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散热器和具有其的功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90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散热器和具有其的功率模块,多通道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管,多个散热管包括第一外侧散热管、至少一个中间散热管和第二外侧散热管;多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流量控制阀的外周壁设有节流口,在进口流路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散热器,通过在多个散热管内设置流量控制阀,其中位于下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从而可以使流入多个散热管内的冷却液的量相同,使每个散热管的散热效率相同,可以实现多通道散热器的均匀散热。多通道散热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Multichannel radiators and power modules with th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channel radiator and a power module thereof. The multi-channel radiato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pipes,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pipes including a first outer radiating pipe,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radiating pipe and a second outer radiating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flow control valves, each of which has a throttling inlet on the outer wall and is located downstream in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liquid in the inlet flow path. The total opening area of the throttle outle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upstream throttle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installing flow control valves in multiple heat sinks, the total open area of the downstream throttle por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upstream throttle port, so that the amount of cooling liquid flowing into multiple heat sinks is the sam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of each heat sink is the same, and the uniform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multi-channel heat sink can be realized. The multi-channel radiator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which can achieve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散热器和具有其的功率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散热器和具有其的功率模块。
技术介绍
车用IGBT功率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功率模块自身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其正常工作,通常设置水冷散热器对其进行散热。水冷散热器包括多个扁平状的散热扁管,每两个散热扁管之间放置一个功率模块,注入水冷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在多个散热扁管之间流通以实现对功率模块降温的目的。然而,常规的水冷散热器不具有均流的作用,通往每个散热扁管内的冷却液的量不同,越远离进水口的散热扁管内的冷却液量越少,从而使每个散热扁管的散热效率不同,导致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功率模块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通道散热器,所述多通道散热器具有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均流、散热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多通道散热器的功率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管,所述多个散热管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多个散热管包括第一外侧散热管、至少一个中间散热管和第二外侧散热管,所述中间散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和所述第二外侧散热管之间,每个所述散热管内设有散热通路,每个所述散热管上设有与所述散热通路连通的进口通孔和出口通孔,所述多个散热管的所述出口通孔依次连通以限定出出口流路;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的进口通孔连通,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的出口通孔连通;多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内设有流通流路,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外周壁设有与所述流通流路连通的节流口,每个所述散热管的进口通孔设有所述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散热管上的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相应的所述节流口与相应的所述散热通路连通,多个所述进口通孔处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依次相连以限定出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进口流路,在所述进口流路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散热器,通过在多个散热管内设置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上设有冷却液的流通流路和节流口,其中位于下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从而可以使流入多个散热管内的冷却液量大致相同,可以使每个散热管的散热效率相同,实现多通道散热器的均匀散热。多通道散热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插接方式配合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连接处焊接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为中空件,所述配合部内设有流通流路;分流部,所述分流部的至少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相连,所述分流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所述节流口,每个所述节流口均与相对应的所述流通流路连通以实现分流;其中,相邻所述流量控制阀之间的所述配合部配对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管和所述流量控制阀焊接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管的所述出口通孔均设有所述流量控制阀,多个所述出口通孔处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依次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出口流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出口流路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散热管上的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上设有多个所述节流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多个所述节流口在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通道散热器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连接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管的外周壁设有定位部,所述多通道散热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件,每个所述固定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多个散热管的所述定位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功率模块,包括:多个功率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多通道散热器,相邻所述散热管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功率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功率模块,通过设置上述多通道散热器,多通道散热器内的每个散热管内设有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上设有冷却液的流通流路和节流口,其中位于下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从而可以使流入多个散热管内的冷却液量大致相同,可以使每个散热管的散热效率相同,实现多通道散热器的均匀散热。多通道散热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多通道散热器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与密封垫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散热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多通道散热器100,散热管10,第一外侧散热管10A,第二外侧散热管10B,中间散热管10C,进口通孔110,出口通孔120,定位部130,安装孔1310,散热部140,进口管20,出口管30,流量控制阀40,第一配合部410,第二配合部420,分流部430,节流口4310,密封垫440,固定连接件50,功率模块200,功率器件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散热器100,该多通道散热器100可以与车用IGBT功率器件60装配在一起,可以实现功率器件60的散热。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散热器100,包括:多个散热管10、进口管20、出口管30和多个流量控制阀40。如图1所示,多个散热管10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多个散热管10包括第一外侧散热管10A、至少一个中间散热管10C和第二外侧散热管10B,中间散热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散热管,所述多个散热管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多个散热管包括第一外侧散热管、至少一个中间散热管和第二外侧散热管,所述中间散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和所述第二外侧散热管之间,每个所述散热管内设有散热通路,每个所述散热管上设有与所述散热通路连通的进口通孔和出口通孔,所述多个散热管的所述出口通孔依次连通以限定出出口流路;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的进口通孔连通,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的出口通孔连通;多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内设有流通流路,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外周壁设有与所述流通流路连通的节流口,每个所述散热管的进口通孔设有所述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散热管上的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相应的所述节流口与相应的所述散热通路连通,多个所述进口通孔处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依次相连以限定出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进口流路,在所述进口流路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散热管,所述多个散热管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多个散热管包括第一外侧散热管、至少一个中间散热管和第二外侧散热管,所述中间散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和所述第二外侧散热管之间,每个所述散热管内设有散热通路,每个所述散热管上设有与所述散热通路连通的进口通孔和出口通孔,所述多个散热管的所述出口通孔依次连通以限定出出口流路;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的进口通孔连通,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外侧散热管的出口通孔连通;多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内设有流通流路,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外周壁设有与所述流通流路连通的节流口,每个所述散热管的进口通孔设有所述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散热管上的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相应的所述节流口与相应的所述散热通路连通,多个所述进口通孔处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依次相连以限定出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进口流路,在所述进口流路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大于位于上游的所述节流口的开口总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插接方式配合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连接处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为中空件,所述配合部内设有流通流路;分流部,所述分流部的至少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相连,所述分流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百强陈银张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