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登庆专利>正文

调光式遮阳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2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窗外的可透光和向室内反射阳光的调光式遮阳棚,棚面为可转动栅板结构,其栅板可以反射阳光,转动角度较大,通过驱动和传动装置调节栅板的角度位置,可使遮阳棚产生闭合遮光、遮阳、反光、反光和透光、透光五种光照状态,并且可调节透光量和透光的强度,将阳光反射到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隔热通风良好,可采用电动、手动、遥控等多种调控方式,其安装固定杆使安装十分方便可靠,不需在建筑上设置任何固定物。(*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室外用遮阳棚,特别是安装在窗外的可透光调光的棚板式遮阳棚。人们在室内活动需要一定照度的光线,但强烈的光线又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损害室内的物品。因此,人们希望遮挡和控制室外射入的光线,现有公知的方法有在室内设置各种窗帘,采用蔽光的玻璃,以及在窗外安装遮阳棚。现有的遮阳棚有布棚和板式棚,一般用予埋螺栓固定在窗口外的两侧墙壁上,遮挡住窗口上部约1/2-2/3窗口面积,棚体有固定的和可收放的,可收放型的可部分地重叠向上折起到窗口上方,使遮阳面积减少,增大进光量,但是,收放相当费力,不能方便地调节进光量,而且遮阳棚展开时,罩住了窗口上部的三分之二面积,由于遮阳棚的棚体不能透过光线和风流,遮阳棚完全遮住了天空,天空的自然光线不能进入室内,使室内光线不足,通风也较差,显得沉闷、昏暗,影响人们的立常工作情绪。因此,现有的遮阳棚只能遮挡光线,而不能控制和调节室内的光线强度和窗口的进光量。中国专利90221584.1公开了一种框架可调式遮阳窗,该遮阳窗安装在窗外,利用一组装在框架上的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的遮阳板,通过调节装置选择最佳遮阳角度,达到遮阳通风的目的,遮阳板能在0°-90°范围内转动,但是该遮阳窗只能遮阳,却不能在需要阳光时,使阳光透过遮阳窗进入室内,而且安装比较麻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室外用的调光式遮阳棚,该遮阳棚即可以遮挡室外光线和风雨,也可以使光线和风流透过遮阳棚,而且通过调节,可使透过的光线柔和均匀,达到要求的透光量和光照度,并且可以将阳光反射到远离窗口的地方或者天花板上,安装时,不需要在建筑上设置予埋螺栓或其它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遮阳棚由棚体,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安装固定杆组成。棚体有一个顶面和一个立面,顶面是倾斜的,倾斜角度应大于1.5°,以便于流水,顶面的宽度应能满足开窗需要,该面可安装一块平板以遮阳挡雨,也可为栅板棚面,以获得尽可能大的透光面积,立面直立于窗前与顶面外端相接,也可倾斜装置,立面为栅板棚面,以便于采光通风。遮阳棚的栅板棚面由一个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一系列横向水平布置、平行等距排列、相互联接、能同步转动的条形栅板构成,栅板两端有销轴与框架上的孔配合,通过一个联接装置把框架上的栅板联接成能在框架上同步转动的一组栅板,栅板的转动角度应大于90°,一般在140°以上,棚板的宽度略大于栅板间的间距,使栅板在闭合时能互相搭接,形成一个连续的遮阳棚面,栅板闭合时朝外的一面制作成可以反射光线的反光面,反光面可以是平面、弧面,也可以是漫射反光面或者由不同角度的小反光面组合成的散射反光面,反射率可根据室内采光和室外环境条件的需要确定。传动机构与栅板或栅板联接装置相连,将驱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传递到栅板上,驱动栅板在框架上转动,并可使栅板定位保持在转动范围的任一位置,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蜗轮、带、链、连杆等机构,一般固定在棚体框架上。驱动装置可采用电动的,并可利用光电控制实现自动跟踪控制,使遮阳栅板与阳光照射角度同步,保持室内达到理想的光照,也可采用手动的。遮阳棚的棚体可采用并联的方式组合成不同宽度的遮阳棚,相邻两段棚体共用其中间的一个框架侧边,两段棚体的栅板的一端都安装在其中间的一个框架侧边上,各段之间的框架用安装固定杆安装固定在窗口上,各段共用一套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或用多套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分别控制操纵。遮阳棚的框架固定在一组可以伸缩的安装固定杆上,杆两端有端面带有钻齿的能够转动的端头。