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00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机,该绕线机包括: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和平移机构,平移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的一侧;平移机构与驱动机构耦合,平移机构上设置有导针,导针用于引导铜丝出线;旋转机构用于与绝缘骨架耦合,带动绝缘骨架转动,以将铜丝绕设在绝缘骨架上;其中,在旋转机构转动一圈后,驱动机构驱动平移机构相对于旋转机构平移设定的距离,调整导针与旋转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绕线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线机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平移机构的相互配合,将铜丝均匀地绕设在绝缘骨架上,不仅可以保证绕设的力度、速度以及均匀度均可控,还可以达到较高的绕线精度,提高感应线圈的性能。

A Win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 translat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l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he translating mechanism is coupl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guide pin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lating mechanism, and the guide pin is used to guide the copper wire out of the wire;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couple with the insulating skeleton and drive the insulating skeleton to rotate so as to set the copper wire around the insulating skeleton. On the rack, after rotating one circle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relative to the setting distan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djusts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guide pin and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o adjust the winding distance. The winding machin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evenly wound on the insulating skeleton through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It can not only ensure that the strength, speed and uniformity of the winding are controllable, but also achieve high winding accuracy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duction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感应线圈制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为感应线圈,为了保证传感器的性能,对于感应线圈的要求极高,例如,存在一种太阳总辐射传感器,其核心元器件为精密感应线圈,该精密感应线圈是通过将直径为0.08mm的康铜丝以0.1mm的间隔,在绝缘骨架上缠绕60圈制作而成,康铜丝之间不能重叠且必须均匀排布。另外,对于缠绕力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缠绕过紧,冷缩时容易绷断;如果缠绕太松,容易出现重叠短路的情况。多年来行业内一般采用人工绕制,人工绕制需要由练习数年的熟练工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报废率高,另外,当速度、力度或均匀度把握不够时,成品受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后寿命很短。也有采用机械齿轮式“手摇绕线机”进行绕制,但是,机械齿轮式“手摇绕线机”是通过齿轮变速辅助绕制,通过编码器实现计数,由于齿轮减速比不可调,且精度低(很难达到0.1mm的绕线间隔),齿轮啮合有间隙误差,会造成绕线不均匀,无法制作出性能较优的感应线圈。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机,其目的在于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平移机构的相互配合,将铜丝均匀地绕设在绝缘骨架上,绕设的力度、速度以及均匀度均可控,不仅可以达到较高的绕线精度,而且可以保证绕线的均匀性,提高感应线圈的性能,由此解决目前的绕线机制作的感应线圈的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驱动机构1、旋转机构2和平移机构3,所述平移机构3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2的一侧;所述平移机构3与所述驱动机构1耦合,所述平移机构3上设置有导针31,所述导针31用于引导铜丝出线;所述旋转机构2用于与绝缘骨架4耦合,带动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以将铜丝绕设在所述绝缘骨架4上;其中,在所述旋转机构2转动一圈后,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所述平移机构3相对于所述旋转机构2平移设定的距离,调整所述导针31与所述旋转机构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绕线间距。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连杆21、码盘22和传感器23;所述码盘22套设在所述连杆21上,所述传感器23邻近所述码盘22设置,其中,所述码盘22上设置有一个标定部221;所述连杆21用于与所述绝缘骨架4耦合,以带动所述码盘22与所述绝缘骨架4同轴转动;所述传感器23用于检测所述标定部221的位置,以标定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一圈。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2还包括第一底座24、第一驱动组件25和第一轴承26;所述第一轴承26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24上,所述连杆21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26上,所述连杆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5连接,所述连杆21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绝缘骨架4耦合;所述标定部221为一缺口,所述传感器23为光耦,所述光耦通过所述缺口标定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一圈。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5为步进电机或手轮。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1和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连接;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连接板32,所述导针3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上,所述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321,所述连接板32通过所述第一耦合器321套设在所述驱动杆12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12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板32沿着所述驱动杆12移动设定的距离,调整所述导针31与所述旋转机构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绕线间距。优选地,所述平移机构3还包括升降组件33,所述升降组件33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上,所述升降组件33包括升降臂331,所述导针31设置在所述升降臂331上;所述升降组件33用于调整所述升降臂331的升降高度,以调节铜丝的出线角度。