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45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钉,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铆钉壳体、操作件和驱动件,所述铆钉壳体包括供操作件旋转卡合的端盖部、可形变改变扩口大小的弹片组、以及多个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弹片组包括多个绕端盖部中心呈周向分布的弯钩段,弯钩段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端盖部,弯钩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用于卡扣板件;所述操作件包括嵌入端盖部的操作柄、一体连接操作柄并且延伸至弹片组内的螺纹杆;所述导向块和驱动件通过导向槽滑移连接且沿端盖部的轴线方向滑移,驱动件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螺纹杆配合,具有安装省力便捷,可以快速拆卸,铆接牢固可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钉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板材安装固定的铆钉。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铆钉主要是T字型的,由头部和杆部组成,常用的有半圆头、平头、实心铆钉等,利用自身的变形,连接两个带孔的零件。铆钉是利用变形进行固定,同时也容易使连接件产生变形。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73130A,于2006年5月17日公开的一种铆钉,金属铆钉的侧壁有若干倒刺凸起。该专利中的铆钉为常用的半圆头铆钉,使用上需要工具安装,并且是一次性安装,如果铆接失败,需要重新更换,此时更换不易,装卸都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铆钉,具有安装省力便捷,可以快速拆卸,铆接牢固可靠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铆钉,包括铆钉壳体、操作件和驱动件,所述铆钉壳体包括供操作件旋转卡合的端盖部、可形变改变扩口大小的弹片组、以及多个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弹片组包括多个绕端盖部中心呈周向分布的弯钩段,弯钩段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端盖部,弯钩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用于卡扣板件;所述操作件包括嵌入端盖部的操作柄、一体连接操作柄并且延伸至弹片组内的螺纹杆;所述导向块和驱动件通过导向槽滑移连接且沿端盖部的轴线方向滑移,驱动件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螺纹杆配合;其中,当操作件旋转的时候,使驱动件的撑开弹片组改变扩口大小。通过上述设置,铆钉壳体安装于板材的安装孔中,通过旋转操作件,使得螺纹连接在操作件上的驱动件往操作件的端部运动,驱动件同时还配合导向块的导向槽滑移,所以驱动件移动的时候,能够使得驱动件的侧壁抵触弯钩段,使得弯钩段变形,从而扩大弹片组的开口,从而可以使得弯钩段能够卡在板材的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板材的连接,当需要拆除的时候,能够通过反向旋转操作件,此时驱动件反向运动,使得铆钉壳体的弯钩段恢复自身的初始状态,此时弹片组的开口缩小,容易从板材的安装孔中取出。此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一般的铆接过程都需要施加较大的力,并且是垂直板材进行敲击,而本方案采用旋转的操作方式,不易损坏板材的表面。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铆钉壳体与弯钩段相连的部分留有弧形的间隙。通过上述设置,此间隙能够使得弯钩段的扩展空间更大,弯钩段变形的时候活动空间更多。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端盖部设置有环形的卡槽,所述操作柄上设置有环形的台阶块,台阶块卡入卡槽中。通过上述设置,环形的卡槽和台阶块能够对操作件进行限位,限位的同时又不影响操作件旋转。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件脱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端盖部的顶面设置有“一”字槽或“十”字槽。通过上述设置,采用通用的“一”字槽或“十”字槽,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螺丝刀对操作件进行旋转。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驱动件的周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卡接在滑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得驱动件的滑动更加平稳。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导向块和弯钩段间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驱动件运动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由外界连通至螺纹杆的注油通道。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起到润滑作用,能够将外界的润滑油通到螺纹杆,使得螺纹杆旋转更加顺畅。