安装遮阳棚时,把遮阳棚置于窗口外,伸长安装固定杆,使两端头顶住窗口相对的两个台面,转动两端头,伸长安装固定杆,使两端头的钻齿在安装固定杆伸长的撑力下钻入台面中,锁紧安装固定杆,使其不能伸缩,遮阳棚便被牢固地固定在窗口外,根据开窗的需要,安装固定杆可以竖向安装,也可以横向安装。当需要遮蔽光线或有风雨时,操纵驱动装置,把栅板转到与其框架平面一致的角度位置,使栅板以上片压下片的方式互相搭接闭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遮蔽面,可以完全挡住光线和风雨。设阳光与遮阳棚栅板排列平面即闭合状态时的栅板平面的夹角为α,栅板的设计转动角度范围应大于(180-α)一般最大转动角度取在145°-180°之间,以栅板闭合状态为0°初始状态,栅板从0°转到最大角度经过下述五个阶段,产生五种光线处理方式一、0°。闭合状态,遮阳棚栅板相互搭接闭合,形成连续的遮蔽面,光线和风雨都不能透过。二、0°-(90°-α/2)。遮阳状态,此时,栅板片间相对于太阳位置以下的天空区域形成透光的间隙,但相对于阳光,栅板的投影面积大于栅板间距的投影面积,仍能相对阳光形成一个连续的遮蔽面,从而可挡住阳光,透过天空的漫射光,调节栅板在此角度范围内的位置,即可形成不同大小的透光间隙,得到不同的透光量,达到调节室内自然光线强度的目的。三、(90°-α/2)-(180°-2α)。反光状态,此时,栅板的角度已能使阳光从栅板的反光面上反射入室内,因此,不仅能通过遮阳棚透过天空的漫射光,而且栅板的反光面能把阳光反射到房间上部和深处,但是,阳光不能直射入室。通过调节栅板的角度位置,可以有选择地使阳光反射到室内不同的区域,使室内各处都可照射到阳光,而窗前仍保持遮阳状态。四、(180°-2α)-(180°-α)。反光和透光状态,此时,栅板相对于阳光的投影面积小于栅板间距的投影面积,栅板间相对于阳光形成透光的间隙,阳光即可通过间隙直射入室内,同时,栅板的反光面仍可将阳光反射到室内,使室内的光照区域增大,光线更充分,调节栅板的角度位置,透光间隙即可发生变化,得到不同的透光量,当栅板转角达(180°-α)时,透光量达最大值,而且遮阳棚均匀排列的间隙像光栅一样,使透过的光线强度减弱到适宜的程度。五、>(180°-α)。透光状态,此时栅板的反光面已超过阳光的入射角,阳光已不能照射到反光面上,但栅板间仍可透过阳光,并仍可通过调整透光间隙,调节透光量,利用遮阳棚间隙的光栅效应,可使阳光直射区的光线强度达到适宜的程度。综上所述,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反光面的栅板组,并且栅板能在145°-180°的大角度范围内转动,因而具有如下优点1、不仅能遮挡阳光和风雨,而且能有选择地透过阳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具有漫射光、反射阳光、反射和直射阳光、直射阳光四种透光方式,并且可根据需要调节透光量和透光强度。2、能将阳光反射到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增大了室内的可采光区域。3、可采用电动、手动、遥控等多种调控驱动方式,调节方便。4、安装方便,不需在建筑上设置固定装置。5、能把阳光挡在室外,隔热通风效果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图1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遮阳棚的安装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遮阳棚的闭合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遮阳棚遮阳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遮阳棚反光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遮阳棚反光和透光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遮阳棚透光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遮阳棚的顶面为一块遮阳板1、固定在框架9的上面,在框架9上安装有多块水平等距排列的条形栅板2,构成遮阳棚的立面,栅板棚面闭合时,上块栅板2的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光式遮阳棚,包括棚体,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其棚体由框架、栅板棚面、联接装置组成,栅板棚面由安装在框架上的一系列横向水平布置、平行等距排列、能同步转动的条形栅板构成,通过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联接装置使一组栅板能在框架上同步转动,并可定位于任一位置,其特征在于:栅板的转动角度范围大于90度,栅板的一面是可以反射光线的反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登庆
申请(专利权)人:吴登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