优选地,所述驱动杆1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耦合器321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12上的外螺纹相互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平移机构3还包括第二底座34和光轴35,所述光轴35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34上;所述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二耦合器322,所述连接板32通过所述第二耦合器322套设在所述光轴35上;其中,所述驱动杆12转动时,对所述连接板32施加驱动力,所述连接板32在所述光轴35的引导下,沿所述驱动杆12做直线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杆12为丝杆,所述第一耦合器321为滚珠螺母;所述驱动机构1还包括第三底座13和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13上,所述丝杆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14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33还包括舵机332和驱动臂333;所述舵机33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上,所述驱动臂333的一端与所述舵机332连接,所述驱动臂333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臂331连接;所述舵机332用于依据位于导针31和绝缘骨架4之间的铜丝与预设平面的夹角,调节所述驱动臂333的伸缩长度,以调整所述升降臂331的升降高度,从而使得位于导针31和绝缘骨架4之间的铜丝与预设平面的夹角,满足预设阈值。优选地,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5和处理装置6,所述处理装置6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5和所述升降组件33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5邻近所述升降组件33设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5用于确定位于导针31和绝缘骨架4之间的铜丝与预设平面的夹角大小;所述处理装置6用于依据位于导针31和绝缘骨架4之间的铜丝与预设平面的夹角大小,驱动所述舵机332调节所述驱动臂333的伸缩长度。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绕线机,该绕线机包括: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和平移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将铜丝均匀地绕设在绝缘骨架上,绕设的力度、速度以及均匀度均可控,保证感应线圈的性能;在旋转机构带动绝缘骨架转动一圈后,驱动机构带动平移机构平移设定的距离,其中,设定的距离依据绕线间距而定,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平移机构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达到较高的绕线精度,而且可以保证绕线的均匀性,提高感应线圈的性能。进一步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制作感应线圈,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以及良品率。另外,可以调节绕线间隔,具有较广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机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绕线机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臂处于第一位置下的侧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臂处于第二位置下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驱动机构(1)、旋转机构(2)和平移机构(3),所述平移机构(3)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2)的一侧;所述平移机构(3)与所述驱动机构(1)耦合,所述平移机构(3)上设置有导针(31),所述导针(31)用于引导铜丝出线;所述旋转机构(2)用于与绝缘骨架(4)耦合,带动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以将铜丝绕设在所述绝缘骨架(4)上;其中,在所述旋转机构(2)转动一圈后,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所述平移机构(3)相对于所述旋转机构(2)平移设定的距离,调整所述导针(31)与所述旋转机构(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绕线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驱动机构(1)、旋转机构(2)和平移机构(3),所述平移机构(3)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2)的一侧;所述平移机构(3)与所述驱动机构(1)耦合,所述平移机构(3)上设置有导针(31),所述导针(31)用于引导铜丝出线;所述旋转机构(2)用于与绝缘骨架(4)耦合,带动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以将铜丝绕设在所述绝缘骨架(4)上;其中,在所述旋转机构(2)转动一圈后,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所述平移机构(3)相对于所述旋转机构(2)平移设定的距离,调整所述导针(31)与所述旋转机构(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绕线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连杆(21)、码盘(22)和传感器(23);所述码盘(22)套设在所述连杆(21)上,所述传感器(23)邻近所述码盘(22)设置,其中,所述码盘(22)上设置有一个标定部(221);所述连杆(21)用于与所述绝缘骨架(4)耦合,以带动所述码盘(22)与所述绝缘骨架(4)同轴转动;所述传感器(23)用于检测所述标定部(221)的位置,以标定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一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还包括第一底座(24)、第一驱动组件(25)和第一轴承(26);所述第一轴承(26)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24)上,所述连杆(21)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26)上,所述连杆(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5)连接,所述连杆(21)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绝缘骨架(4)耦合;所述标定部(221)为一缺口,所述传感器(23)为光耦,所述光耦通过所述缺口标定所述绝缘骨架(4)转动一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5)为步进电机或手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1)和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连接;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连接板(32),所述导针(3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上,所述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321),所述连接板(32)通过所述第一耦合器(321)套设在所述驱动杆(12)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12)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板(32)沿着所述驱动杆(12)移动设定的距离,调整所述导针(31)与所述旋转机构(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绕线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辰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