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利用旋转操作件使得驱动件上下运动,并且由驱动件撑开铆钉壳体的弯钩段,实现弹片组的开口扩展,实现板材的铆接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可以进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弹片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弹片组扩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结构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铆钉壳体;11、端盖部;111、卡槽;12、弹片组;121、弯钩段;13、导向块;131、导向槽;2、操作件;21、操作柄;22、螺纹杆;23、台阶块;24、“一”字槽;3、驱动件;31、螺纹孔;32、滑块;4、间隙;5、注油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一种铆钉,可以采用塑料材质,铆钉还可以采用铜制材料或铁质材料,主要适合用在塑料板材,木质板材。参考图3所示,包括铆钉壳体1、操作件2和驱动件3。铆钉壳体1包括供操作件2旋转卡合的端盖部11、可形变改变扩口大小的弹片组12、以及多个具有导向槽131的导向块13。弹片组12包括多个绕端盖部11中心呈周向分布的弯钩段121。弯钩段12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端盖部11,弯钩段1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用于卡扣板件。弯钩段121的外部直径扩张后大于铆钉孔。操作件2包括嵌入端盖部11的操作柄21、一体连接操作柄21并且延伸至弹片组12内的螺纹杆22。导向块13和驱动件3通过导向槽131滑移连接且沿端盖部11的轴线方向滑移,驱动件3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31,螺纹孔31和螺纹杆22配合。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1示意了弹片组12开口处于收缩状态,图2示意的是,当操作件2旋转的时候,使驱动件3的撑开弹片组12改变扩口,使其扩张。参考图4所示,铆钉壳体1与弯钩段121相连的部分留有弧形的间隙4。此间隙4能够使得弯钩段121的扩展空间更大,弯钩段121变形的时候活动空间更多。端盖部11设置有环形的卡槽111,操作柄21上设置有环形的台阶块23,台阶块23卡入卡槽111中。环形的卡槽111和台阶块23能够对操作件2进行限位,限位的同时又不影响操作件2旋转。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件2脱落。对于此环形的卡槽111的加工和操作件2的安装过程如下,卡槽111的加工,是通过铣刀设备铣出此形状,然后环形的卡槽111开口是具有翻边的,此时开口可以让台阶块23进入,当台阶块23进入到卡槽111后,将翻边压合在台阶块23的上方,使得翻边能够扣合在台阶块23上,最终形成现有图4所示的样子。由此可见,此加工后,操作件2一次性安装后,无法脱离。端盖部11的顶面设置有“一”字槽24或“十”字槽。采用通用的“一”字槽24或“十”字槽,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螺丝刀对操作件2进行旋转。图4,只是示意了“一”字槽24的结构。参考图3所示,驱动件3的周面上设置有滑块32,滑块32卡接在滑槽内。利用滑块32和滑槽的配合,使得驱动件3的滑动更加平稳。导向块13和弯钩段121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驱动件3运动的稳定性。间隔设置是指,一个导向块13一个弯钩段121,一个导向块13一个弯钩段121如此排列。参考图4所示,操作件2上设置有由外界连通至螺纹杆22的注油通道5。能够起到润滑作用,能够将外界的润滑油通到螺纹杆22,使得螺纹杆22旋转更加顺畅。铆钉壳体1安装于板材的安装孔中,通过旋转操作件2,使得螺纹连接在操作件2上的驱动件3往操作件2的端部运动,驱动件3同时还配合导向块13的导向槽131滑移,所以驱动件3移动的时候,能够使得驱动件3的侧壁抵触弯钩段121,使得弯钩段121变形,从而扩大弹片组12的开口,从而可以使得弯钩段121能够卡在板材的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板材的连接,当需要拆除的时候,能够通过反向旋转操作件2,此时驱动件3反向运动,使得铆钉壳体1的弯钩段121恢复自身的初始状态,此时弹片组12的开口缩小,容易从板材的安装孔中取出。此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一般的铆接过程都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钉,其特征是,包括铆钉壳体、操作件和驱动件,所述铆钉壳体包括供操作件旋转卡合的端盖部、可形变改变扩口大小的弹片组、以及多个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弹片组包括多个绕端盖部中心呈周向分布的弯钩段,弯钩段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端盖部,弯钩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用于卡扣板件;所述操作件包括嵌入端盖部的操作柄、一体连接操作柄并且延伸至弹片组内的螺纹杆;所述导向块和驱动件通过导向槽滑移连接且沿端盖部的轴线方向滑移,驱动件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螺纹杆配合;其中,当操作件旋转的时候,使驱动件的撑开弹片组改变扩口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钉,其特征是,包括铆钉壳体、操作件和驱动件,所述铆钉壳体包括供操作件旋转卡合的端盖部、可形变改变扩口大小的弹片组、以及多个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弹片组包括多个绕端盖部中心呈周向分布的弯钩段,弯钩段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端盖部,弯钩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用于卡扣板件;所述操作件包括嵌入端盖部的操作柄、一体连接操作柄并且延伸至弹片组内的螺纹杆;所述导向块和驱动件通过导向槽滑移连接且沿端盖部的轴线方向滑移,驱动件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螺纹杆配合;其中,当操作件旋转的时候,使驱动件的撑开弹片组改变扩口大小。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门博腾铆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