鸠尾槽955内的嵌卡板942,以及一自该基板941顶面突出的线头固定板943,而该等拉绳93的底端具有一突杆931,该突杆931在穿过线头固定板943后会和线条固定板943卡合。而每一个端盖96都具有两个前后间隔的侧壁961、一横向连结在该等侧壁961上方的顶壁962、一直向连接在该等侧壁961外侧的端壁963,以及两条沿着该等顶壁962的长度方向突出并可分别嵌卡在收藏轨道95的卡槽954内的卡条964,在该顶壁962上具有两条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且相向下凹的细沟槽965。前述美国专利案在使用时,先利用该等拉绳固定座94将拉绳93的底端安装在收藏轨道95的底板952上,然后可以将部份邻近下方的遮阳片92收藏在收藏轨道95的收纳槽953内,之后将两侧的端盖96分别安装在收藏轨道95的两侧,也就是利用端盖96的顶壁962将部份的遮阳片92的两侧限制在收纳槽953内,而位在收藏轨道95上方但最靠近收藏轨道95的遮阳片92的两侧,则是嵌卡在顶壁962的该等对应细沟槽965内。这种以往的窗帘9在设计上虽然可以在不改变重量的情况下调整整体的高度,但是在设计上,该收藏轨道95上需要设置卡槽954、鸠尾槽955等等的构造,而端盖96上也需要设置卡条964、细沟槽965等等的构造,用来供拉绳93底部安装的拉绳固定块94的构造也有点复杂,因此,这些组件的构造比较复杂,在制造上比较困难,成本也比较高。而在调整整体高度的操作上,前述专利案需要先将卡嵌在端盖96上的遮阳片92取下,再将该等端盖96抽离收藏轨道95,之后取出或者放入遮阳片92,然后再反向组装端盖96,并且将一片遮阳片92卡嵌在该等端盖96的细沟槽965内,才可完成调整高度的操作。这种操作方式不但麻烦,受到拉绳固定块94往该收纳槽953内突出的影响,收藏轨道95可以收藏的遮阳片92数量也比较少。此外,前述美国专利案在收藏后,是利用端盖96来限位遮阳片92的四个角落,这种设计在梯绳91操作改变遮阳片92的角度时,被夹在该等端盖96间的遮阳片92的中央位置容易受到梯绳91的拉扯变形、损坏,这也是该美国专利案设计上有待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以在不改变重量的情况下,调整遮阳单元展开时最大的高度,使规格化的商品在制造上更方便的可收纳遮阳片的窗帘,上述窗帘还具有组件构造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以及组装容易等功效。本技术的窗帘包含一上轨座、一垂挂在上轨座下方的遮阳单元、一使遮阳单元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间转换的收合装置,以及一位在该遮阳单元下方的收纳座,其中该遮阳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左右间隔且自上轨座往下垂放的梯绳,以及多数片上下间隔且横向架靠在该等梯绳间的遮阳片,而该收纳座包括一可供遮阳片堆栈放置的收纳槽。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窗帘还包含至少一可拆离地扣设并跨靠在收纳座上的扣座。当部份遮阳片收纳在前述收纳槽内,而位在收纳槽上方最接近的遮阳片贴靠在收纳座上方时,利用扣座跨靠在收纳座上方,可以将部份的遮阳片收藏在收纳槽内。前述设计不但可以在不改变垂挂在上轨座下方组件总重量的情况下,改变遮阳单元展开时的最大高度,使窗帘在规格化制造时更为方便,上述设计还具有组件构造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以及组装方便等功效。附图说明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可收纳遮阳片的窗帘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窗帘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放大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该窗帘的一收纳座、一扣座及一端盖间的对应关系;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侧面组合剖视图;图4是一类似图3的侧面组合剖视图,图4中该窗帘的一遮阳单元的最大展开高度不同于图3;图5是第5,765,621号美国专利技术专利案的一组合剖视图;及图6是该美国专利的一未完整立体分解图,显示一收藏轨道、一拉绳固定座及两端盖的对应关系。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帘包含一横向的上轨座1、一垂挂在该上轨座1下方的遮阳单元2、一可控制遮阳单元2在一展开位置及一收合位置间转换的收合装置3、一位在该遮阳单元2下方的收纳座4、两个可拆离地安装在该收纳座4上的扣座5,以及两个左右间隔之端盖6。本技术的上轨座1是固定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个墙壁上,并且横跨在该墙壁上所开设的一窗户的上缘处,上述上轨座1包括一长条状的架设杆11、两个左右间隔套塞在架设杆11的两个相反端上的封盖12,以及两个左右间隔但位在封盖12间的架块13,在架设杆11上具有两片前后间隔的翼壁111、一衔接在该等翼壁111底缘间的底壁112,以及一由该等翼壁111及底壁112界定而成且开口朝上的容槽113。该遮阳单元2是垂挂在架设杆11的底壁112下方,包括一横向并可转动地架设在架块13间的调光连杆21、两个左右间隔并和调光连杆21固定地结合的梯绳固定块22、一位在容槽113内并可驱动调光连杆21转动一角度值的驱动组件23、一垂吊在上轨座1下方并用来驱动该驱动组件23的调控杆24、两条左右间隔且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包含:一上轨座、一垂挂在上轨座下方的遮阳单元、一使遮阳单元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间转换的收合装置,以及一位于遮阳单元下方的收纳座,其中,该遮阳单元包括至少两条自上轨座往下垂放的梯绳,以及多数片上下间隔且横向架靠在该等梯绳间的遮阳片,而该收纳座包括一可供遮阳片堆栈放置的收纳槽;其特征在于:    该窗帘还包含:至少一个可拆离地扣设在收纳座上的扣座,上述扣座是跨靠在收纳座上方,并将部份遮阳片收藏在收纳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