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64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53
提供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包括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壳体(2)、阀套(3)、阀芯(4),阀芯(4)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刚性连接,其随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转动,阀套(3)过盈压入壳体(2)中,阀芯(4)插入阀套(3)中。与传统电液压力伺服阀相比,取消了前置级力矩马达,避免了传统薄壁弹簧管破裂的可能,提高了抗污染能力,具有结构新颖、抗污染能力强、动态高、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主要为输出额定工作压力。
技术介绍
电液压力伺服阀是液压系统的重要元件,功能是接受控制盒输出的电信号,输出额定工作压力。当前普遍使用的电液压力伺服阀为双喷嘴挡板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由于喷嘴和挡板间隙只有0.035~0.045mm,对液压油的清洁度非常敏感,存在着抗污染能力差的缺点,经常由于污染物堵塞引起电液压力伺服阀故障,从而导致飞机侧偏。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加工工艺复杂、调试困难、生产效率不高,双喷嘴挡板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和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均使用由薄壁弹簧管作为弹性支撑元件的液压放大器作为前置级,在使用中容易引起震荡,导致薄壁弹簧管破裂,从而造成输出压力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其特征为:所述的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包括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壳体2、阀套3、阀芯4,阀芯4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刚性连接,其随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转动,阀套3过盈压入壳体2中,阀芯4插入阀套3中;所述的阀芯4上开有环槽5与阀套3输出压力窗口8沟通,阀芯4中间开有矩形槽6与环槽5连通。所述的阀套3上开有进油窗口7、回油窗口9、和输出压力窗口8。所述的阀套3上的进油窗口7和回油窗口9之间的距离小于阀芯4中间矩形槽6宽度。所述的进油窗口7和回油窗口9为矩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取消了传统伺服阀前置级液压放大器,避免了传统薄壁弹簧管破裂的可能,增加了结构强度,具有结构新颖、抗污染能力强、动态高、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阀芯矩形槽与阀套回油控制窗口连通示意图;图2为阀芯矩形槽与阀套进油控制窗口连通示意图;图3为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刚性连接的阀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阀套示意图;图中:1是有限转角力矩电机、2是壳体、3是阀套、4是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包括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壳体2、阀套3、阀芯4,阀芯4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刚性连接,其随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转动,阀套3过盈压入壳体2中,阀芯4插入阀套3中;所述的阀芯4上开有环槽5与阀套3输出压力窗口8沟通,阀芯4中间开有矩形槽6与环槽5连通。所述的阀套3上开有进油窗口7、回油窗口9、和输出压力窗口8。所述的阀套3上的进油窗口7和回油窗口9之间的距离小于阀芯4中间矩形槽6宽度。所述的进油窗口7和回油窗口9为矩形结构。与传统双喷嘴挡板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和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相比,取消了前置级液压放大器,避免了传统薄壁弹簧管破裂的可能,增加了结构强度,具有结构新颖、抗污染能力强、动态高、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其特征为:所述的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包括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壳体(2)、阀套(3)、阀芯(4),阀芯(4)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刚性连接,其随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转动,阀套(3)过盈压入壳体(2)中,阀芯(4)插入阀套(3)中;所述的阀芯(4)上开有环槽(5)与阀套(3)输出压力窗口(8)沟通,阀芯(4)中间开有矩形槽(6)与环槽(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其特征为:所述的旋转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包括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壳体(2)、阀套(3)、阀芯(4),阀芯(4)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刚性连接,其随有限转角力矩电机(1)的转轴转动,阀套(3)过盈压入壳体(2)中,阀芯(4)插入阀套(3)中;所述的阀芯(4)上开有环槽(5)与阀套(3)输出压力窗口(8)沟通,阀芯(4)中间开有矩形槽(6)与环槽(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