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29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28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包括动模板、模脚、动模框、导柱、动模仁、顶针固定板、顶针底板、顶针、弹簧、复位杆、第一压紧挡块,定模包括定模板、定模框、导套、定模芯、第二压紧挡块。采用通用结构的模具,动模框和定模框均设计成一侧面开口的C型结构,开口处设置压紧挡块来从侧向压紧动模仁和定模芯;动模框和定模框上设有台阶,动模仁和定模芯上设有相对应的挂台;动模仁、顶针固定板和顶针底面上设有螺杆孔;当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时,无需拆下整副模具,只需要更换动模仁和定模芯即可,一次换型的时间大幅度减少,实现了快速换模,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模架费用、开模时间和开模成本,实现节能降本。

A Rapid Mould Changing Structure for Injection Mold

A rapid die changing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uld includes a moving die, a die foot, a moving die frame, a guide pillar, a moving die kernel, a pin fixing plate, a pin bottom plate, a pin, a spring, a reset rod, and a first compacting block. The fixing die includes a fixed template, a fixing die frame, a guide sleeve, a core and a second compacting block. A C-shaped structure with side openings is designed for both moving and fixing die frames with universal structure, and a pressing block is set at the opening to press the moving die and fixing die core laterally; a step is set on the moving die frame and fixing die frame, and a corresponding hanging platform is set on the moving die and fixing die core; a screw hole is set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ving die, the fixing plate of the ejector and the ejector pin; when it is necessary to produce different types of products. When the product is finished, it does not need to remove the whole set of dies, only need to replace the moving die core and the fixed die core. The time of changing the mould at one time is greatly reduced, the rapid changing of the mould is realiz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cost of the mould frame, the opening time and the opening cost are reduced, and the energy saving and cost reduction ar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完一个产品型号后,需要换下一个型号时,由于原模具的结构原因,就要把模具从注塑机上拆下来,在重新装上所需要生产的模具生产。对于不同型号不同模架的产品,这种模具在产品开模时,就是针对一个产品一副模具开的,所以在换模时就要把整个模具从注塑机上吊下来,然后再把所需要的模具吊装到注塑机上进行生产下一个型号。这种最原始的开模模具结构对于型号较多的产品开模时比较浪费材料,也多了一些加工成本,且在换模时浪费吊装时间,如果模具的模仁和模芯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要修模的现象的话,就要把整个模具拆吊下来进行修模。经实践证明这种结构的模具在换模过程中需要1.5小时,每开一副模具模架费用在10000元左右,也满足不了现在多型号小批量的生产线。对于一些并模系列的产品,这种产品在开模时就是利用一副模架,内部做出不同型号可更换的模芯和模仁。这种模具结构在换模时首先需要把模具从注塑机上拆下来,打开模具,把相对应的模仁模芯安装到内部,在吊装到注塑机上进行生产。这种结构的模具在换模时是最浪费生产时间的,因为当换模时把模具拿下来在把上一个模芯模仁拆下来,装上对应的模仁模芯,这时注塑机必须待机等候在那里,往往一套模具换下来就要浪费足足三个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模具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面对小批量多型号产品生产过程中换模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模脚、动模框、导柱、动模仁、顶针固定板、顶针底板、顶针、弹簧和复位杆,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定模框、导套和定模芯;所述动模框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动模框的两个端面和动模框的一侧面,使得动模框整体呈C型,第一空腔包括动模仁腔部,动模仁腔部的贴合模脚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延伸方向与动模框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一台阶与对应侧的模脚上的相对的面构成第一凹槽;所述动模仁安装于动模仁腔部内,动模仁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挂台,动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螺杆过孔,所述顶针固定板和顶针底板上均设有与两个螺杆过孔相对应的两个螺杆螺纹孔;所述动模还包括第一压紧挡块,所述第一压紧挡块连接于动模框的一侧面,并从侧向压紧动模仁;所述定模框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定模框的两个端面和定模框的一侧面,使得定模框整体呈C型,第二空腔包括定模芯腔部,所述定模芯腔部的贴合定模框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的延伸方向与定模框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二台阶与定模板上的相对的端面构成第二凹槽;所述定模芯安装于定模芯腔部内,定模芯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挂台;所述定模还包括第二压紧挡块,所述第二压紧挡块连接于定模框的一侧面,并从侧向压紧定模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还包括第一压紧挡块腔部,所述第一压紧挡块腔部沿动模框的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压紧挡块安装于第一压紧挡块腔部内,第一压紧挡块上设有两个第一螺丝过孔,动模框上设有与两个第一螺丝过孔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螺纹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动模仁上设有第一冷却水路,所述第一压紧挡块上设有与第一冷却水道相对应的第一冷却水路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还包括第二压紧挡块腔部,所述第二压紧挡块腔部沿定模框的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挡块安装于第二压紧挡块腔部内,第二压紧挡块上设有两个第二螺丝过孔,定模框上设有与两个第二螺丝过孔相对应的两个第二螺纹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动模仁上设有第二冷却水路,所述第二压紧挡块上设有与第二冷却水道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水路孔。