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18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属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菌剂中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具有良好的降解含油餐厨垃圾中脂肪的能力,与其他各菌株可良好共生,复配比例科学合理,使用该菌剂堆制堆肥,堆体达到高温所需时间短,脂肪降解速度快且降解率高,不仅可有效加快堆肥反应的速度,还可改善堆肥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属环境生物

技术介绍
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产生大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大于两亿吨;还有1500多个县城产生了接近0.7亿吨的垃圾;至于村镇垃圾方面,由于村镇数量太分散,暂无准确统计数据。总体来看,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四亿吨以上。我国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厨余垃圾,超过6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70%至80%,而欧美国家主要的生活垃圾是纸张,厨余垃圾只占到25%。此外,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易腐烂变质,污染环境。餐厨垃圾的有机质含量高,好氧堆肥处理是实现其资源化与无害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餐厨垃圾中粗脂肪含量有时达25%,粗脂肪含量越高,物料粘度较大,通气性及松散度均变差,好氧堆肥过程中易产生厌氧环境,不利于好氧堆肥过程的进行。另一方面,脂肪基本不溶于水,微生物降解效果差,当温度较高时,餐厨垃圾中的脂肪易乳化,可改善其与微生物的接触状态,提高降解效率。因此,筛选耐高温的脂肪降解菌、研发含有不同微生物菌种及复配比例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加快含油餐厨垃圾的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化效率和成品品质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strain)B211,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47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25-37℃,通气量0.8-1.5vvm,搅拌转速200-600r/min,溶解氧大于15%,pH值6.5-7.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的微生物菌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fusiformis)、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和深绿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strain)B105,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470,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acillusthermoruberstrain)B205,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472,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fusiformis)与深绿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可选用商业化的菌株,包括但不限于LysinibacillusfusiformisATCC7055、TrichodermaatrovirideIMI206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与深绿木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8-28:2-3:0.5-1.5:800-1200:2.8-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总数为1.0×109-1.0×1010CFU/m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总数为1.0×109-1.0×1010CFU/g。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是用于促进含油餐厨垃圾、食品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与秸秆混合堆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与深绿木霉分别接种至培养基中,获得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与深绿木霉的发酵液,将获得的发酵液按比例混合,添加载体辅料,得到包含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褐煤、沸石、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与深绿木霉的发酵液按比例混合,添加粉碎秸秆、炭化秸秆、麸皮中的一种或几种,热风干燥后,得到包含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的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得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与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的发酵液为将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与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分别接种至高温灭菌后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3%-10%(v/v),静置培养20-40h;所述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B105的培养温度为25-37℃;所述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的培养温度为30-60℃;当活菌数大于或等于1×108CFU/mL时,获得所述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与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的发酵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营养肉汤培养基为高温灭菌后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营养肉汤培养基的成分包含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氯化钠5.0g,水1000m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得深绿木霉的发酵液为将深绿木霉分别接种至高温灭菌后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3%-10%(v/v),静置培养20-30h,培养温度为20-30℃;当活菌数大于或等于1×108CFU/mL时,获得所述深绿木霉的发酵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为高温灭菌后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的成分包含马铃薯浸粉6.0g,葡萄糖20.0g,水1000m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堆肥原料按照0.5-1:10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2)将混合物堆制堆肥,测量堆体温度,按照温度变化进行翻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为将所述混合物堆制堆肥,每天早上8:00和下午6:00测量堆体温度,当温度高于55℃时,每天翻堆一次,随着堆制时间的延长,堆体温度开始下降,当温度低于40℃时,停止翻堆,堆制结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该菌株产脂肪酶,且耐高温,具有较好的脂肪降解能力,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可用于含油餐厨垃圾、食品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与秸秆混合堆制堆肥,较好实现上述混合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堆制2d后,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B211,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7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脂肪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strain)B211,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47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的微生物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fusiformis)、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和深绿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与深绿木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8-28:2-3:0.5-1.5:800-1200:2.8-3.3。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活菌总数为1.0×109-1.0×1010CFU/mL或者CFU/g。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105、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与深绿木霉分别接种至培养基中,获得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B211、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地衣芽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芬齐希光任月萍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