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901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包括车架、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所述一号主动轮固定连接在车架一侧表面的一端,所述二号主动轮固定连接在车架另一侧表面的另一端,所述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主臂杆可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主臂杆和行星轮对履带的与垂直墙面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对履带的夹角进行调节,可增加履带与障碍物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升车架穿越障碍物的能力,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可对视屏画面的拍摄,且通过电动伸缩杆内腔的活塞杆推动转盘进行上升,从而可对物品进行拖载,使用更加的方便,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A New Kind of Walking Crawler for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walking track tray for robots,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No. 1 driving wheel and a No. 2 driving wheel. The No. 1 driving wheel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frame, and the No. 2 driving wheel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urfac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ame. The No. 1 driving wheel and the No. 2 driving wheel are fixed at one end to connect a No. 1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main arm rod to rotate by the second motor, so that the angle between the track and the vertical wall can be adjusted by the main arm rod and the planetary wheel. By adjusting the angle between the track and the surface of the obstacle,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track and the surface of the obstacle can be increased, thus the ability of the frame to cross the obstacle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video screen can be displayed through the camera in the course of moving. It is easy to use and can be widely popularized and used because it can tow the articles by shooting and lifting the turntable by the piston ro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零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在现有的工业机器人中,多为固定设计的,无法进行移动,使用非常的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主臂杆可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主臂杆和行星轮对履带的与垂直墙面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对履带的夹角进行调节,可增加履带与障碍物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升车架穿越障碍物的能力,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可对视屏画面的拍摄,且通过电动伸缩杆内腔的活塞杆推动转盘进行上升,从而可对物品进行拖载,使用更加的方便,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包括车架、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所述一号主动轮固定连接在车架一侧表面的一端,所述二号主动轮固定连接在车架另一侧表面的另一端,所述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车架两侧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车架两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主臂杆,所述主臂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所述主臂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且二号电机位于车架内腔。进一步地,所述主臂杆内腔固定设置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一端与行星轮相连,所述减震杆另一端与主臂杆另一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主动轮、二号主动轮、从动轮和行星轮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履带。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摄像头。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内腔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活动连接有转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车架两侧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车架两侧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一号电机分别带动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一起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带动表面的履带与地面发生摩擦,进而使车架可进行前后移动,且通过单独通过一号电机带动一号主动轮和二号主动轮进行转动,从而方便车架进行转向,操作非常的方便和省力。2.车架两侧表面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主臂杆,主臂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并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主臂杆可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主臂杆和行星轮对履带的与垂直墙面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对履带的夹角进行调节,可增加履带与障碍物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升车架穿越障碍物的能力,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3.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可对视屏画面的拍摄,且通过电动伸缩杆内腔的活塞杆推动转盘进行上升,从而可对物品进行拖载,使用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的一号主动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的二号主动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一号主动轮;3、二号主动轮;4、一号电机;5、从动轮;6、主臂杆;7、行星轮;8、减震杆;9、履带;10、二号电机;11、电动伸缩杆;12、活塞杆;13、转盘;14、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包括车架1、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所述一号主动轮2固定连接在车架1一侧表面的一端,所述二号主动轮3固定连接在车架1另一侧表面的另一端,所述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4,所述车架1两侧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车架1两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主臂杆6,所述主臂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7,所述主臂杆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10,且二号电机10位于车架1内腔。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主臂杆可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主臂杆和行星轮对履带的与垂直墙面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对履带的夹角进行调节,可增加履带与障碍物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升车架穿越障碍物的能力。其中,所述主臂杆6内腔固定设置有减震杆8,所述减震杆8一端与行星轮7相连,所述减震杆8另一端与主臂杆6另一端相连。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行进过程中通过减震杆8可有效起到减震的效果。其中,所述一号主动轮2、二号主动轮3、从动轮5和行星轮7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履带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履带9可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活动更加的灵活。其中,所述车架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摄像头1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14可对视屏画面的拍摄。其中,所述摄像头14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电动伸缩杆11内腔固定设置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顶部活动连接有转盘1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电动伸缩杆11内腔的活塞杆12推动转盘14进行上升,从而可对物品进行拖载,使用更加的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工作时,车架1两侧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车架1两侧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5,在进行使用时通过一号电机4分别带动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一起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带动表面的履带9与地面发生摩擦,进而使车架1可进行前后移动,且通过单独通过ACM602V36-01-1000型的一号电机4带动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进行转动,从而方便车架1进行转向,操作非常的方便和省力,车架1两侧表面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主臂杆6,主臂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7,并通过ACM602V36-01-1000型的二号电机10带动主臂杆6可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主臂杆6和行星轮7对履带9的与垂直墙面的夹角进行调节,通过对履带9的夹角进行调节,可增加履带9与障碍物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升车架1穿越障碍物的能力,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JA-770*R-W(X)型的摄像头14可对视屏画面的拍摄,且通过PXTL型的电动伸缩杆11内腔的活塞杆12推动转盘14进行上升,从而可对物品进行拖载,使用更加的方便,在行进过程中通过减震杆8可有效起到减震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包括车架(1)、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所述一号主动轮(2)固定连接在车架(1)一侧表面的一端,所述二号主动轮(3)固定连接在车架(1)另一侧表面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4),所述车架(1)两侧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车架(1)两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主臂杆(6),所述主臂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7),所述主臂杆(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10),且二号电机(10)位于车架(1)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包括车架(1)、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所述一号主动轮(2)固定连接在车架(1)一侧表面的一端,所述二号主动轮(3)固定连接在车架(1)另一侧表面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主动轮(2)和二号主动轮(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4),所述车架(1)两侧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车架(1)两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主臂杆(6),所述主臂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7),所述主臂杆(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10),且二号电机(10)位于车架(1)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用行走履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煜帆
申请(专利权)人:慕铭教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