进一步地,所述动模仁的合模端面的四角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定模芯的合模端面的四角设有定位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通用结构的模具,将动模框和定模框均设计成一侧面开口的C型结构,动模仁和定模芯从对应模框的侧面开口装配,开口处设置压紧挡块来从侧向压紧动模仁和定模芯;动模框和定模框上加工有便于拆装动模仁和定模芯的台阶,动模仁和定模芯上加工有相对应的挂台;动模仁上还加工有便于拆装的螺杆过孔,顶针固定板和顶针底面上加工有相对应的螺杆螺纹孔;当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时,无需将模具从注塑机上拆下,需要更换动模仁和定模芯即可,相比更换整副模具的时间,该模具一次换型的时间大幅度减少,实现了快速换模的目的,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度减少了开模的模架费用、开模时间和开模成本,起到了节能降本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动模的动模仁和动模框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动模的定模芯和定模框的分解示意图。图中部件标号如下:1动模板2模脚3动模框301动模仁腔部302第一压紧挡块腔部303第一台阶304第一螺纹孔4导柱5动模仁501第一挂台502螺杆过孔6第一压紧挡块601第一螺丝过孔602第一冷却水路孔7顶针固定板8顶针底板9弹簧10复位杆11定模板12定模框1201定模芯腔部1202第二压紧挡块腔部1203第二台阶1204第二螺纹孔13导套14定模芯1401第二挂台15第二压紧挡块1501第二螺丝过孔1502第二冷却水路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专利技术。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包括动模和定模。参见图1和图2,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1、模脚2、动模框3、导柱4、动模仁5、第一压紧挡块6、顶针固定板7、顶针底板8、顶针、弹簧9和复位杆10。所述动模板1上安装两个模脚2,两个所述模脚2上安装动模框3,所述动模框3上设有第一空腔和四个导柱4,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动模框3的两个端面和动模框3的一侧面,使得动模框3整体呈C型,第一空腔包括动模仁腔部301和第一压紧挡块腔部302,所述动模仁腔部301设置于动模框3的中间,动模仁腔部301的贴合模脚2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一台阶303,所述第一台阶303的延伸方向与动模框3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一台阶303与对应侧的模脚2上的相对的面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压紧挡块腔部302沿动模框3的一侧面设置;所述动模仁5安装于动模仁腔部301内,动模仁5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挂台501,动模仁5上设有两个螺杆过孔502;所述第一压紧挡块6安装于第一压紧挡块腔部302内,第一压紧挡块6上设有两个第一螺丝过孔601,动模框3上设有与两个第一螺丝过孔601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螺纹孔304,第一压紧挡块6和动模框3构成完整的矩形模框,第一压紧挡块6对动模仁5起到侧向压紧的作用;所述顶针固定板7和顶针底板8相连接且设置于动模仁5和动模板1之间,顶针固定板7和顶针底板8上均设有与两个螺杆过孔502相对应的两个螺杆螺纹孔,顶针固定板7上固定有穿至动模仁5的两根个以上的顶针和四根复位杆10,所述复位杆10上套有设置于动模仁5和顶针固定板7之间的弹簧9。其中,所述动模仁5上设有第一冷却水路,所述第一压紧挡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模脚、动模框、导柱、动模仁、顶针固定板、顶针底板、顶针、弹簧和复位杆,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定模框、导套和定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框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动模框的两个端面和动模框的一侧面,使得动模框整体呈C型,第一空腔包括动模仁腔部,动模仁腔部的贴合模脚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延伸方向与动模框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一台阶与对应侧的模脚上的相对的面构成第一凹槽;所述动模仁安装于动模仁腔部内,动模仁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挂台,动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螺杆过孔,所述顶针固定板和顶针底板上均设有与两个螺杆过孔相对应的两个螺杆螺纹孔;所述动模还包括第一压紧挡块,所述第一压紧挡块连接于动模框的一侧面,并从侧向压紧动模仁;所述定模框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定模框的两个端面和定模框的一侧面,使得定模框整体呈C型,第二空腔包括定模芯腔部,所述定模芯腔部的贴合定模框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的延伸方向与定模框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二台阶与定模板上的相对的端面构成第二凹槽;所述定模芯安装于定模芯腔部内,定模芯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挂台;所述定模还包括第二压紧挡块,所述第二压紧挡块连接于定模框的一侧面,并从侧向压紧定模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换模结构,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模脚、动模框、导柱、动模仁、顶针固定板、顶针底板、顶针、弹簧和复位杆,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定模框、导套和定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框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动模框的两个端面和动模框的一侧面,使得动模框整体呈C型,第一空腔包括动模仁腔部,动模仁腔部的贴合模脚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延伸方向与动模框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一台阶与对应侧的模脚上的相对的面构成第一凹槽;所述动模仁安装于动模仁腔部内,动模仁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挂台,动模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螺杆过孔,所述顶针固定板和顶针底板上均设有与两个螺杆过孔相对应的两个螺杆螺纹孔;所述动模还包括第一压紧挡块,所述第一压紧挡块连接于动模框的一侧面,并从侧向压紧动模仁;所述定模框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定模框的两个端面和定模框的一侧面,使得定模框整体呈C型,第二空腔包括定模芯腔部,所述定模芯腔部的贴合定模框的一端面的两侧边均沿边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的延伸方向与定模框的一侧面相垂直,第二台阶与定模板上的相对的端面构成第二凹槽;所述定模芯安装于定模芯腔部内,定模芯上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想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可特汽车热交换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