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跃强专利>正文

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54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基体为扇形空腹管状结构,横截面两侧边即分别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接触的两侧面的夹角,为30~90°,两侧面的宽度相等,其两边沿都各设有1个与其垂直的翼翅,4个翼翅的末边沿是分别朝向外侧的有突缘的曲面,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上的密封条对应相吻合的1~2条纵向凹槽,其特征是横截面向外凸出的弯曲边即转角面,是由2~6个相同的向外凸出的圆弧面相连接组成,且上述圆弧面之间的1~5条连接线的内壁与两侧面的连接线内壁之间的距离,都与两侧面的宽度相等。(*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安装门窗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型材,尤其涉及一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
技术介绍
现有排门窗的转角边框型材,主体产品是老90型,大多是拼接式组合安装。不仅原材料耗用多,而且结构不牢靠,安装不方便,外形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这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基体为扇形空腹管状结构,横截面两侧边即分别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接触的两侧面的夹角,为30~90°,两侧面的宽度相等,其两边沿都各设有1个与其垂直的翼翅,4个翼翅的末边沿是分别朝向外侧的有突缘的曲面,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上的密封条对应相吻合的1~2条纵向凹槽,其特征是横截面向外凸出的弯曲边即转角面,是由2~6个相同的向外凸出的圆弧面相连接组成,且上述圆弧面之间的1~5条连接线的内壁与两侧面的连接线内壁之间的距离,都与两侧面的宽度相等。这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的进一步特征是,扇形空腹管内可以设有支撑筋,以增加刚度和整体载荷能力。这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的再进一步特征是,扇形空腹管内可以设有与横截面的两侧边的夹角分别是75~45°的一字形支撑筋。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结构力学、刚性薄板理论为设计基础,应用了等效设计原理,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牢靠,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耗用原材料相对减少的优点。增加了刚度,分散了应力,减小了色差,提高了触摸舒适度和立体美感,呈现中华民族古建筑风格。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连体转角边框铝合金型材这种连体转角边框铝合金型材,基体为扇形空腹管状结构,可以内插工程塑料连接件作为骨架,配合榫接工艺与同品种系列的门窗框用型材组装成一体,还可以填充具有隔声保温作用的发泡剂。基体横截面两侧边1、2,即分别与两侧的门窗扇竖框接触的两侧面的夹角为90°,两侧边1、2的长度相等,即两侧面的宽度相等,其两边沿都各设有1个与其垂直的翼翅3、4、5和6,翼翅3、4、5和6可以用作外护板。翼翅3、4、5和6的末边沿是分别朝向外侧的有突缘的曲面7、8、9和10,有突缘的曲面7、8、9和10可以提高刚度和触摸舒适度。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上的减震密封条对应相吻合的2条纵向凹槽11、12、13和14,以提高密封保温、减震降噪性能以及抗风压能力。其特征是横截面向外凸出的弯曲边,即转角面是由6个相同的向外凸出的圆弧面15、16、17、18、19和20相连接组成,可以提高排门窗用连体转角边框的刚度和触摸舒适度,增加立体美感,呈现中华民族古建筑风格。且上述圆弧面15、16、17、18、19和20之间的5条连接线的内壁与两侧面的连接线内壁之间的距离,都与两侧面的宽度相等。连接处形成的波形,可以分散应力,增加刚度,减小色差,还兼具连贯装饰线条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基体为扇形空腹管状结构,横截面两侧边即分别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接触的两侧面的夹角,为30~90°,两侧面的宽度相等,其两边沿都各设有1个与其垂直的翼翅,4个翼翅的末边沿是分别朝向外侧的有突缘的曲面,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上的密封条对应相吻合的1~2条纵向凹槽,其特征是横截面向外凸出的弯曲边即转角面,是由2~6个相同的向外凸出的圆弧面相连接组成,且上述圆弧面之间的1~5条连接线的内壁与两侧面的连接线内壁之间的距离,都与两侧面的宽度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其特征是扇形空腹管内可以设有支撑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其特征是扇形空腹管内可以设有与横截面的两侧边的夹角分别是75~45°的一字形支撑筋。专利摘要一种连体转角边框型材,基体为扇形空腹管状结构,分别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接触的两侧面的夹角为30~90°,两侧面的宽度相等,其两边沿都各设有1个与其垂直的翼翅,翼翅末边沿是分别朝向外侧的有突缘的曲面,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门窗扇的竖框上的密封条对应相吻合的1~2条纵向凹槽,其特征是转角面是由2~6个相同的向外凸出的圆弧面相连接组成,且上述圆弧面之间的1~5条连接线的内壁与两侧面的连接线内壁之间的距离,都与两侧面的宽度相等。以结构力学、刚性薄板理论为设计基础,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牢靠,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耗用原材料相对减少的优点。增加了刚度,分散了应力,减小了色差,提高了触摸舒适度和立体美感,呈现中华民族古建筑风格。文档编号E06B1/04GK2615291SQ03243379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袁跃强 申请人:袁跃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袁跃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