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93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26
电极的制造装置对输送中的带状电极进行压制加工。该制造装置具备压过、切换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压辊的辊表面的宽度为带状电极的宽度的2倍以上,所述切换装置被构成为切换在压制加工中与带状电极接触的辊表面的接触区域。控制装置在辊表面中与带状电极的接触区域为辊表面的中央线左侧的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切换装置,将辊表面中与带状电极的接触区域切换为辊表面的中央线右侧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制造电池等所使用的电极的技术。
技术介绍
通常,电池等所使用的电极是通过将带状的电极切断而制造的。带状的电极是通过向带状的金属箔涂布电极糊形成活性物质层,并使用压辊进行压制加工而制造的。这样的压制加工可提高涂布在带状的电极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层的密度(参照日本特开2016-18647号公报等)。
技术实现思路
压辊的辊表面(与作为压制对象的电极的接触面)常常会由于压制加工前的电极局部变厚或混入电极以外的异物而损坏。辊表面损坏的情况下,无法制造品质良好的电极,因此需要更换压辊。但是,为了更换压辊,需要停止电极的压制生产,产生难以继续生产电极之类的问题。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即使在检测到压辊的辊表面有异常(破损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生产品质良好的电极。(1)本公涉及的电极的制造装置,具备压辊、切换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压辊被构成为对输送中的带状的电极进行压制加工,该辊表面的宽度大于电极的宽度,切换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切换电极的输送路径,切换在压制加工中与电极接触的辊表面的接触区域,检测装置被构成为检测辊表面的状态,控制装置被构成为控制切换装置。控制装置在接触区域为第1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利用切换装置将接触区域从第1区域切换为第2区域。第2区域不包含辊表面之中的异常部分。根据上述技术构成,在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通过电极的输送路径的切换,辊表面的接触区域从异常检测时的第1区域切换为不包含异常部分的第2区域。由此,能够在避开辊表面的异常部分的状态下继续制造电极。其结果,即使在检测到压辊的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生产品质良好的电极。(2)一实施方式中,辊表面的宽度被设定为电极的宽度的2倍以上。第2区域不与第1区域重叠。根据上述技术构成,在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辊表面的接触区域从异常检测时的第1区域切换为不与第1区域重叠的第2区域。由此,能够在不用确定辊表面的异常部分的位置的状态下继续生产品质良好的电极。(3)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在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利用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确定辊表面之中的异常部分。第2区域不包含被确定的异常部分,并且与第1区域的一部分重叠。根据上述技术构成,在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确定辊表面之中的异常部分。并且,辊表面的接触区域从异常检测时的第1区域切换为不包含被确定的异常部分、并且与第1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第2区域。由此,与单纯将接触区域切换为不与第1区域重叠的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接触区域的更换所需的辊表面的宽度。因此,例如能够使辊表面的宽度小于电极的宽度的2倍,使辊小型化,或者能够增加接触区域的可更换次数。(4)本公开涉及的电极的制造方法,是使用制造装置制造电极的方法。制造装置具备压辊、切换装置和检测装置,压辊被构成为对输送中的电极进行压制加工,该辊表面的宽度大于电极的宽度,切换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切换电极的输送路径,切换在压制加工中与电极接触的辊表面的接触区域,检测装置被构成为检测辊表面的状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定是否在接触区域为第1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步骤;和在接触区域为第1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利用切换装置将接触区域从第1区域切换为第2区域的步骤。第2区域不包含辊表面之中的异常部分。根据上述方法,在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切换电极的输送路径,辊表面的接触区域从异常检测时的第1区域切换为不包含异常部分的第2区域。由此,能够在避开辊表面的异常部分的状态下继续制造电极。其结果,即使在检测到压辊的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生产品质良好的电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可根据结合附图理解的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而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电极的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带状电极的输送路径被设定为第1路径P1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带状电极的输送路径被设定为第2路径P2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带状电极A的输送路径被设定为第1路径P1的状态下,检测到辊表面有异常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确定了辊表面的异常部分H的情况下的切换后的输送路径P3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再者,对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附带相同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的制造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制造装置1在作为用于制造电池的电极的一工序的压制工序中被使用。所制造的电极用于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所制造的电极也可以用于一次电池。压制工序之前的工序有涂布工序和干燥工序。涂布工序中,通过连续涂布以预定的设定宽度分别向带状的金属箔的正反两面涂布电极糊。电极糊为浆液状,包含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可以是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的任一种。干燥工序中,使涂布在带状的金属箔的正反两面的电极糊干燥。由此,得到在带状的金属箔的正反两面分别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电极A。压制工序中,该带状电极A在被卷取的状态下安装于放卷辊,当放卷辊工作时,带状电极A从放卷辊被送出,在被施加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带状电极A以预定的输送速度在放卷辊与卷取辊之间输送。如果该带状电极A的输送开始,则制造装置1进行工作。制造装置1具备压辊10、切换装置20、检测装置30和控制装置100。带状电极A沿着从设置放卷辊的上游侧(图1的左侧)向设置卷取辊的下游侧(图1的右侧)的方向输送。压辊10被构成为对输送中的带状电极A进行压制加工,以提高在带状电极A的正反两面分别形成的活性物质层的密度。压辊10具备分别具有辊表面(与作为压制对象的带状电极A的接触面)一对压辊11、12。压辊10利用压辊11的辊表面与压辊12的辊表面夹入带状电极A,由此对带状电极A的正反两面进行压制加工。切换装置20被构成为能够切换带状电极A的输送路径。切换装置20包含在放卷辊与压辊10之间(即比压辊10靠上游侧)的输送路径上设置的辊机构21、和在压辊10与卷取辊之间(即比压辊10靠下游侧)的输送路径上设置的辊机构22。如后述的图2、图3所示,切换装置20通过协调控制上游侧的辊机构21与下游侧的辊机构22的位置关系,能够切换辊机构21与辊机构22之间的带状电极A的输送路径。检测装置30设置于辊机构22与卷取辊之间(即比压辊10靠下游侧)的输送路径,检测从压辊10通过后的带状电极A的状态。例如,检测装置30具备分别拍摄带状电极A的正反两面的一对照相机31、32、以及根据由照相机31、32拍摄的数据来确认带状电极A的状态的图像识别系统33。检测装置30将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100输出。再者,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识别系统33包含于检测装置30的例子,但图像识别系统33的功能也可以包含于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内置有未图示的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和存储器。控制装置100基于来自检测装置30的信息等,控制压辊10和切换装置20等。<带状电极的输送路径>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协调控制切换装置20所含的辊机构21、22的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的制造装置,具备压辊、切换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压辊被构成为对输送中的带状的电极进行压制加工,该辊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的宽度,所述切换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切换所述电极的输送路径,切换在压制加工中与所述电极接触的所述辊表面的接触区域,所述检测装置被构成为检测所述辊表面的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被构成为控制所述切换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接触区域为第1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切换装置将所述接触区域从所述第1区域切换为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不包含所述辊表面之中的异常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1 JP 2017-1685341.一种电极的制造装置,具备压辊、切换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压辊被构成为对输送中的带状的电极进行压制加工,该辊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极的宽度,所述切换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切换所述电极的输送路径,切换在压制加工中与所述电极接触的所述辊表面的接触区域,所述检测装置被构成为检测所述辊表面的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被构成为控制所述切换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接触区域为第1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到所述辊表面有异常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切换装置将所述接触区域从所述第1区域切换为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不包含所述辊表面之中的异常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制造装置,所述辊表面的宽度被设定为所述电极的宽度的2倍以上,所述第2区域不与所述第1区域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制造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繁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