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德专利>正文

向上折收式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90 阅读:6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向上折收式窗帘。为提供一种可方便收折、展开的窗帘,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含卷收装置、设置于卷收装置上的帘幕、设置于帘幕后侧的定位单元及设置于帘幕下端部并与拉绳底端连接的配重装置;卷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基座、固设于基座中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的卷收力向上卷收地分别自卷收器左右侧往下延伸的拉绳;帘幕以顶端固接于卷收装置上并可向上收折往下垂摆于拉绳前方;定位单元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帘幕上的数个定位件;配重装置包括分别与接绳底端连接并间隔固接于帘幕下端部的两根支撑杆装设于帘幕底端并抵接于支撑杆底端的配重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窗帘,特别是一种向上折收式窗帘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一般可向上收折的窗帘大致包含基座21、固接于基座21上并往下延伸的帘布22、数个上下等距间隔排列且左右两两对称地固接于帘布22后侧面的套环23、装设在基座21上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24、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24卷收地自卷线器24左右侧向下分别穿过套环23而固接于帘布22底端的拉绳25、数根上下间隔且左右延伸地垂设于帘布22前侧面的垂杆26及固设于帘布22底端的配重件27。配重件27是用来可克服卷线器24向上卷收拉绳25并将帘布22底端往上拉的卷收力。借由左右对称的成对套环23将帘布22区分成数个分别位于各成对套环23上、下方的区段221;数根垂杆26分别垂设于帘布22的各区段221中间处及垂设于各区段221的交接处。借由配重件27的重量与卷线器24的卷收力的搭配,可使该帘布22底端被上下推拉定位于任意预定高度,进而可控制帘布22遮蔽窗户(图未示)的比例。当欲将使帘布22往上逐步收折时,可上推配重件27底端,由于拉绳25是位于帘布22后方且其底端是固接于帘布22底端,所以配重件27会连同帘布22底端被拉绳25往上拉向其上方区段221的后面,并逐步向上抵推各成对套环23,而使帘布22位于各成对套环23间的各区段221由下往上逐一向前突折,垂杆26则因其本身的重量而往下垂摆。因此,若帘布22的各区段221的垂摆长度太长时,当要再上下推拉配重件27而使帘布22底端定位于另一预定位置时,使用者必须伸手探入帘布22后方找寻配重件27。且因套环23是已经固接于帘布22上,所以无法借由调整各成对套环23的上下间距来改变帘布22的各区段的垂摆长度,因此在使用上甚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收折、展开的向上折收式窗帘。本技术包含卷收装置、设置于卷收装置上的帘幕、设置于帘幕后侧的定位单元及设置于帘幕下端部并与拉绳底端连接的配重装置;卷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基座、固设于基座中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的卷收力向上卷收地分别自卷收器左右侧往下延伸的拉绳;帘幕以顶端固接于卷收装置上并可向上收折往下垂摆于拉绳前方;定位单元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帘幕上的数个定位件;配重装置包括分别与接绳底端连接并间隔固接于帘幕下端部的两根支撑杆装设于帘幕底端并抵接于支撑杆底端的配重件。其中各定位件与帘幕连接的一端可上下调整地连接于帘幕上。各定位件呈S字型;各定位件是以其一端可上下滑移地分别套置于所对应的拉绳上,而另一端是可分离地分别勾置定位于帘幕上。支撑杆上具有上、下间隔排列的数个穿孔,支撑杆以其底端固接于帘幕底端并向上延伸固接于所对应的拉绳底端;定位单元的最下方的两个定位件便是可选择地以其一端分别勾设于所对应支撑杆的其中之一个穿孔中与帘幕间借以调整帘幕位于该两个定位件的长度。配重装置两根支撑杆顶端与拉绳底端之间设有左右延伸以借接绳底端间隔固接的上推杆。由于本技术包含卷收装置、设置于卷收装置上的帘幕、设置于帘幕后侧的定位单元及设置于帘幕下端部并与拉绳底端连接的配重装置;卷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基座、固设于基座中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的卷收力向上卷收地分别自卷收器左右侧往下延伸的拉绳;帘幕以顶端固接于卷收装置上并可向上收折往下垂摆于拉绳前方;定位单元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帘幕上的数个定位件;配重装置包括分别与接绳底端连接并间隔固接于帘幕下端部的两根支撑杆装设于帘幕底端并抵接于支撑杆底端的配重件。收折展开时,借由配重装置的各支撑杆的设置,使配重件可持续位于帘幕的最低处,因此,当要将帘幕收折或展开时,只需向上推或下拉帘幕的最低部位。