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及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26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及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的装置本体、能在所述空腔内滑动的滑动芯体、弹簧、电源和报警器;所述滑动芯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滑动接触的接触特征,所述弹簧容置在所述空腔并固定在远离所述开口的空腔底部,所述滑动芯体从所述空腔的开口插入并顶住所述弹簧;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靠近空腔底部的导电部和靠近开口的非导电部,所述接触特征导电;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乘客无法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的报警进行干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及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及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
技术介绍
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佩戴安全带可有效保护乘员的人身安全。传统的安全带警报装置(带扣锁位置)存在一定弊端:部分乘客使用非正规的单独锁舌插入带扣锁中以消除警报。此举不仅会损坏带扣锁内部机构,同时也对乘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安全带警报装置容易因为乘客的不正当干预而无法报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及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的装置本体、能在所述空腔内滑动的滑动芯体、弹簧、电源和报警器;所述滑动芯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滑动接触的接触特征,所述弹簧容置在所述空腔并固定在远离所述开口的空腔底部,所述滑动芯体从所述空腔的开口插入并顶住所述弹簧;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靠近空腔底部的导电部和靠近开口的非导电部,所述接触特征导电;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或者;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芯体整体导电。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芯体为圆柱体,所述滑动芯体包括靠近所述弹簧的接触部和远离所述弹簧的滑动部,所述接触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滑动部,所述接触部的外壁作为所述接触特征与所述腔壁滑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开口还设有与所述接触部配合限制所述滑动芯体脱离所述空腔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特征为设置在所述滑动芯体外壁的滑动芯体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腔壁滑动接触。一种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本体和检测装置;所述卷收器本体包括:支架、卷带筒和织带,所述支架包括依次连接成U型的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和第三支架部,所述卷带筒可转动地夹持在所述第一支架部和所述第三支架部之间,所述织带缠绕在所述卷带筒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的装置本体、能在所述空腔内滑动的滑动芯体、弹簧、电源和报警器;所述滑动芯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滑动接触的接触特征,所述弹簧容置在所述空腔并固定在远离所述开口的空腔底部,所述滑动芯体从所述空腔的开口插入并顶住所述弹簧;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靠近空腔底部的导电部和靠近开口的非导电部,所述接触特征导电;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或者;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的装置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部上,且所述滑动芯体从所述空腔伸出并顶住所述织带。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芯体整体导电。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芯体为圆柱体,所述滑动芯体包括靠近所述弹簧的接触部和远离所述弹簧的滑动部,所述接触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滑动部,所述接触部的外壁作为所述接触特征与所述腔壁滑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开口还设有与所述接触部配合限制所述滑动芯体脱离所述空腔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特征为设置在所述滑动芯体外壁的滑动芯体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腔壁滑动接触。本技术通过滑动芯体在空腔内的滑动来反映织带的直径,当乘客没有佩戴安全带时,织带的直径过大,电源、装置本体的导电部、报警器和滑动芯体在接触特征形成回路进行报警,当乘客正确佩戴安全带时,织带的直径变小,电源、装置本体的导电部、报警器和滑动芯体在接触特征不再构成回路,结束报警。由于检测装置检测的是织带的直径,因此乘客无法对报警进行干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与所检测的卷收器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乘客未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对卷收器本体上的织带的检测示意图;图4为乘客正确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示意图;图5为乘客正确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对卷收器本体上的织带的检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的装置本体11、能在所述空腔内滑动的滑动芯体12、弹簧13、电源14和报警器15;所述滑动芯体12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滑动接触的接触特征121,所述弹簧13容置在所述空腔并固定在远离所述开口的空腔底部,所述滑动芯体12从所述空腔的开口插入并顶住所述弹簧13;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靠近空腔底部的导电部111和靠近开口的非导电部112,所述接触特征121导电;所述电源14一端与所述导电部11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15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121电连接,或者;所述电源14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12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15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部111电连接。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1与所检测的卷收器本体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检测装置1安装在卷收器本体2上,对卷收器本体2上的织带3的缠绕在卷带筒上的直径进行检测。图1为乘客未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示意图,图3所示为乘客未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1对卷收器本体2上的织带3的检测示意图。当乘客未佩戴安全带时,织带3的剩余织带直径变大到D1,此时,织带3将滑动芯体12推向装置本体11的空腔底部,使得滑动芯体12上的接触特征121与装置本体11的导电部111接触,使得电源14、导电部11、接触特征121和报警器15之间的回路导通,报警器报警。图4为乘客正确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示意图,图5为乘客正确佩戴安全带时,检测装置1对卷收器本体2上的织带3的检测示意图。当乘客正确佩戴好安全带时,织带3的剩余织带直径变小到D2,此时滑动芯体12在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向空腔开口滑动,当滑动芯体12上的接触特征121与装置本体11的导电部111脱离并进入非导电部112时,电源14、导电部11、接触特征121和报警器15之间的回路断开,报警器15停止报警。其中,电源14、导电部11、接触特征121和报警器15之间的回路可以是:所述电源14一端与所述导电部11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15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121电连接。然而,该回路也可以是:所述电源14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12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1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15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部111电连接。其仅为电源与报警器的调换,并不影响实质结构及工作原理。其中,装置本体11的导电部111可仅设置在空腔的腔壁,导电部111还可以包括腔底,使得整个装置本体11的整体分成导电部111和非导电部112。报警器15优选为发生器。本技术的检测装置能有效的消除传统警报装置的弊端,提高乘客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意识,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滑动芯体可以仅是接触特征121导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芯体12整体导电。本实施例结构更为简单,可以采用铁芯作为滑动芯体12,无需特别在接触特征121上单独改变材料。在其中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的装置本体、能在所述空腔内滑动的滑动芯体、弹簧、电源和报警器;所述滑动芯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滑动接触的接触特征,所述弹簧容置在所述空腔并固定在远离所述开口的空腔底部,所述滑动芯体从所述空腔的开口插入并顶住所述弹簧;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靠近空腔底部的导电部和靠近开口的非导电部,所述接触特征导电;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或者;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的装置本体、能在所述空腔内滑动的滑动芯体、弹簧、电源和报警器;所述滑动芯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的腔壁滑动接触的接触特征,所述弹簧容置在所述空腔并固定在远离所述开口的空腔底部,所述滑动芯体从所述空腔的开口插入并顶住所述弹簧;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靠近空腔底部的导电部和靠近开口的非导电部,所述接触特征导电;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或者;所述电源一端与所述接触特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芯体整体导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芯体为圆柱体,所述滑动芯体包括靠近所述弹簧的接触部和远离所述弹簧的滑动部,所述接触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滑动部,所述接触部的外壁作为所述接触特征与所述腔壁滑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开口还设有与所述接触部配合限制所述滑动芯体脱离所述空腔的挡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特征为设置在所述滑动芯体外壁的滑动芯体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腔壁滑动接触。6.一种安装有检测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收器本体和检测装置;所述卷收器本体包括:支架、卷带筒和织带,所述支架包括依次连接成U型的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赵红烨庄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