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条和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761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2)的方法,该齿条(2)具有至少一个带齿部分(21)和至少一个轴部分(24),带齿部分(21)具有齿部(22),轴部分(24)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部分。提供包括至少一个带齿区段(61)和轴区段(62)的分开的区段,所述区段在共同的纵向轴线(L)上定向,并且区段的朝向彼此定向的轴向接合表面(28)通过摩擦焊接在焊接点处连接在一起。出于摩擦焊接加工的目的:使接合表面(28)摩擦接触;区段(61、62)绕纵向轴线(L)相对于彼此旋转以相互摩擦;接合表面(28)通过压力彼此压靠;区段(61、62)在轴向方向(A)上朝向彼此移动规定的接合距离(X);并且区段(61、62)保持就位而不摩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构造的齿条的区段的接合过程。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这通过具有下述步骤的方法而实现:通过相当于摩擦力的压力进行摩擦;进行摩擦,以便通过等于摩擦力的5倍至12倍的热引入力而引入热;通过大约等于摩擦力的10倍至20倍的焊接力将接合面压在一起,直到达到规定的接合距离(X)为止。

Rack and rack method for producing steering gear of motor vehicl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ack (2) for a steering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The rack (2) has at least one toothed part (21) and at least one axle part (24), the toothed part (21) has a toothed part (22), and the axle part (24) includes at least one functional part. Provides a separate section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oothed section (61) and a shaft section (62), which is oriented on a common longitudinal axis (L) and whose axially oriented jointed surfaces (28) are joined at the welding points by friction welding. For the purpose of friction welding processing, the jointing surface (28) is frictionally contacted; the sections (61, 62) rotate around the longitudinal axis (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o friction; the joining surfaces (28) press against each other through pressure; the sections (61, 62) move towards each other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 and the sections (61, 62) remain in place without friction.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the engagement process of the section of the constructed rack.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is is achieved by means of a method having the following steps: friction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pressure equivalent to friction force; friction is carried out so as to introduce heat by thermal introduction force equal to 5 to 12 times friction force; and joint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welding force equal to approximately 10 to 20 times friction force until the specified joint distance (X) is rea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齿条和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的方法,所述齿条具有至少一个带齿部分和至少一个轴部分,带齿部分具有齿部,轴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功能部分,在该方法中,提供包括至少一个带齿区段和一个轴区段的分开的区段,所述分开的区段在共同的纵向轴线上对准,并且所述分开的区段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带齿区段和一个轴区段的朝向彼此引导的轴向接合面通过摩擦焊接在焊接接头处彼此连接,其中,为了进行摩擦焊接:-使接合面摩擦接触;-区段为了摩擦绕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接合面通过接触压力相互压缩;-区段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预定的接合路径;并且-区段保持就位而不摩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所述齿条具有至少一个带齿部分和至少一个轴部分,带齿部分具有齿部,轴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功能部分,其中,带齿部分包括具有直径的过渡部分,并且轴部分包括具有直径的过渡区域,其中,过渡区域在接头处彼此连接,其中,接头包括焊缝。本专利技术同样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所述齿条包括摩擦焊接至彼此的两个区段。在车辆转向机构中,作为旋转运动的转向命令通过方向盘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2)的方法,所述齿条(2)具有至少一个带齿部分(21)和至少一个轴部分(24),所述带齿部分(21)具有齿部(22),所述轴部分(24)具有至少一个功能部分,在所述方法中,提供包括至少一个带齿区段(61)和一个轴区段(62)的分开的区段,所述分开的区段在共同的纵向轴线(L)上对准,并且所述分开的区段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带齿区段(61)和所述一个轴区段(62)的朝向彼此引导的轴向接合面(28)通过摩擦焊接在焊接接头处彼此连接,其中,为了进行摩擦焊接:‑使所述接合面(28)摩擦接触;‑为了摩擦使所述区段(61、62)绕所述纵向轴线(L)相对于彼此旋转;‑使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06 DE 102016212301.71.一种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齿条(2)的方法,所述齿条(2)具有至少一个带齿部分(21)和至少一个轴部分(24),所述带齿部分(21)具有齿部(22),所述轴部分(24)具有至少一个功能部分,在所述方法中,提供包括至少一个带齿区段(61)和一个轴区段(62)的分开的区段,所述分开的区段在共同的纵向轴线(L)上对准,并且所述分开的区段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带齿区段(61)和所述一个轴区段(62)的朝向彼此引导的轴向接合面(28)通过摩擦焊接在焊接接头处彼此连接,其中,为了进行摩擦焊接:-使所述接合面(28)摩擦接触;-为了摩擦使所述区段(61、62)绕所述纵向轴线(L)相对于彼此旋转;-使所述接合面(28)通过接触压力相互压缩;并且-使所述区段(61、62)在轴向方向(A)上朝向彼此移动预定的接合路径(X);-使所述区段(61、62)保持就位而不摩擦;其特征在于下述步骤:-通过初始摩擦力水平的接触压力进行初始摩擦;-通过为所述初始摩擦力的5倍至12倍的输入力进行热输入摩擦;-通过约为所述初始摩擦力的10倍至20倍的焊接力使所述接合面相互压缩,直到达到所述预定的接合路径(X)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摩擦力在10kN与30kN之间。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影响区域中的所述区段被加热至至多250℃,所述热影响区域当从所述焊接接头进行测量时具有为区段直径(ds)的至多0.5倍的轴向宽度。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焊接接头处的轴向芯部区域(94)中的材料中进行硬度增加,所述硬度增加大于以同轴方式围绕所述芯部区域(94)的周边区域(93)中的硬度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区域(94)中的硬度增加比所述周边区域(93)中的硬度增加大至多5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轴向芯部区域(94)中的材料中进行至多250HV1的硬度增加,并且在所述周边区域(93)中进行至多200HV1的硬度增加。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区段被夹持在夹持装置(70)中的夹持元件(711、712、713)之间,所述夹持元件(711、712、713)至少部分地支承在参考面上。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尔夫·埃克斯坦赫尔穆特·布劳恩韦尔特·贝诺尔德德特勒夫·林德纳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列支敦士登,L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