可方便收折、展开,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向上折收的窗帘展开状态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已有的向上折收的窗帘收折状态局部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收折状态局部结构示意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收折状态局部结构示意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含卷收装置3、以顶端固接于卷收装置3前侧并往下垂摆的帘幕4、设置于帘幕4后侧的定位单元5、上下间隔且左右延伸地垂设于帘幕4前侧的数根垂杆6及设置于帘幕4下端部的配重装置7。卷收装置3包括左右延伸的基座31、固设于基座31中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32、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32的卷收力向上卷收地分别自卷收器32左右侧往下延伸于帘幕4后方的拉绳33。在本实施例中,帘幕4是由棉布、丝布等柔软的布材制成,但是不以此为限。定位单元5包括数个间隔设置于卷收装置3的拉绳32与帘幕4间的定位件51、两个分别固接于拉绳33底端的抵推环52及两根分别固接于抵推环52与配重装置7顶端间的束带53。各定位件51是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两两间隔对称地固设于帘幕4后侧,且各定位件51的环状末端是可上下滑移地分别套置于拉绳33上,使各拉绳33可垂直地往下延伸。而各左、右对称的成对定位件51将帘幕4位于配重装置7上方的部分区分成数个上、下相连且分别位于各成对定位件51上、下侧的区段40。数根垂杆6分别垂设于帘幕4的各区段40近中间处及垂设于各区段40的交界处。而垂设于每一区段40近中间处的垂杆6再将区段40区分成两个分别位于垂杆6上、下侧的折部401。配重装置7包括左右延伸地设置于帘幕4下端部并与定位单元5的各束带53底端连接的上推杆71、两根分别设置于帘幕4左右侧且分别自上推杆71往下延伸至帘幕4底端的支撑杆72及左右延伸地装设于帘幕4底端并抵接于支撑杆72底端的配重件73。各支撑杆72的长度是大于帘幕4的各区段40的各折部401的上下长度,而配重件73往下垂摆的重量刚好可克服卷收装置3的卷线器32向上卷收拉绳33的卷收力,但是不致于将拉绳33往下拉,因此,帘幕4底端可被施力而上下推拉定位于预定位置。当向上推动配重件73底端时,会连动各支撑杆72与上推杆71上移,且卷线器32会同时卷收各拉绳33。此时,帘幕4紧邻上推杆71的区段40会往前突折,而使该区段40的上下折部401的后侧面相向靠抵,并因垂杆6的重量而往下垂摆。实施时,也可不设置垂杆6,而只借由各区段40本身的重量往下垂摆。因此,当持续向上推动配重件73而使拉绳33继续被往上卷收时,会连动抵推环52由下往上位移并依序抵推各成对定位件51,并同时带动各成对定位件51往上位移,进而使帘幕4的各区段40依序往前突折垂摆。另外,实施时,可不需装设抵推环52及束带53,而直接将各拉绳33底端分别固接于上推杆71,由上推杆71往上抵推各成对定位件51。且也可同时不设置推环52、束带53及上推杆71,而直接将各拉绳33底端分别连接于各支撑杆72上,由各支撑杆72分别往上抵推位于所对应拉绳33上的各定位件51。由于帘幕4往上收折过程中,各支撑杆72与配重件73会一直维持往下垂摆状,且因配重装置7的支撑杆72的长度是大于各区段40的折部401的长度,所以各折部40往前垂摆时不会遮住抵接于支撑杆72底端的配重件73,也就是说,配重件73在帘幕4收折过程中会一直位于帘幕4的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上折收式窗帘,它包含卷收装置、设置于卷收装置上的帘幕及设置于帘幕后侧的定位单元;卷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基座、固设于基座中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的卷收力向上卷收地分别自卷收器左右侧往下延伸的拉绳;帘幕以顶端固接于卷收装置上并可向上收折往下垂摆于拉绳前方;定位单元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帘幕上的数个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幕下端部设有与拉绳底端连接的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分别与接绳底端连接并间隔固接于帘幕下端部的两根支撑杆装设于帘幕底端并抵接于支撑杆底端的配重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上折收式窗帘,它包含卷收装置、设置于卷收装置上的帘幕及设置于帘幕后侧的定位单元;卷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的基座、固设于基座中并提供卷收弹力的卷线器、两根分别可被卷线器的卷收力向上卷收地分别自卷收器左右侧往下延伸的拉绳;帘幕以顶端固接于卷收装置上并可向上收折往下垂摆于拉绳前方;定位单元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帘幕上的数个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幕下端部设有与拉绳底端连接的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分别与接绳底端连接并间隔固接于帘幕下端部的两根支撑杆装设于帘幕底端并抵接于支撑杆底端的配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上折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定位件与帘幕连接的一端可上下调整地连接于帘幕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